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须知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6365230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须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须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须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须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须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须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须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须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位办公室2006年3月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后各阶段流程博士学位论文书写及完成阶段流程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阶段流程学位论文送审 要求及规定改位文 修学论Yes二、论文答辩的有关要求答辩前对培养情况的审核1、课程学习情况(所得学分及课程成绩),具体要求见博士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相 关规定;2、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及中期考核通过;3、参加学术活动情况(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学术活动不少于10次,作学术报告1次以 );4、发表论文情况:(必须符合下列情况Z)1)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地质大学(北京),下同) 在SCI、El、ISTP三大检索收录刊

2、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2)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 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者。3)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者。其中, 至少有1篇发表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核心期刊论文的界定:(1)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中按影响因子总排序的 前500名;(2)中文核心期刊要H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小收录的期刊;(3)凡在期刊上注明为“中文核心期刊”者;以上核心期刊如有变动,以研究生入学时的版本以及其后的修订版本作为核查依据。详细可参阅中地大京发2006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3、。5、中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生发表论文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地质大学(北京),下同) 在SCT、ET、TSTP三大检索收录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者。2)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文集上 发表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者。详细可参阅中地大研字2005京22号文件及中地大京发2006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完成上述要求后,在校园网研究生院下载答辩材料,认真按要求填写后,到研究生院 学位办审核并领取答辩所需的表决票,由学位办在相关材料处盖章后方可进行论文送审。学位论文送审要求及规定1、中请博士学位答辩的论文送审同行专家的

4、名单应于答辩前一个月由导师会同所在教 研室拟定,一般应为57人。送审专家原则上为教授或与教授相当职称的专家,其中博士 生导师和校外专家均应不少于2人。属交叉学科的论文,应该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评阅。2、在寄送同行专家之前,应填写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审核表,并请分学位委员会 主任审核并签字,所在院、系盖章。最后带学位申请书和发表论文复印件到学位办公 室审核并盖章。3、名单审定以后,将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和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聘书连同博 士学位论文一起由院、系教学秘书或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将论文寄(送)各有关同行专家, 进行论文评阅。4、同行专家对论文的评阅意见,必须密封后邮寄或送交学位办公室,凡自行拆封者

5、, 该评议意见不计入收回总数。意见书中“认为达到博士水平、可以进行公开答辩”的份数 不得低于5份,少于5份的须按专家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在36个月后再申请答辩。达到 或超过5份吋,由学位办公室通知博士生所在院、系的教学秘书,可以组织论文答辩。5、博士论文送审后返回的评阅书由答辩委员会秘书取回,汇总后写出专家意见综述, 并及吋将评议意见转达给研究生和其导帅。评阅书的原件由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统一保管 并归档。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及有关规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须经院、系分学位委员会主任审批并经校学位 办公室盖章。答辩委员会由5或7位教授或与教授相为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1、答辩委员会主席1名

6、,由指导教师以外的博士生导师担任,且i般应为论文评阅人。2、答辩委员会成员,应当是教授或和当职称的专家,博士生导师和校外专家均应不少 于2人。属交叉学科的论文,应聘请有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答辩会。3、答辩委员会成员中,至少有2人(指导教师以外)对学位论文进行过全文评阅(评 议员),并为论文写出详细的评议书。4、指导教师只能作一-般成员且只允许1位导师参加答辩委员会。5、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由我校具有博士学位或讲帅职称的教员担任。答辩前,院系分学位委员会主任应审查下列材料1、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者德、智、体情况;2、导师对论文的学术评语;3、论文评阅人对博士生学位论文的评语;4、答辩委员会组成名单

7、。上述材料,经院、系分学位委员会主任审查认为合格,并在答辩委员会组成审核表上 签署“同意答辩”后方可答辩,否则答辩无效。答辩委员会是否必须有分委员会委员参加,由各分委员会自定。答辩会程序及有关规定1、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开会,介绍答辩委员会人员组成;2、指导教师(或导帅组代表)介绍博士生的简历、政治思想、学习(课程)成绩、外 语水平、论文情况等;3、申请人向大会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4、答辩委员和与会人员提问,博士生回答问题;5、休会、答辩委员会举行内部会议(只限成员和秘书参加):a)秘书宣读同行对学位论文评议书汇总意见。b)评议研究生是否达到学位条例中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8、C)讨论并通过决议书。d)投票表决。e)签署决议书。6、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或委托答辩委员会秘书宣读决议书;7、学位申请人致答谢词。博士学位论文经答辩,虽没达到博士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术水平,而申请人又 属同等学力者(未曾获得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有权做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凡学位论文答辩不通过的须认真修改,六个月后方可重新组织答辩。答辩后上交材料博士生答辩后,秘书应整理好下列材料:1、学位申请书1份;2、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5-7份;3、博士学位论文评议书2份;4、博士学位论文2本;5、论文答辩情况和学位授予决议书1份;6、答辩委员会表决票57张(只能为单数);7、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学

9、位研究生)登记表1份;8、论文全文光盘1张,文件名为“学号、姓名”,光盘上同时注明学号、姓名;9、答辩委员会决议清稿和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FI录清单一份(请注明刊物名 称、书刊号、发表吋间及前三名作者排序),以第二作者以后发表的论文请不要写入。(格 式要求见最后一页)答辩委员会秘书须知1. 答辩委员会秘书由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职称的本校教员担任。2. 秘书工作的职责及工作流程:a)申请书经分学位委员会主任审批后将博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评阅书和6 聘书送交评阅人。b)汇总学位论文评阅书,是否达到答辩条件。c)检查答辩委员会人选是否符合要求,经分学位委员会主任审批后向答辩委员会 成员发聘书。d

10、)检查并准备博士生答辩前所需材料,协助安排研究生答辩口期、时间、地点、 出公告、联系外单位委员。e)协助答辩委员会主席,准备决议书草稿,作好答辩记录及答辩委员会内部会议 记录,发表决票(事先填写研究生姓名,答辩H期等,加盖小国地质大学(北京)学位 办公章有效),并负责监票。f)检查有关答辩的各种材料。(请答辩委员在出席人员名单上签名,请答辩委员会 主席在决议书上签字,答辩材料用黑色钢笔填写)。注意:要认真填写答辩材料,字迹要工整;有条件的可以打印。决议书应包括:(字数不超过1000字)选题意义论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论文中的主要创新点对研究生基础和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的评价;论文写作、格式等的评价,

11、答辩情况评价;答辩委员会对是否通过答辩、授予学位等情况的说明等内容。g)整理材料,交院系主管研究生教学秘书。其他1、授予学位人员(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所输入的信息是否翔实可靠直接影响学位 报盘的成功。2、答辩所需表格:从校主页进入“人才培养”- “研究生培养”理”。3、由于研究生答辩人数的增加,办理答辩手续的起止吋间学位办公室不再做具体 规定,除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和学校规定的寒暑假之外均可办理答辩手续,学位办将根据 各分学位委员会在每年6月10和12月15日之前报送的研究生学位数据丄报校学位委员 会并讨论授予学位事宜。对由于个人原因导致材料报送延误的研究生,学位办不单独受 理,该生的学位数据由各院、系分学位委员会下次统一报送。校学位委员会讨论研究生 授予学位事宜原则上定于每年6月20日和12月25日召开,如遇周六、口会议顺延至下 星期一召开。4、参加盲审的博士生见相关文件资料。决议书和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目录排版要求如下:一、XXX决议 书(宋体、小三黑体)A4纸标准版芯一张导师: 专业: (小四宋体)决议内容(宋体、五号字)二、XXX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目录清单 (宋体、小三黑体)请写清楚在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名称、刊物名、书刊号、是否被SCI、EL ISTP检索及文章发表吋间。1、2、3、导师签字: 答辩秘书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