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与流通[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研究作为个别资本运动总体的补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及 其周期性,阐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揭示社会总资本运动的 客观规律性;同时考察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周期性以及对社会再生产的强制均 衡[难点与重点:h重点1.个别资本与社会总资本的联系和区别2.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难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过程[课时]:6课时[教学要点]: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一、社会总资本(i)概念:1. 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2. 个别资本是独立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1) 特点1. 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还包括个人消费2. 不仅包扌舌资本流通还包括商品、剩余价值流通3. 即考察价值补偿,还考察实物补偿(三)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二、补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一)社会总产品是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1. 社会总产品概念: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1年)所生产 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2.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首先:价值构成:C+V+M其次: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部门划分:第I部类与第II部类(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实现1. 社会总产品实现: 价值补偿 实物补偿2.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捉价值:C+V+M实物:I生产资料和II生活资料第二节社会总资本正常运行的条件-、补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一) 研究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假定前提1. 两个阶级2. 不变资本周转时间为一年3. 供求平衡4. 没有对外贸5. 没有技术进步6. m二 100%(二)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图式T 4000c+1000v+1000m=6000> 9000II 2000c+ 500v+ 500m =3000 丿(三)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三人交换)1. 第一•部类内部交换: 即I 4000c (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2. 第二部类内部交换:即II 500v+ 500m (生活资料),通过II内部齐企业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 交换实现3. 两大部类内部交换: 即I lOOOv+lOOOm II2000c两人部类间交换实现(四)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 基本实现条件:I (v+m) =IIc公式表明: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补会生产两人部类之间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 的内在关系2. 派生条件:[1] I (c+v+m) = I c+ He公式表明:I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2] II (c+v+m) = I (v+m) 4- II (v+m)公式表明:II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人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二、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人再生产前提条件1. I c+ I (v+m) > Uc+ I c2. II (c+m-m/x) > I (v+m/x) (m/x:个人消费,m・m/x:积累)(%1)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1. 图式: l4000c+1000v+1000m=6000 、模型: > =9000II 1500c+ 750v+7 50m =3000 丿2. 扩人生产规模年初模型 I 4000C+400Ac+1000v+100Av+500m/x=6000 >=9000III500c+100 △c+750v+50 Av + 600m/x =3000.3. 补会资本三人交换过程第I内部内部交换:I 4400c (生产资料)本部类各企业之间交换实现第II内部内部交换:II 800v+ 600m/x (生活资料)II内部各企业的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交换 实现两人部类之间交换:I 1100v+500m/x与II 1600c 两人部类间交换实现4. 年末模型:I 4400C+1100v+1100m =6600> =9800II1600c+ 800v+ + 800m =3200(%1) 扩人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 基本实现条件:公式:I (v+ △ v+m/x) =Uc+ Ac公式表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内在关系2. 派生实现条件公式: I (c+v+m) = I c+Ac+IIc+Ac公式表明:I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公式: H (c+v+m) = I (v+Av+m/x) +U (v+ Av+m/x)公式表明:II消费资料的生产同两人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必须保持平衡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1) 前提: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髙(二) 图式: 第 1年 I 4000c+1000v+1000m 二6000、 =9000I11550c+ 760v + 760m =3000 丿(三) 重新组合:有机构成增加:19: 1 115: 1年初:I 4000C+450 Ac+lOOOv+50 Av+500m =600(Ta=9000II1500c+50 Ac+ 750v+10 Av + 690m =3000 -年底: 1 4450c+1050v+1050m =6500 增长 9-15% 增长 915%II1500c+ 750v+ + 750m =3070 增长 3-33% 增长 3-33%(四) 生产资料优先增长1.1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II生活资料增长的制约。
2.1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受II生活资料增长的制约第三节经济危机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一、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二、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第四节经济增长及其模型一、经济增长及制约因索(一) 经济增长1. 概念:是指产出的增加,即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产品、产值和劳务总量 的增长它通常用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它们的人均值在某个 时期的增长率來表示2. 特征:限于单纯的数量增长(二) 经济发展1. 概念:主要以经济增长为基础,此外还包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结 构的优化、技术进步、生态平衡、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质 的变化2. 特征:既包括数量增长乂包括经济质最的提高、社会的述步以及人民生活 水平的改善三)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四) 制约因索1. 供给因索2. 需求因索3. 制度因素4. 非制度因素二、经济增长模型(一) 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二) 哈罗徳——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三)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四) 罗默经济增长模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