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及考核办法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9KB
约6页
文档ID:20638316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及考核办法_第1页
1/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及考核办法本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是根据学校【教务通知2009第63号】计算办法和【教 务通知2010第1号】的结算办法,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而制订教学工作包扌G讲课、助课、答疑、批改作业、实验课、实习、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研究生、教学改革项H研究、指导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等二、 教学工作量定额教授:250学吋/学年 副教授:240学时/学年讲师:220学吋/学年 助教:200学时/学年非教师系列职称的教学人员工作量定额参照上而对应职称执行三、 理论教学环节工作量计算办法本科教学:q二计划学nixkxP ,其中,q是当量学时,k为课程系数,p为人数系数环节课程类型kP备注讲课通识教 育必修 课16061-120 人120-170人以上%1 授课教 师参加辅 导、答疑、 批改试卷、 批改作业等(至少批改 作业总量三 分z- •)不 再单独计算 教学工作 量1 助课教 师必须跟班 听课、参加 、答疑、 批改试卷、 批改作业 等,每位教1每增加10人P增加0. 06120-140每增加10人p增加0. 03,140-170每增加10人p增加0. 01,170人以上P不再增加专业主 干课、专 业大类 课16061-120 人120-140人以上1每增加10人P增加0. 06120-140每增加10人p增加0. 03,140人以上P不再增加专业选 修课、130-6061-120120人以上1每增加10人P增加0. 06P不再增加通识教 育公选 课130-9091-120 人120-170人以上1每增加10人P增加0. 08120-140每增加10人p增加0. 03,140-170每增加10人p增加0. 01,170人以上P不再增加制图课1.256061-120 人120人以上 1每增加10人P增加0. 06P不再增加师每学期助 课最多不超 过2个教学 班。

英语课13031-60 人60人以上1每增加10人P增加0. 0660-70每增加10人p增加0. 03,70人以上P不再增加公体课0.920-3031-4040以上1每增加2人P增加0. 01P不再增加助 课所有课 程0.69091-170170以上1每增加10人P增加0. 02P不再增加说明:(1)各教学班合班人数一般不超过140人(通识教育课除外),由教务处审定;(2) 单个课程(公共体育课除外)教学班没有布置作业或没有批改作业, 其该教学班工作量减少计划学时的20%;(3) 课程(公共体育课除外)一•般课堂教学四个学时必须安排一次答疑, 没有安排答疑的,该课程工作量减少计划学时的10%4) 需要助课的课程,须向系、院申请,经院市批后方可安排助课5) 研究型课程(由教务处认定)工作量系数乘以1.2;(6) 开新课(不包括公选课和徐海学院的课程)工作量系数乘以1.15;(7) 双语教学工作量系数乘以1.5;U!、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1 •实验课单独开设实验课,每指导1学吋实验课,折合0. 5-0. 7学吋视实验内容、实验人数不同取不同值,重复指导取最低值实验课的准备、讲解、批改实验报告、 答疑、考试等教学环节不再单独计算工作量。

详见“材料学院实验教学人员工 作量计算及考核办法”)2. 指导上机实习每指导上机实习1学吋,折算成0.5学吋,重复指导取0.4学吋,上机前准 备工作,讲解、审查程序等教学环节不单独计算工作量3. 实习实习每组8-10人,市内实习每指导实习一天室内折合成1・5学吋,野外折 合成2.0学时;外地实习每指导实习一天室内折合成2学时,野外折合成2.5 学时;实习的准备、联系、批改报告等环节不再单独计算工作量指导毕业实习 工作量系数乘以l.lo每位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组学生实习每位指导教师最 多指导2组学生实习,即每位教师平均指导20人以内,按以上方法计算每位 教师平均指导人数超过20人的,2广25人每增加1人,按增加0. 04组计算,26~30 人每增加1人,按增加0. 02组计算,3广35人每增加1人,按增加0. 01组计算, 超过35人不再增加组数4. 指导课程设计每指导一个组(不低于15人)一周,折合成10学时,每增加一个组壇加6 学吋,指导教师最多指导2个组5 •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每指导一个学生,每周理工科专业折合1学时其中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或 团队的,工作量系数按1・2计算;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或团队的,工作量系数按 1・5计算。

指导学生人数理工科专业上限8人6. 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H指导校级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H,每个项F1每周折合0.3学时;指导省级实 践创新训练计划项门,每个项ri每周折合0.4学时;指导国家级实践创新训练计 划项H,每个项H每周折合0・5学时项H验收通过以后进行结算)五、研究生教学工作量计算1.指导研究生学吋补贴学年第…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博士生20学吋30学时40学时硕士生15学吋25学时35学吋2.教学学吋计算公式Q二计划学时* k * p其中:Q是当量学时,k为课程系数,p为学生人数系数课程类型kP公共选修课15-60 人61-100 人100人以上1P增加0. 02/5人P不再増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1.21-2人3-5人6-30 人31-60 人61-100 人0. 50.81P增加0. 1/10人P增加0. 02/10人专业外语1.40. 4/1人,每增加1人p增加0.1 (含指导、批改译文等)六.其他教学工作量补贴1. 教改立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第二课 堂、监考、评阅本科毕业论文、参与答辩等教学工作量补贴,不计入岗位考核工 作量,只作教师个人课时津贴工作量计算。

2. 监考(100分钟及以丄)一次记1学吋工作当量,不记入学校要求的教 师最低课堂教学实工作量3•教师评阅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按每份2学吋计算;4•所有参与本科毕业答辩教师,均按每人每天4学时计算各答辩分委员会 主席(或答辩小组组长)和答辩教师兼秘书,在每人每天4学时基础丄,另外每 5个学生补贴1学时;答辩秘书若为研究生,不计工作量,由学院发给相应的报 酬5. 教改项H验收合格后,按每万元100学时补贴教学工作量(项H获得过院 资助的,不再给与工作量补贴);6•指导科研训练补贴教学工作量:2学时/生;7. 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补贴教学工作量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新上 岗)教师教学导师制》执行;8. 每开设1学时新实验,给与0. 5学时的工作量补贴,需在开学初申报审核 批准参与实验室建设工作,给与1学时/2万元的工作量补贴,由项冃负责人 决定项H参与人员的工作量补贴分配9. 编写讲义,按课程学时的一半计算工作量;10. 所长每学年补贴80学时,支部书记、院工会主席,副所长、实验室主 任每学年补贴60学吋教学工作量,所秘书每学年补贴30学时11・教学任务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在职研究生定编工作量可减半(其中一年), 即完成半编工作量可亨受全额工资及岗位津贴,以及学院课时津贴。

七.有关徐海学院教学工作量和公选课工作量计算的说明1. 公选课工作量计算公选课按照第三条〈理论教学环节工作量计算办法〉计算实工作量,并按50 元/学吋进行发放,不再乘新开课或开新课系数2. 徐海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1) 理论课教学环节工作量计算办法按照第三条〈理论教学环节工作量计算办法〉 计算实工作量,并按50元/学时进行发放,不再乘新开课或开新课系数2) 实验课教学工作:在我院实验室完成的实验课,按结算经费的1/3发放给任 课教师在徐海学院实验室完成的实验教学工作量,按结算经费的45%进行发放3) 毕业设计教学工作量、课程设计教学工作,在我院实验室完成的,按结算经 费的1/3发放给任课教师在徐海学院实验室完成的,按结算经费的45%进行发放4) 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按结算经费的45%发放给任课教师5) 上机课程教学工作,在我院机房完成的,按结算经费的1/3发放给任课教师 在徐海学院机房完成的,按结算经费的45%进行发放给任课教师以上发放标准参照徐海学院和我院结算金额,如果以后有变动的话,课时津 贴的发放办法将随之调整按此办法发放徐海学院的课时费,徐海学院的工作量不再计入学院的课吋津 贴发放的工作量计算范畴。

该办法于2010年课吋津贴发放吋开始实施,Z前的材料学院工作量计算办 法同时废止2011-5-1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