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分层递进”社会实践培养体系构建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434088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分层递进”社会实践培养体系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分层递进”社会实践培养体系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分层递进”社会实践培养体系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分层递进”社会实践培养体系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分层递进”社会实践培养体系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分层递进”社会实践培养体系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书范文: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分层递进”社会实践培养体系构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度编号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 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XXX、XXXXXX代替。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课题名称: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分层递进”社会实践培养体系构建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FI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要求逐项填写,限4000字以内)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己在各高职院校普遍开展。实践证明,这种社会实践活

2、动开阔 了高职学生的眼界,也给了他们接触社会、践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机会。但也存在很大的问 题,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时缺乏系统性考量,实践活动单一性、重复性、随意 性特征十分突出,缺乏层次分明、逐步推进的实践教学链,实践考评质量难保证,学生的 专业能力很难通过社会实践得到提高。为解决这一难题,本项目提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要 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第一课堂相互支撑,以能力目标、实践运行、实践保障为目标,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高职学生“分层递进”社会实践培养体系,以期保证学生职业能力有 效提升,促进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发展。(2)课题界定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在校高职学牛利用寒署假期参与社

3、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 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活动形式主要有社会考察、科技文化服务、勤工助学、志愿服 务活动等。能力本位教育是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其核心是如何 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将 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专业教学范畴,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学生把学到的专业 理论知识用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职业能力。“分层递进式”培养体系:是指对高职生按照“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与创 新能力”的逻辑分阶段、多层次、递进式进行培养,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 从能力目标、实践运行、实践保障入手构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培养

4、体系。“分层递进”培 养体系含有时间上前后贯通、空间上相互支撑、内容上全面系统、层次上逐步提升等基本 要义。(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较长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 德国、日本等国学者围绕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研究领 域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本质属性,对其基本含义和主要 特征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二是运用行为科学理论,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深刻挖掘了大学 生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特征;三是借助现代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积极构 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出了较为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

5、模式(如 开放式管理模式、社会服务模式、生活磨砺模式、实践学分制等);四是从不同视角全面 分析了社会实践对学生个体能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对社区建设乃至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科学地吸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职院 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国内高职院校在推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形成了宝贵 的研究成果。如胡树祥等人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界定了社会实践的内涵 与属性,归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崭新类型和功能;刘早的论文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 践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从人才培养模式角度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基本情况,归纳

6、存在的问题,剖析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曹勇编著的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探索与 实践创新阐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形式,提出了持续改进措施和探索 创新思路,另外还有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职业素质视野中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施、万忠良的论文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 索明健等人的论文社会实践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等,从理论或实践的层面对 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了有益的探索,为推动我国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发展打下了一定的 理论基础。研究和实践证明,高职教育大力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 有效和重要手段。但迄今为止,我国高职学生社会实践领域

7、的研究成果显得比较零散,这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这些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基于“全人”培养视角研究大学生社会 实践的内涵、特征、类型、作用、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内容比较多;虽然将高 职社会实践纳入专业教学范畴也是研究的重点,但遵循高职生的认知逻辑和能力发展规律 渐近推进,构建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层次化、递进式培养体系的深入系统研究尚是空白,这 给本项目留下了研究空间。(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在于提出了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学生“分层递进”社会实践培养体 系命题,对高职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宏观、系统的理性思考,并构建 高职学生分层递进式社会实践培养体系的理论框架,操

8、作模式,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同时,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完善高职专业教育理论体系,探求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 规律,促使高职教育研究更丰富、更完善。本选题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域内与能力培养有关的核心要 素分析,建构分层递进式培养体系,突破社会实践活动中制约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瓶颈, 有助于高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促进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发 展。通过研究,探索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改革路径,对深化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培养适 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1) 课题理论依据系统论原理:系统论认

9、为: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动态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 本特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着,每个要素 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个不可分割 的整体。系统的联系是有机性的,系统中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周围其它要素仍 至整个系统的变化。系统的不同层次,往往发挥着不同层次的系统功能。系统的因素和状 态随时在变化,系统外部的环境也随时在变化,考察一个系统,不仅要研究这个系统的静 态结构,还要研究该系统及其相关因素的动态演变。由此可见,系统论为解决高职学生社 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

10、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过程,是学习 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 自身认识结构得以转换与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仅强调学习的建构性也强调学习的社 会性与情境性,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习 者作为主体有自身自发的内心体验和认同,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的开放式实践 平台,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追求的理想学习环境。(2) 研究目标通过构建高职学生分层递进式社会实践培养体系,突破社会实践活动中制约学生职业 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3

11、) 研究内容能力目标系统研究: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目标,通过调研,研究社会实践活动中 高职院校各年级学生的能力目标培养的层次化区分,做好不同层次的能力目标定位设计, 如公共技能目标、专业基础技能目标、专业技术技能目标、综合应用技能目标,确保不同 层次的社会实践能力目标是一个逐步提高的递进式过程。实践运行系统研究:针对以上不同层次能力目标,对接第一课堂的专业教学内容,在 对各高职院校社会实践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研究针对性强且能实现既定能力目标 的社会实践模式,如社团化实践模式、专业化实践模式、项目化实践模式等,并确保不同 模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运行遵循初阶、进阶和高阶的进程。实践保障系统研究

12、:为保证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研究多层次(制度、师资、 监控等层面)的社会实践保障机制,使整个社会实践培养体系在不断运行中提高实效性。(4) 研究假设一方面,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剧增的当下,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职场竞争力,是高职学生 的共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属于学生的内在需要。目前学生参与热情普遍不高,应该是现 行社会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的专业教学脱节,培养目标定位一刀切、运行模式单一缺乏吸 引力所致,通过建构分层递进式的社会实践培养体系,加强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 是完全可以改观的。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人手紧张,无专门经费作保障,教师参与积极性 不高,导致疏于管理,指导缺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

13、本处于放羊状态,加之监控制度缺 失,以致学生实践活动存在弄虚作假现象,本研究拟构建多层次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 系,以规范学校主体的管理行为,确保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5) 创新之处研究理论创新: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出发,论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培养体系构建的理 论基础,阐述建构多层次递进式培养体系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促进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 动科学发展重要保证的观点。研究视角创新:从系统论、认知学角度研究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培养体系的构建始终 把握其层次性、动态性特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突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 的主导地位。研究内容创新: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目标、运行、保

14、障)并以此作为系 统整体加以研究,专取制约学生能力培养的瓶颈问题深入探讨,有针对性的解决现实课题, 现实干预性强,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效性。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1) 研究思路本课题首先从微观入手,采取整群抽样对湖南省高职学生、教师、专业及学校教育主 管部门取样调查,收集样本原始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全面客观分析高 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再以系统论等理论为指导,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南, 从宏观上系统研究能力目标、实践运行、实践保障的结构框架、内容要素、系统功能及动 态演变,以期构建对接人才培养方案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培养体系。(2)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

15、法: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平台广泛收集国内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分析、归纳、总结,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 提供理论准备和方法借鉴。问卷调查法: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湖南省10所高职院校作为样本,采用问卷 调查的方法进行调研,并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获得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数据,使课题研究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访谈研究法:拟通过口头访谈方式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实践相关情况,以获取被访问 者群体的态度与认知,实现研究的科学性、学理性、实效性。(3) 技术路线(4)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2016.5-2016.8):准备阶段。申报课题,制订研究计划,收集高职学生

16、社 会实践基础材料。第二阶段(2016. 9-2016.12):前期调研阶段。设计问卷与访谈方案,做好调研工作, 获取调查数据。第三阶段(2017.1-2017.5):理论分析阶段。分析数据,实证研究,完成课题的研究 综述。第四阶段(2017. 9-2018.1):综合总结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总结改革创新成果,发表论文,申请结项。活页11、己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所在单位的经费、设备、资料、时间安排等条件以及单位原 有的研究基础)。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本课题负责人及参与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有:主持、参与过七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