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诗词鉴赏与答案半山春晚即事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履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半山,在江苏江宁由县东门到钟山,这里恰好为一 半路程,故称作半山作者力行新法失败后,晚年退居江宁, 并于元丰年间(1078—1085)营建半山园,自号半山这首 诗表现了他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 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常人写红花凋谢,会有惋惜之 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此诗却不然,诗人以积 极的人生态度来表达,所以在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 象春风是无法“取”将花去的,但若没有这个“取”字,就不 能形象地表现自然景象之变换;春风也不会“酬”与清阴,但 若没有这个“酬”字,就不能体现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怀若无 此二字,诗人的达观,春风的和煦,就不能跃然纸上了春风慷慨赐与清阴,诗人于是尽情去欣赏所以三、 四句以“清明”为本,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树木茂密的 状貌,“交交”,则是形容树木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只见那 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曲折,伸向远处,一片静 谧,在葱茏的深处,园屋隐约可见这两句写静,略有唐人 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风 味。
然而常建的诗是禅寂之静,此诗用了“翳翳”、“交交”, 显得更有生意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 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 山园主人的风神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两者 虽是一静一动,但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 心境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 抬头看去,原是北山一鸟,掠飞而过,留下一片“好音”这 两句极富韵味北山即钟山,六朝时周颛曾隐居于此此时 的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只有声声鸟鸣, 偶尔来慰其岑寂诗人在平夷冲淡的外表下,怀孤往之志、 举世无人相知的感慨显示于言外前人评价说:“寓感愤于冲 夷之中,令人不觉高步瀛《唐宋诗举要》)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4分)⑴简要概括“半山春晚”的特点3分)⑵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3分)(3) 颔来你用了“翳翳”“交交”两个叠词,增强了诗歌 的表现力,情作具体分析4分)(4) 有人说王安石这首诗“寓感愤于冲夷之中,令人 不觉结合尾联,谈谈你的理解注:“冲夷”即“冲和平 易4分)答案(1)春花凋谢,树木清阴,鸟鸣山幽,环境恬静。
(3分,每个特点1分)(2)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 用突然传来清脆悦耳鸟声,突出了幽静,流露出诗人闲适中 的喜悦答出“以动衬静”给1分,分析恰当2分;答 出“寓情于景”亦可,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3)“翳翳”“交 交”分别指林木茂盛和枝叶交错,两词写出了树叶的茂密、葱 茏,表现了环境的寂静,又充满生意是诗歌具有节奏感和 音韵美4)诗歌最后一联,“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半山无人,只有声声鸟鸣偶尔来慰我岑寂,由此表达诗人举 世无人相知的感慨遭受排挤的痛苦也可)试题解析:(3)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用词的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D此题 考的是叠词,一般地说,叠词的作用有两点:其一是词语本 身的含义及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其二是音韵方面的作用4)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情感的理解能力层级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