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复习心得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601183 上传时间:2021-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注复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注复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注复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注复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注复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注复习心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心得如下:1. 端正态度,不要认为一些小问题而不重视。(想想曾经的躺着的指北针绊倒了多 少能人志士阿,切忌千万不能粗心大意。关于那次考躺着的指北针的医院的那年作 图题,考试前还有人告诉我要看好指北针,要注意柱子要对牢,当时不以为然,后 来后悔也来不及。)2. 至少能上一次辅导课。最好是在上课之前能对所考的科目有所了解再去上课。 (我参加了一次所有考试的辅导课,后来针对建筑结构还单独参加了一次辅导课。)3. 真题特别重要,如果能收集到考试前三年的真题,并且都能搞清楚每道题的答 案,会对你的考试大大有利。因为考试是从题库里的直接调用的,每年总会有一些 重复的考题。(上辅导课的时候有时候老师会讲

2、解一些真题,可以记录下来,也可以 问老师要,有些受不了你磨的老师会给你的。)4. 真题可以上一些专业的网站(如晓东CAD)耐心下载,这个网站经常有热心的 网友会提供真题和答案,收益不小。也有人以此在网上兜售以前的真题的。还有一 本每年出的考试教材的题集,每年都会增加一些真题在里面,只是稍微改头换面了 一下而已。5. 考试教材的题集还是很好的帮助你考试成功的书。实在没时间看教材的直接看 题集,做好每一道题,理解每一道题。估计考试通过不离十。6. 考试前可以看看考试的规则和考试大纲,不要因为没搞清楚考试规则而颗粒无 收。简单针对每个科R说一下体会:(知识题部分)建筑物理与设备:此科相对比较简单,听

3、听课,看一遍书基本都能过,很多都是学 校里的基木知识。场地知识题:一般反映也是比较简单,有些人不看书评平时或者是常理推断,连猜 带蒙都能过。建筑材料与构造:很多人都在这门上翻船,有的连考五年都通过不了。我倒是第一 年就通过了。个人认为还是要靠平时留心积累一些建筑材料方面的知识,做过施工 图的建筑师会觉得相对容易一些。考试前还是要好好看书,一定要基本都会做前两 年的真题。然后再加一点运气,我想还是能通过的。建筑经济与施工:基本仔细看一遍教材,然后看一下前两年的题都能过。实在不适 应这一门的可以把施工规范也看一遍。主要还是要熟悉出题的题型和考试的要点, 掌握了要点会轻松,有些题目会让你哭笑不得,但

4、是放弃也不会影响你的成绩。建筑设计知识题:这个和平时工作也很有关系,我觉得好好复习规范对白己会很有 用,既能通过考试也能为将来负责项目打下很好的基础。其他的建筑历史啊什么的 题和学校学的都差不多,但是考试考题越来越偏,常常考一些书上有但是你看不到 的题目。 建筑结构:感觉挺难的,尤其是现在的考题越来越难了,而旦题库一直在换,考试 的范围也会有变化。但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把前面部分的静力学完全搞明白, 不明白的请教结构专业的。多做静力学的题,这部分能基本拿下的话,考试成绩不 会差。然后再看一下结构所有的规范,要背的数据,表格太多太多,只能有个印象 了。(作图部分)建筑设计作图(大设计):熟悉

5、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多看看、多画画泡泡图。考试 的时候要尽量从答案中得出最佳的设计方法。如果画图的时候觉得很顺手了,所有 的答案和你的设计基木吻合,估计就差不多能通过了。图纸画得难看不要紧,最主 要的是要画完,设计一定要满足规范。记住考试考的不是你创作的优美空间,不会 因为图画得好给你加分。一些讨巧的方法可能会让你更加容易通过一点。建筑技术作图:在这门课上折腰的英雄好汉也不少。如果有做过不少施工图的经验 会让你通过格考试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考试毕竟是考试,主要看综合能力。实在 感觉结构,设备、构造方面确实有困难,那么就拿出大部分的时间把第一题剖面尽 量画细多得分数。后面的就凭白己的经验来做吧。

6、蒙对两题以上就有可能通过。考 试的评分标准一定要看,这样才能让你每画的一条线都能得分。评分标准可以从讲 课的老师那里得到。场地作图:这门课相对比较简单,而且每年的考题都有相似之处,重点放在熟悉题 型上,通过考试就没问题了,最好把教材和题库里面的题都亲白动手画一下,知道 自己做错的原因,考试的时候不犯这样的错误就行了。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仔细 再仔细,千万不要粗心。这科难度不大,但是陷阱非常多,中了出题人的圈套还会 被蒙在鼓里的呢。参考书目: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培训用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模拟题解一-级注册建筑师必备规范其他各种常用规范结构力学建筑构造中外建筑史空间组合论历年考试真题关于工具去考试工

7、具也至关重要:1o 一般知识题答题卡用2B铅笔,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我建议买类似自动铅笔那样 的,可以节约削铅笔的时间,而且质量较好。但是一定要买好一点的,不要买假冒 产品。卷子上和答题卡上的名字要用水笔填写。2o作图题工具:水笔(0.2和0.5),铅笔,橡皮,多功能尺,丁字尺,比例尺,夹 子,三角板,图板(附坐标纸),其他模板,刀片,裁纸刀,计算器水笔(0.2和0.5):不建议用针管笔和圆珠型水笔,建议使用德国进曰水笔(有款 日本的也不错,不过我抗日),水笔要略带油性,出水流畅而且要干得快,基木是要 在硫酸纸上画好一条线就能干,否则不小心你的图会花了就惨了。0.2的一般用来 画常规线条,0.5

8、的用来加粗或者宜接画墙线等粗线。0.1的基本用不上,考试的时 候根本就不管图纸的美观细致了,0.1的笔只能拖累你宝贵的时间。铅笔:可以使用硬一点的铅笔(2H以上)打底稿用,一般考试没时间在草稿纸上画 的,草稿纸只能用来构思一下,建议直接用铅笔在卷子上画。另外2B铅笔不能忘, 作图题还是有要填答题卡的。比例尺:一定要带,省去不少计算时间。图板(附坐标纸):图板上附坐标纸非常有用,这样即使徒手画图也会按照比例。而 且坐标纸和丁字尺一定要配套,尺子上的刻度要和坐标纸上的格子对齐(你画图的 时候就知道对齐了是多么的重要)。注意坐标纸格子一般都是橙色的,和考题的颜色 有点接近,所以看题的时候还是要仔细一

9、点,不要眼睛混淆了这些格子。夹了:大的夹子,用来固定考试卷子和图板,方便,省事。千万不要再用透明胶带 之类的来固定,否则你会手忙脚乱,说不定还会撕坏图纸。考试的时候用夹子方便 你固定卷子,方便你一定卷子,让卷子上的一些题R和你的坐标纸和丁字尺能对齐, 你就有人卷合一的感觉了。多功能尺:买适合自己的多功能尺,我用的是那种带有轮子,可以滚动的那种,还 带有量角器,和一些孔洞。滚动可以用来画一些斜线,或者平行线,非常好,大大 提高你的画图效率。那些孔洞可以帮助你画圆,这样就不需要圆规了。橡皮:不用说了,用来画错了改。三角板:非常有用。最好两个角度的都有,而且要大一点三角板。丁字尺:不可缺少。也有人用

10、一字尺,也是非常好用。刀片:刮图,不要忘带了。裁纸刀:削笔用。模板:有些方块和圆可能会用到。有些人用来画柱子,我建议柱子直接用粗笔画圆 柱,一涂就好了,反正不会来理会你的柱子是圆还是方。计算器:虽然计算不复杂,但是有计算器帮助你还是会节约一点时间的。作图考试的时候会热火朝天,各种情况都会发生。有时候你会发现你会少掉一些工具,也会多出一些工具来。我少了两支笔,但是多了一个红环的模板出来。:)那种一片混乱的状态下,还是要保管好你的工具。管理好你的卷子,千万不要和别人的搞混了。否则就白考了(搞混卷了的事情还常 有发生)1、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一个字就是:背。都是建筑初步的基础知识,基本看两 三个晚上,

11、就能过了。我们过一门的同事,过的全是这门。2、建筑设计(知识题)其他的还挺容易,难的就是规范。如果平常做设计 多注意规范,考前温习一下建筑史就差不多了。3、建筑结构计算题其实都挺简单,如果时间倒退到我大三的时候,过这门 轻轻松松,但现在不行了。考前一个月左右开始做题和看书,不能太早,太早的 话考前容易全忘了。4、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看教材,背,做课后习题,不难。平常做方案的时 候多和设备的人配合儿次,设备的活明白了一点都不难。5、建筑材料与构造和上面一样,平常要关注构造,但看复习资料最重要。6、建筑经济施工和业务是仅次于第一门的容易科目,拿出你大学时突击复 习期末考试的状态,考前复习4、5天(每

12、天23小时),很好过。7、8、9三门作图题场地设计相对简单,就那么儿种题型,看参考书做例题对考试很有用。工作中要 认认真真研究每个方案的总平面,这对考试来说是很好的训练。建筑技术设计需要背,即构造和设备等等,这些平常接触的少。建筑设计绝对不考创意和构思,不要想太多,紧扣题R的要求,你会发现只有一 种E能的答案,就相当于一个数学题,或者说是脑筋急转弯,看你平常的素养了。 最后说儿个建议:a考前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看书b-就算没复习也要去考,至少看看题型,尤其是作图题c有机会上复习班就去,帮助大d推荐一个网站论坛里有“考试与留学板块”,有不少考一级 注册的经验交流(回答者:ikahn -江湖新秀五级2007-8-5 10:06)98年知识题9: “没有平面布局你就缺乏条理、缺乏意志”,“平面布局是根本”是哪位 现代建筑大师说的话?A勒柯布西耶B密斯凡德罗C格罗皮乌斯D莱特98年知识题11:我国今年新建的北京西站、上海火车站的流线剖面形式,属于一下 哪一种?A线侧式B线端式C线上式D线下式(没去过这两个车站,没看过相关介绍,只 有猜了)勒.柯布希耶在走向新建筑的纲要中提出“平面布局是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