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地堪报告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6387680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厂地堪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厂地堪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厂地堪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厂地堪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厂地堪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厂地堪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厂地堪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i-.一、前吕(一)工程概况尤溪县城西水厂二期工程位于尤溪县经济开发区城西园内,拟建物结构特 征见下表1。我公司受尤溪县自来水厂的委托,对拟建场地进行详细工程地质勘 察。拟建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拟建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各拟建物结构特征一览表表1序 号建筑物编号设计地坪 标高(m)层 数筑积外 箫(mR拟采用 基础型式单柱最 大荷重(KN)地基 允许 沉降量基础 (桩顶)埋深1反应沉淀池212.001座289.3钢筋混凝土结构浅基础 或桩基础80 KN/m 或 500KN/柱0.0020.80-1.202翻板滤池、鼓

2、 风机房及反 冲洗泵房1座476.63清水池2座832.44排泥及 回收水池1座162.45污泥干化池1座206.6备注:1、以上拟建物中,反应沉淀池和翻板滤池、鼓风机房及反冲洗泵房属于地上式,清水池属于半 地上式,排泥及回收水池和污泥T化池属于地下式。2、清水池地下高度约2.50m,排泥及回收水池和污泥干化池地下高度约3.0m。(-)勘察任务、目的及技术要求为满足拟建物基础设计所需资料,本次勘察具体任务及要求如下:、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地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 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型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及周边建筑的基础型式和埋深;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

3、类型、成因、分布范围、 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 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 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地下埋藏物;查明 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地下水类型,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及 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地下钢结构的腐蚀性。选 择合理的持力层及基础方案,提供有关设计参数;分析和评价基础施工对周 边环境的影响,并建议采取合适的保护和防治措施;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 场地类别,对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进行评价。(三)勘察工作量及主要工作质量评述1、工作量:本次勘察

4、我公司投入XY-1型钻机1台,于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14日进行野外施工,共施工13个钻孔,完成工作量见表2:实际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2工作项目单位数量目的及要求钻探米/孔333.50/13查明岩土层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标准贯入试验次28判定岩土层的均匀性、密实度及力学强度测量点13获取勘探点位置和孔口高程引用土腐蚀性分析资料组2判定场地地基土的腐蚀性2、工作质量评述%1 勘探点布置: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甲方和我公司共同确定,整个场地 共布置13个勘探点,其中控制性钻孔8个,一般性钻孔5个。分布于拟建物角 点、中间及周边,勘探点控制深度满足规范要求,以场地已建物二角点(1954 北京坐

5、标系)A (X二2899241.948, Y二39612833. 572 )、B ( X二2899282. 219 , Y=39612780. 571 )为引测点进行各孔坐标放样。以A点黄海地面高程CH- 212. 66m)为引测基准点,用全站仪引测出各勘探点的孔口高程。勘探点的布置 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附图12813-1 )o%1 钻探工作:采用冋转钻进,套管跟进或泥浆护壁岩心管取芯钻探工艺钻 探,岩芯钻探,冋次进尺控制在2.00m以内且小于岩芯管长度的三分之二,确 保岩芯采取率,满足地层描述的耍求,从而保证岩土层分层的准确性。钻孔结 束后用粘性土进行回填。%1 原位测试:本次勘察

6、原位测试为标准贯入试验,每次试验前严格清孔, 使孔内残留岩芯少于5cm,然后严格按操作规程测试,采用口动脱钩口由落锤法,锤重63. 5kg,落距76cm, o保证测试数据在空间上具代表性。(四)勘察依据木次勘察依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K2009年版)、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边坡工 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行 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及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7、 (DBJ13-84-2006)、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等现行标准、 规范,并结合委托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 地形、地貌及周边建筑情况建筑场地位于尤溪县经济开发区城西园内,地貌上属于丘陵剥蚀地貌单元。 地而孔口标高最大值212. 70m,最小值212. 30m,地表相对高差0. 40m。场地原为山体,现状已开挖、回填平整,场地内平坦、较开阔,拟建场地 东、西、北三侧为高约0. 5010. 0m的陡坎边坡,目前边坡均处于稳定状态,未发现崩塌、滑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南侧约460ni内为本厂区其它建筑场地、 该侧地势平坦。(%1) 岩土层结构及特征根

8、据钻探揭露,该场地内地层为素填土、强风化粉砂岩。其特征叙述如下:素填土(QJ):黄色、褐黄色、灰黑色,松散,稍湿,填料以粘性土和强 风化粉砂岩为主,含有少量碎砾石及根系,局部底部为植被土,呈灰黑色,含 有根系,硬质含量约515%,填积时间约5年。场区分布于ZK1-ZK6. ZK9-ZK11. ZK13孔,厚度0. 40-15. 70m,层顶标高212. 36212. 70m。岩芯采取率约78. 286.l%o强风化粉砂岩(P2CP):褐黄色、灰黄色,粉砂结构,散体状构造,矿物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岩芯呈砂土状,局部夹有碎块状,手捏易碎,浸水易软化,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

9、体基木质量等级为V级。未见有洞穴、软弱岩层,场区均有分布,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为23. 10mo以上各岩土层厚度及空间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1) 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根据钻探及原位测试结果,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要求,进行数理统计。根据本次获得的测试成果,并依据省标建 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中有关规定,查表计算并参照地区经验值综合确定各岩土层 的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列于表3o粘聚力梯躺征fif.k (kPa)Hbr(KN/m3)CKPa

10、度Esl-2(MPa)测试建询素填土0. 01.0(17.5)(5.0)(10.0)(3.0)强风化粉砂岩1.22.6(21.0)(35. 0)(30. 0)(80. 0*)400250-350280主要物理力学参数表表3()值为经验值,*为变形模量。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在勘察期间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未测到地下水,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拟建物基础施工及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的影响。木场地及附近无污染源,为新开挖、回填场地,根据相邻场地土体浸岀液 试验成果及周边经验判定,本场地地基土对碇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 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地下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四、场地地震效应分析(-)抗震设防根据中国

11、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尤溪县西城镇为6 度地震烈度设防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 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 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该地区近期未发生较大地震,区域上未发现活动断裂经过场地,因此场地 稳定性好,适宜拟建物建设。(二)建筑场地类别判定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有关规定及当地经验,该场地 岩土层为素填土,为软弱土剪切波速Vs=125m/s;强风化粉砂岩,为中硬土 剪切波速Vs=360m/s,覆盖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范围值为145.41360. 00m/s, 根据钻探及周边施工经验,拟建物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40.

12、 Onio根据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1和4. 1. 6条综合判定:本期工程拟建物建 筑场地类别均属II类场地,特征周期均为0.35so场地内平坦、较开阔,但局部地段履盖有厚度较大、均匀性差的素填土, 且场地周边存在陡坎边坡,根据第4. 1. 1条判定场地属于抗震不利地段,在对 场地周边边坡釆取有效的防护、支护措施,及对地基进行处理(或采取桩基)后, 可消除不利影响。五、持力层的选择与基础型式的确定(一)场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未见有活动断裂通过,场地及周围未发现滑坡、 泥石流、崩塌、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灾害。根据勘察,场地内不存在空洞等不良 地质作用

13、,不存在地下管线等地下埋藏物,在对场地周边边坡釆取有效的防护、 支护措施,及对地基进行处理(或采取桩基)后,场地和地基稳定,适宜建筑。(二)持力层的选择1、素填土:非均匀性土层,呈松散状态,欠固结,强度低,工程地质性 能较差,不宜直接作为拟建物的天然基础持力层。但局部地段通过强夯使填土 达到中密一密实状态后,可作为拟建物的天然基础持力层,其承载力宜通过平 板载荷现场试验确定。强夯要专门进行专项的岩土设计,施工后要进行岩土检测。2、强风化粉砂岩: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强度较高,工程地质性能较好, 承载力特征值较高,未见有洞穴、软弱岩层,可作为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三)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场地地基土

14、强风化粉砂岩厚度较大,强度较高,工程地质性能较好,但 局部层位起伏较大,风化不均匀,其地基均匀性一般。未发现埋藏有古河道、 沟滨、墓穴、防空洞、孤石、地下管线及对工程建设不利的地下埋藏物。未发现软弱岩层及洞穴,地基稳定性较好。(四)基础型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征、拟建场地的地基土结构及其工程地质性能,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及经济费用等因素后认为:拟建物以强风化粉砂岩作为基础持力层,基础型式宜选用浅基础(片筏基础)或桩基础(人工挖孔灌注桩或冲(钻)孔灌注桩),其各拟建物基础持力层和基础型式详见下表5,基础设计指标见表3和表4。桩基设计指标表4地层 序号岩土层 名称人工挖孔灌注桩或冲(钻)灌注桩负摩阻力系数0桩的极限端阻力 标准值qPk (kpa)桩的极限侧阻力 标准值qsi (kpa)素填土欠固结0. 30强风化粉砂岩250070序号拟建物名称基础型式基础持力层反应沉淀池人工挖孔灌注桩 或冲(钻)孔灌注桩强风化粉砂岩翻板滤池、鼓风机房及反 冲洗泵房(3)-1清水池12清水池2片筏基础排泥及 回收水池人工挖孔灌注桩 或冲(钻)孔灌注桩污泥干化池片筏基础备注:1、拟建的反应沉淀池和翻板滤池、鼓风机房及反冲洗泵房也可采用强夯或分层夯实(压实) 使填土达到中密一密实状态后,以处理后的填土作为持力层,采用独立基础,局部以处理后的填土 和强风化粉砂岩共同作为拟建基础持力层;以处理后的填土作为持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