何锦莲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675526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何锦莲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何锦莲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何锦莲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何锦莲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何锦莲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何锦莲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何锦莲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窃读记教学反思窃读记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 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 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 “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 “我对 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作者一方面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 自己的感情。另一方面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其目标 主要是: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 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主要把握这几方 面进行设计、

2、组织教学的。其中我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窃读”滋味的动作 心理描写及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并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 拓展延伸,使学生受到了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但学生只停 留在了知道哪些是动作描写,哪些是心理描写,如何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动作 描写,进行准确生动的心理描写,怎样将学到的描写方法学以致用,怎样迁移到 学生的作文当中这一点感觉还是指导得不够到位,有的学生还是没有掌握这些描 写方法。今后在这些方面我要多下功夫。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略读课文,又是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 辞和深奥的词句,完

3、全口语化,要求学生“粗知文章大意”只抓重点、难点,方法上让老师放 手教学,鼓励学生自己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把课文读懂。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词到句,由句到段再到文,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我以简洁 的语言引导追求启发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 到了感染和熏陶。课上,我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 进行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抛出儿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如:说说苗苗和季老交 流了哪些问题? “说出你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读课文后全班交流”;本课作为访谈录, 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文体,在

4、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老一小说话的语气, 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读得自然。在议读中,学生不断地进步与升华。3.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多少人阅读中 汲取营养,从而走上成功之路。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如同和睿 智而高尚的人对话,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之后, 感受很深的就是这点。走遍天下书为侣这是一篇散文,作者用比较的手法向 我们阐明了他的观点走遍天下书为侣,文章以细腻独特的笔触,具体写出了 读书给作者带来的乐趣,并穿插介绍了读书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追 求。针对目前学生不喜欢读书的症状,

5、本文是一篇有教育性的课文。我在教学本 课时,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质疑铺垫,读中理解:学生熟读课文后质疑,作者为什么以“书为侣? 书给作者带来什么好处?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汇报,老师相应的进行指导。学生在质疑中抓住重点并理 解了课文。2、联系实际畅谈感受:让学生将作者对书的看法与自己的实际体验结合起来,作者认为“书”是自己 的“朋友”“家”,学生体会后畅谈感受,激发读书的欲望,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对于文章谈到的读书方法,更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想一想自己是怎样 读书的,效果如何。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参考书提到的读书方法,让学生选择 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有了好的读书方法,将读书与思考相

6、结合,才有收益。这 点效果很好。3、落实小练笔,深化主题:根据课堂中的畅谈,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读书方法写出来,在实际生活中运 用,鼓励学生可有自己尝试的读书方法,也可采用作者的读书方法,总之,要在 读书中寻求到乐趣。教学之中的不足之处:1、教学中感到自己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是朗读指导不到位。文章中准确、生 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2、还有就是要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和检查,让学生的预习起到作用,落在 实处,真正提高课堂效率。4. 我的长生果教学反思我的长生果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以文为 本,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在文中读出想象来,不能讲的太多,很多词语要让

7、学 生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因此,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从文中读出想象来,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这篇课文很长,如何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首先我让同学们运用以前所学的阅读方法进行快速地阅读,迅速地捕捉文中 所传递的信息。第二、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既做到以学为 主,也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第三、精心处理教材,紧扣文章主线展开教学,教学线路清晰,重点突出。这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总觉得老师的话语,说得有些过多,挤兑了学生 学习的时间,但是使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得到了升华,激发了学生对阅读的热爱之 情。所以我觉得这些时间花的

8、也是值得的上完这篇课文,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要让学生 喜欢阅读,并倡导阅读的氛围,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将在爱上阅读的同时提升。同 时我们老师平时也要多读书,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一定会幸福一生!6. 梅花魂教学反思1. 教学语言需反复斟酌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语言应该进行仔细的推敲。教师的语言应该简单而精致,切中要点, 并应该浅显易懂。如课堂导语应该仔细锤炼,精致而准确。课堂的小结语、结束语同样应该准 确。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的要求应明确,如这节课的教学中,最初的教学中我请学生们说 说文中说了哪几件事?却没有说清概括的要求,导致很多学生进行繁琐的复述。此外,课堂小 结的时候,

9、我的语速不应太急太快。在教学中,我往往过于着急,导致语速过快,重点不够突 出。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还应做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以便突出重点。2. 课堂效率需努力提高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我不应该在学生已懂或己理解的部分反复兜圈子,花费时间来让学生 的答案正中教师的心怀。回忆课堂教学的过程,我发现自己经常做一些简单的重复,如在导入 时请同学简介梅花的形象,老是去重复学生说的话,没有进一步去开拓学生的思路和理解的增 长点。有很多新教师也会和我犯同样的问题,其实应该学会从学生的答中去提炼新的生成点, 作为后续教学的线索和内容,这样课堂的教学节奏就不会拖沓。在概括文章的几件事件时,我 先用两个四字词概括

10、出第一件事,再引导学生对之后的事件也进行概括,即可以锻炼学生的概 括能力,还可以增强课堂的效率。3. 基础知识需扎实教学我原以为进入五年级了,就不必再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殊不知五年级的孩子有很多在基 础知识方面还很不扎实。很多时候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从课题入手:在出示课题之后,让同学 们齐读课题,先学懂课文的题目。在反馈基础字词教学时,我采用的方式过于单一,反馈的面 也比较狭窄。其实可以采取低段常用的开小火车的方式,加大反馈面的力度。根据五年级学生 的学情,在字词的识记中,教师应该即时强化,易读错的词语要叮嘱学生课文中标出拼音,易 写错的字在讲解之后,也要动笔在书中空白的地方写一写,马上巩固。7

11、. 桂花雨教学反思我在教学中对于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品读不够。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学生都找 到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我准备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通过“没有不浸在桂 花香里的”与“全都浸在桂花香里”的换句式训练来强调桂花香,却忽视了一个“浸”字的独 特作用。尤其是一个“浸”字,这里可以尝试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来代替“浸” 字,通过他们自主的比较,体会词语的含义,比可培养他们推敲词语的良好语言习惯。有人说 语文教学应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指导并帮助学

12、生“揣 摩、品味、理解、吸收”语言上来,这是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我觉得这话说得好,我今后的 教学在这方面一定要加强,才能避免课堂教学蜻蜓点水。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描绘的生活情境。在体会“摇花乐”时,“缠”字写 出了作者急切心情,“使劲”、“喊”写出了摇桂花的快乐,同时反映出他对桂花的喜爱。可 是在学习这几个重点词语时,词语的含义学生体会得不够深。而我用自己的讲解让学生理解, 而没有用回忆生活、联系生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包含的情感。讲“缠“字的时候,可 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类似“缠”父母的情景。但在引导学生体会“摇花乐”时,如果让学生们 站起来加上动作摇一摇,接着说“那伴着阵阵芳

13、香的桂花雨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给 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维,去深入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喊时的心情,再次加上动作来喊 一喊,相信学生们的情感就能彻底激发出来了。当然,这需要激情和热情,而我就是缺乏这个。8.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同学们都觉得非常富有诗意,的确它就是以马致远的天 净沙.秋思中的一句名句为课题的。课文的作者开篇就勾勒出了一副“小桥流 水人家”的写意画。由于这篇为略读课文,教学时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自渎自悟。引导学生自己感受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家乡的爱时,主要教给学生两条线索。 第一是直接表达,第二是间接表达。首先让他们找作者直接表达对家乡喜爱的部 分,学生找的很迅速,

14、就是写“人家”这一块。“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 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 我非常爱它”。短短几句,非常直接。在我们的眼中,这样的屋子实在是算很差 的了,但是在作者心中除了爱还是爱,就因为那是他的老家。让学生以自己的角 度想想,平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别人家再大再豪华,也比不上自己的家舒 服。接着找作者间接表达对家乡喜爱的部分一一“小桥流水” O那些乡村的景色只有融入了深深的爱,才会显得更加美丽迷人。通过朗读来感受这种景色和生 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9. 鲸教学反思上完鲸这一课,回忆起同学们那生动有趣的“鲸的自述”,我非常激动。

15、激动之余,我也产生了一些感触。首先,我觉得,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 利于他们自学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我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便下面几个自然段的学习。实践证明,这种方法 是可行的,学生乐在其中,充分发挥了潜力,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同样是这一 课,几年前我也上过,用的是逐段讲解的方法,不仅耗时,而且低效。还有一点, 恰当地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堂课上完之后, 还有不少学生围着我转,要我再播放课件给他们看,说是还看不过瘾。我想,直 观形象的教学,不仅是低年级,高年级学生也是很喜欢的。另外,本文出现了一 些常见的说明方法,但

16、对小学生来说,显得较为陌生。由于这些说明方法在本文 中的重要作用,我便在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初步认识。希望这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有 所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设计的有关鲸的小报,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他们在小报中介绍了抹香鲸、啮齿鲸、蓝鲸可见他们对鲸兴趣浓厚,课 后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对鲸的了解还真不少!这样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效果的确不错。10. 松鼠教学反思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文。它以 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 有很大不同。从说明角度看,鲸侧重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侧重于 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 比较等说明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