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矿工生存调查报告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7.29KB
约39页
文档ID:206398230
矿工生存调查报告_第1页
1/39

他们怎么活过来的,他们又将怎样活下去——矿工生存状况调查与思考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矿难频繁发生,每年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严峻 的安全生产状况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影响到 社会和谐及国际形象工作在井下第一线的农民矿工,他们的生存状况究竟怎样?谁来 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与生命安全?如何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 全?笔者就“矿工基本资料”、“生活状况”、“工作状况”、“安全状况”、 “健康状况”等五个部分进行了详细地实地调查,同时分析总结了问 题所在,力图找到问题背后隐藏的真正原因本文运用博弈论和体制创新理论,探求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和农民 矿工权益保护的解决方案,创建了煤矿安全生产四维关系模型研究 结论认为,煤矿安全生产四维关系模型的创建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保护矿工权益、改善矿工生存状况的有效扌音施关键字: 农民矿工 生存状况矿难安全生产小煤矿博弈论体制创新目录1•前言1. 1问题的提出 31. 2调查对象 51・3调查方式 61.4调查时间 62. 矿工生存状况调查2. 1 “西南煤海”六盘水的背景资料 72.2矿工基本资料 92. 3生活状况 122.4工作状况 132.5健康状况 142. 6 安全状况 16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3.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63.2外部因素 173.3矿工自身原因 184.建议4.1进…步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方针和措施 214.2煤矿安全生产创新模型的三个基本建议4. 2. 1健全煤矿生产安全监督体制 234. 2. 2 提高彳亍业准入| J槛 234. 2.3健全矿工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 244.3煤矿安全生产四维关系模型的创建 27参考文献 32附录一 33附录二 341.前言1.1问题的提出透水,坍塌,瓦斯燃烧,瓦斯爆炸……矿难,矿难,又是矿难——它一次次的刺激着中国人民的神经, 一次次的传送着血与泪的悲剧。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让无 数人从中受益——可有一群人却生活在“人间地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全民集中精力共建和谐社会的时候 ——可有一个地方却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2005年2月14日下午3时左右,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煤矿发 生瓦斯事故,随着21日23时55分第214名遇难矿工的遗体在井下被 搜救上来,矿难的井下搜救工作全部结束至此,此次事故共造成214 名矿工遇难,30名矿工获救2005年8月7日下午1时30分,广东省梅州市兴宁黄槐镇大兴煤 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经过23天日夜抢救,鉴于被困矿工生还无望, 抢险工作又面临较大安全隐患,抢险救援指挥部8月29日16时30分 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放弃救援工作这次事故被困矿工123人 全部遇难,只找到其中6具遗体2005年11月27日21时40分,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 东风煤矿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当时井下共有242人作业,其中,73人 生还,169人死亡;事故同时造成地面2名工人死亡2005年12月7日15时30分左右,唐山市开平区刘官屯煤矿井下 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矿工91人,17人下落不明。

这是一起特 别重大责任事故这是2005年发生的四起伤亡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就在 调查期间,一起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在被调查地六盘水发生了2007年1月28日0时25分,贵州六盘水市盘县特区水塘乡迤勒 煤矿(个体有证)井下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班井下有25 人,其中9人安全升井,15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不可否认,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 % o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 %和 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 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 仍然十分重要⑴然而事实不容忽视:尽管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1年的5. 07下 降到2005年的2. 81,下降了 45%,但与先进采煤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7%,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煤 矿百万吨死亡率约为美国的70倍、南非的17倍、波兰的10倍、俄罗 斯和印度的7倍严峻的安全生产状况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 安全和健康,也影响到社会和谐及国际形象⑵在当今的世界上,中国不幸成为了矿难频发的尴尬“世界纪录”, 而且是这项“世界纪录”的长期保持者,大矿难月月有,小矿难天天 有。

我国矿难的频繁,就像是一出没完没了的恐怖剧,使人们和政府 的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没有放松的时刻关于矿难,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在一次接受电 视采访中引用了 一首流传在社会上的顺口溜:老板赚票子,农民死儿子,地方出乱子,政府当孝子干部掉帽子⑶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都基本认为:煤矿老板是黑心的魔鬼,不管 矿工的生死,追求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矿工从来的都是无 辜受害者,他们的生存状况不为人所知,只有矿难发生后,他才成为 人们关注的对象;甚至还有人认为,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煤 矿监管不到位,间接导致矿难频繁发生,造成国家损失惨重,农民痛 失儿子,地方失去安定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矿工的生存状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为此,笔者对矿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对象选择了 中国“西南煤海”一一贵州省六盘水市六盘水市是个贵州省最大的煤炭基地,资源丰富,其煤炭可靠储 量711亿吨( 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垂深1000米以内可 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因此,六盘水市境 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1.2调查对象据统计,贵州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在全国居首位。

2001年,百 万吨死亡率高达21. 13,虽然2005年降至7. 75,仍旧高居全国首位,因 此,笔者把贵州省作为该题目调查的重点地区在贵州省境内,笔者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意义的“西南煤海”六盘 水地区进行调查考虑到高原地区交通极为不便、地域宽广的原因, 选择了红岩乡所有煤矿(新寨煤矿、红岩煤矿、新发煤矿、红星煤矿 四家均为年产3万吨的小煤矿)的全部矿工作为调查对象,然后在注 册的矿工中随机抽取70名矿工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全乡四家煤矿的矿 工总数在320-400人,不能准确确定矿工人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民 矿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此次调查中,调查的对象都是从事井下生产第一线工作的矿工, 包括掘进、采煤、装煤、绞车、挂钩、枕木、支柱、钉道八个井下工 种⑷全都是农民矿工,即从农村涌入矿山,从事危险的井下作业的 农民1.3调查方式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以及经济、有效的原则,主要采用了分层 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省市"、“样本乡镇”、“样本个体”笔者 在调查中,才艮据实际的情况,在矿工基本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采用问 卷调查法(问题设置见附录一);在生活状况、工作状况、安全状况、 健康状况的调查中,采用了访谈法(问题设置见附录二)。

并综合运用 各种调查方法,探求矿难频发和矿工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合法权 益得不到保障的深层原因1.4调查时间2007年1月15日-2007年3月1日2. 矿工生存状况调查2.1 “西南煤海”六盘水的背景资料2. 1.1资源状况及煤矿企业类型在《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说明:据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资料,截止2005年末,全省煤炭探明资源 储量为587. 27亿吨,是国家重点规划的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一一云贵 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2149处生产矿井中,按所有制划分:省属国有煤矿企业所 属煤矿(含控股煤矿及已试生产的大中型煤矿)42处,核定生产能力 3471万吨/年,平均生产规模82.6万吨/年;乡镇煤矿(含地方国有煤 矿)2107处,核定生产能力7521万吨/年,平均生产规模3.6万吨/ 年按井型划分: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年的1786处,6万吨/年的325 处,9万吨/年的21处,15-30万吨/年的15处,30万吨/年以上的 20处30万吨/年规模以上的矿井数仅占矿井总数的0. 93%也就是说,贵州省的小煤矿占了总体的99.07%被调查地区红岩 乡的煤矿都是年产3万吨的小煤矿。

2. 1. 2煤矿安全事故特点从煤矿所有制性质来说,乡镇煤矿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所占比 例最大,占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92. 13%和92. 35% 图2-1 2005年煤矿事故按煤矿性质分类统计表省属国有煤矿原煤生产产量2205万吨,占全省原煤产量的20.43 %,百万吨死亡率为2. 36;地方煤矿原煤产量8590万吨,占全 省原煤产量的79. 57 %,百万吨死亡率为8.94,是省属国有煤矿的3.99 倍表2-1 2000〜2005年煤矿安全事故情况年份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煤产量(万t)百万吨死亡率20001997773677. 0021. 1320012926733731.000420025008915001.0017. 8220035849727816. 0012. 4420045669309756. 629. 53200552183710797. 57. 75表2-2 2000〜2005年煤矿重特大事故统计表年份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2000492521234620015325010154200273313590200367281697200449202915620054318010139从图2-1、表2-1中数据分析,五年来,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逐渐增加或上升,到2003年达到最高,之后逐年下降。

百万吨死亡 率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21. 13下降到2005年的7. 75,下降幅度比 较大但是与2005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 81相比,差距甚大2000〜2005年煤矿重特大事故统计情况见表2-2从该表中数据 分析,重特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虽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并没 有得到有效的遏制2006年,贵州省煤矿死亡人数排全国第一,占了全国煤矿死亡人 数总量的14. 7 % o六盘水市、遵义市、黔南州和毕节地区重大事故有 所上升,安顺市和毕节地区特大事故有所增加⑸2.2矿工基本情况调查显示,样本中的70名矿工均来自当地,其中红岩乡44人, 占样本的62.86 %;中寨乡26人,占样本的37.14%2. 2. 2民族调查显示,被调查的70人中,汉族26人,占样本的37. 1 %;彝 族17人,占样本的24. 3%;苗族13人,占样本的18. 6%;布依族 10人,占14. 3% 其他少数民族4人,占5.7%2. 2.3年龄分布从图2-2可以看出,在36岁到4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占了54.28 %, 50岁以上的人也占到4%其平均年龄是37. 3岁 2. 2.4文化程度从调查中得出:拥有大专或更高学历的0人;高中/技校学历的图2-3样本的文化程度构成39%1人;初中学历的11人;小学文化水平的27人;文盲有31人之多。

平均受教育年长只有3. 9年如图2-3□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技校■大专或更高学历2. 2.5政治面貌样本中没有人是党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