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精品教案(含反思)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4.50KB
约11页
文档ID:206675166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精品教案(含反思)_第1页
1/11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思 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耕织图》(局部)、《清代纺织图》和 观看影像资料,了解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感 受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通过问题探究,分析经济发展的 原因和影响情感态度初步感受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初步了解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与与价值观人口增长的辩证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曰增长的利弊问题2教岩过程•>导入新课晋商,通常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 名起初由资本雄厚的商人出资雇佣当地土商共同经营,成为较松散的商人群体,后来发展 为东伙制,类似股份制,这是晋商的一大创举,也是晋商能够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山 西商人作为地方性集团组织虽然出现在明代,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则在清代晋商也为中国 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有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晋商的发展折射出了清朝经济的繁荣景象,那么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 教师讲述:清朝前期统治者对农业的基本态度。

提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2. 读教材,总结清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提不:大力推行垦荒政策;治理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 高产作物3. 读教材,学生分组抢答清朝发展农业生产的表现和影响提示:(1)表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 了较大的发展2)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 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目标导学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清代纺织图2. 教师简要介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提示: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 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3. 图片展不《盛世滋生图》局部4. 读教材,学生总结清朝商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提示: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陆路和水运发达5. 史料展示(明清时期)商业资本十分活跃,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 人,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公所,组织商帮……清代,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富 甲天下,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简明中国经济史》6. 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2) 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 帮,比如晋商和徽商目标导学三:人口的增长1. 史料解读2. 学习与探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提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 会安定,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3. 史料解读材料一:材料二: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边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 占耕地一尺” “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 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4. 学习与探究:依据材料二,说明黄河流域出现的突出社会现象,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从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提示:现象:人们盲目开垦沿河与沿湖的土地,水流域面积不断缩小;破坏生态平衡, 导致水灾越来越严重意思相近即可)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言之有理即可)三、课堂总结清朝前期,随着大量高产农作物的推广、手工业技艺的进步、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封 建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商业也因此而空前繁荣,出现了大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经济的发展 导致人口快速增长,这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一方面又会带来如人地矛盾、环境破坏等问 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3板布彼材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繁荣农村和城镇集市的繁荣结果破坏环境人曰瑁仗 反不呈,清朝前期的兴盛4教岩反思学习本课,让学生感受到清代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引导学生从清代农业、手工 业的发展导致产品增加,投入市场,成为商品这一思路思考课堂教学,要活跃气氛,增加 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要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请儿位学生回答问 题,互为补充,并多加鼓励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1教岩乡折【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史实,知道 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 因、过程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通过表格归纳总结,认识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及 其影响;搜集有关清朝文字狱的故事,理解文化专制对清朝社会的 影响,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史料研读、合作探究,理解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清朝专制统治的表现和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 接影响到社会发展;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和感悟分析,认识开放有 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2教岩过程一、导入新课本课的课名是“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那么君主专制是如何建立并完善、强化的呢?先秦时期前22年—前207年I秦前22 一年—巩固汉武帝设尚书令 侍中等“中朝” 官职,削弱相权 推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加 强思想控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 省长官相互制约,避 免宰相专权推行科 举制,使门第不高的 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 权中来,扩大了统治 阶级的基础9 9O 67 O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呢?确立皇权至上的皇 帝制,皇帝之下, 设中央政权机构, 由丞相、太底L御 史大夫统领,决断 权山皇帝掌控;焚 书坑儒采取“杯酒释兵 权”,削夺了武 将兵权设立中 书门下作为行政 机构,设枢密院 管军事,设三司 管财政,分解相权在中央设中书省, 下设六部.分管 各项政务;设枢 密院负责全国军 事事务;设御史 台负责监察事务废丞相和中书省, 设内阁明朝还 设立厂卫特务组织, 实行八股取士,应 试的人成为皇帝旨 意的顺从者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呢?,二、新课讲授1 -图片展ZF南书房 北京故宫军机处2. 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提示: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3. 史料解读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 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 临时机构的地位4. 读材料和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设立的基本情况、作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提示:(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2) 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3) 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掌朝政,君主专制进一 步强化目标导学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1. 史料解读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 雍正二字之首"o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 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 何故乱翻书” 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 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 “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2.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 点)O提示:(1)背景: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兴盛的时期: 康雍乾三代3)特点:规模大,次数多3.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说说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提示: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 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4. 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的文字狱和之前明朝的八股取士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1)不同点:①具体内容不同:文字狱是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 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冤狱;八股取士是明朝政府规定科举 考试只许在“四书” “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 见解②影响不同: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知识分子不敢有独立的见解, 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八股取士使读书人从小死背经书,完 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2)相同点:它们都是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手段,对中国社会都造成了消极影 响5. 史料解读清朝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巨制它整理保存了大 量历史文献和典籍,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 制,贝固清朝统治,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部分,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 推波助澜的作用。

6.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基本情况提示: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 毁7. 教师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乾隆时 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 次浩劫8. 回顾所学知识,总结归纳秦、汉、明、清为了维护中央集权统治,在思想文化上采取 了哪些措施?朝代秦汉明清措施焚书坑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文化专制目的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1. 根据教材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提示: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官场上贿赂成风,结党营私;各级官吏为了一己私利,对上 蒙骗朝廷,对下敲诈民众;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2. 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提示:出现了财政危机;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 民纷纷破产3. 读教材,回答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提示: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目标导学四:闭关锁国政策1. 史料解读材料一: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一、沿海广东、福建、江 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 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 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 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若有违禁 将硫黄、军器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