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课后反思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675513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课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课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课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课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鱼儿游游》课后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儿游游教学反思一、自我评价: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以动画的形式, 初步欣赏鱼,感受海底鱼的快乐,从而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 欣赏教师和学生的作品,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表现鱼儿的欲望,启发他 们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美丽的鱼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大胆 创新、富于想像,作品丰富多彩,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美术课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要努力保护和发 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是新课标的基本特征。本课教 学在欣赏教师和学生作品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挖 掘表现自我的方法并创作出有独特个性的作品。本课我将学生作为主 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2、与尝试求知欲,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情智互动的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体验制作 活动的乐趣。海底总动员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动画故事,在他们的脑海中常 常出现各种神奇美妙的幻想,色彩艳丽的各种鱼儿在他们的心目中更 是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本课我始终贯彻情景教学,以故事为主线,让 学生帮助小丑鱼,不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还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我通过利用教学多媒体对学生进行了视听感官的刺激,让他们欣赏并 感受到了鱼儿在造型和色彩上的变化。孩子们的思维彳艮快就打开了, 他们天真无邪,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之中。针对教学目标,我在设计鱼儿游游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根据 一年级

3、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一起学鱼儿律动,在轻松活泼的 气氛中开始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设计符合低 年级学生爱动爱玩的年龄特点,从而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通过让学生比较各种鱼,说一说这些美丽的鱼美在哪里?让学 生概括出鱼的形体美和色彩美。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让学生 概括鱼的基本形,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 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创作表现的同时,我将有趣的故事情境一一为小丑鱼找朋友,作为启发他们创造的手段。通过欣赏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活

4、跃了思维,提高了自主 学习的能力。在作业讲评时,学生积极踊跃的为自己喜欢的鱼贴泡泡, 并说出喜欢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本课 的学习,学生们剪贴出了各种美丽的鱼,他们的作品设计的新颖,奇 特,美丽,大方。在学生为自己喜欢的鱼贴泡泡的时候,有彳艮多同学 都为自己剪的鱼贴上了泡泡,说明学生们都很满意自己的作品,这样 就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看到自己剪的鱼被贴上泡泡的时 候,更使学生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教学中我以情境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竭力创设一个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故事、动画、游戏、范画欣赏等方式增强学 生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自由地发

5、表自己的看法,大胆地用美术形式表达鱼的形象。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 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总之,本课我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顺利的 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突出,学生也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顺 利的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 乐于探究,积极评价,促进了学生的个性的形成,使学生得到健康全1:1二、问题反思:当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遗憾:我认为本节课的薄弱环节在欣赏阶段,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的鱼的作品 过少,应该多给学生欣赏美的机会,让学生多欣赏,多观察,多体验 鱼的形状美,色彩美,花纹美。这样学生在制作的时候就会更表现的 更好。三、教学重建:如果再上本课的时候,在欣赏环节我要给学生多留出一些时间欣 赏自然界中的鱼,针对各种鱼的外形,花纹,色彩作进一步的讲解, 评价。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交流,评价,进一步了解鱼的特点, 多给学生欣赏的机会,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L过这次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上好每一 堂美术课,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 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