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交流材料

上传人:1810****630 文档编号:206319920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交流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交流材料一、全县生育水平显著下降,掌握人口工作成果裴然 -人口出生率由1978年的23.8,下降到2007年的11.5; -人口死亡率由1978年的8.9,下降到2007年的5.48;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5.1,下降到2007年的6.02; -符合政策生育率由1978年的50.35下降到2007年的94.76; 改革开放30年来,*县削减生育6.5万人,占2007年全县总人口16万的40,大大减轻了人口给资源、环境和入学、就业带来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进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二、打算生育基层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村民自

2、治初显成效 近年来,*县注重把计生工作重心放到基层,在农村推行村居民自治,建立了自治网络、配齐配强村居领导班子和计生专干,选好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整建计生协会、形成村两委、计生专干、计生协“三位一体服务管理体系,依法建立自治章程,明确自治途径,让群众对计生“事前参加、事中介入、事后评议,使打算生育工作逐步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调动了群众实行打算生育的主动性。全县普遍推行了村(居)民自治工作。全县167个村居中,村村有计生专干,村村有人口学校、村村有计生协会,并选出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578名,95%以上的村敢抓敢管计生工作,初步形成“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组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

3、、打算生育妇幼保健技术服务事业快速进展,广大群众生殖保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打算生育技术服务阵地从无到有。全县现有打算生育技术服务机构8个。其中,县级打算生育服务机构1个,县级避孕药具管理站1个,乡镇打算生育服务站7个,县站技术服务人员13人;乡镇打算生育服务站技术服务人员40人。近几年来,为使打算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得到深入开展,将县、乡打算生育与妇幼保健机构实行全面整合,组建了县打算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和7乡镇打算生育妇幼保健站,人、财、物力得到了加强,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目标。县站技术人员由13人增到26人,乡镇站技术人员由40人增到61人。在全县逐步形成以县中心

4、为龙头、乡镇站为主体、村服务室为基础的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县、乡主动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三优五期教育,大力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为主的计生优质服务,初步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殖保健服务,广大群众的生殖保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四、坚持科学管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工作中注重方法创新,把现代管理的理念、手段、方法引入打算生育工作之中,全面加强打算生育法制建设,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把*人口与打算生育工作逐步引入了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的轨道。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度、评议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根据“七不准要求,规范执法文书,不断完善内部

5、管理制度。从2002年10月起,简化生育审批手续,同时行文取消不合法律法规的行政惩罚、行政收费及各种保证金和抵押金,减轻育龄群众负担。1995年以来全县无一例因计生部门执法不当引发的恶性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群众满意率达85%,亲密了党群、干群关系。2002年,被省人口计生委评为“贵州省依法行政试点工作先进县。 五、以计生“三结合为重点的打算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 自1996年*县开展计生“三结合帮扶试点工作以来,始终把计生“三结合帮扶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进展总体规划。在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向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和“计生贫困户家庭倾斜,重点关心他们进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并建立了县直

6、机关计生“三结合帮扶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县直机关单位所联系村必需帮扶510户计生户。全县共有58个部门、7个乡镇广泛开展“三结合帮扶工作,共落实帮扶项目78个,投入帮扶资金达2150多万元,累计帮扶打算生育户4473户21109人,通过帮扶有4218户贫困户走上致富道路。涌现了龙泉镇卡拉村鸟笼厂“公司+计生户、雅灰乡羊高村打算生育“三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示范村和贵州省劳动模范王付先计生“三结合示范户等先进典型。由于帮扶成效明显,2001年,赢得全省打算生育“三结合帮扶工作现场会在*召开。2003年,县政府出台了*县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养老保障金使用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养老保障机制、大力进展养

7、老事业,解除群众实行打算生育的后顾之忧。2004年,开展“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建立“关爱女孩行动助学基金,当前,*又在仔细实施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嘉奖扶助制度,计生特别家庭救助,使打算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地推动了广大育龄群众婚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打算生育优质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30年来,*县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满意作为服务的最高理念,抓好打算生育优质服务工作。2002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创建计生优质服务县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创建国家级打算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群众高不高兴,群众满不满意来开展工作。投入

8、资金350万元,新建县打算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改造7个乡镇站和161个村计生服务室,解决了县、乡镇无业务用房的问题,使全县计生服务站业务用房面积到达了6200平方米。同时,加大科技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为民服务的技术本事,为育龄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优质服务,并对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开展普查普治。2003年以来全县共对24107人开展了妇科病普查,普查率为85.6%,建档24107人,建档率为85.6%。其中查出各类妇科疾病3569例,患病率为15%,治疗数2842人,普治率79.6%。通过开展计生优质服务,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树立了政府“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的良好形象。2004年,*县被评为全省

9、打算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2007年被为全国打算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七、综合治理人口和打算生育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流淌人口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成立*县流淌人口打算生育管理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加强流淌人口打算生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流淌人口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和机关部门的职责任务,落实了齐抓共管,分级负责、综合治理的格局。针对*县城流淌人口集中的商业一条街湖南街集中开展宣扬教育活动,发放流淌人口打算生育宣扬品,聘请打算生育管理员,进行常规管理,改户籍地管理为居住地管理,对外来人口经营户逐户核查,纳入流淌人口合同管理,合同签订率达100%,遏制了外来人口抢生躲生

10、的势头,使流淌人口变无序为有打算的管理服务。全县初步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协作、群众参加、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流淌人口的工作格局。 八、打算生育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根据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擅长做群众工作的要求,加强打算生育干部队伍建设。涌现了获得“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个人、“贵州省人口奖的黄祥友等一批热心人口计生工作,乐于奉献、敢为人先、工作踏实的优秀计生干部,现全县打算生干部队伍已由组建*县人民政府打算生育办公室的5人进展到143人,村级计生专干从无到有,全县167个村村村配有计生专干,并选配有578人担任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为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夯实了组织基础和人才基础。 九、

11、独具*民族特色的宣扬教育方式使婚育新风深入人心 *县是“民族歌舞之乡,民间艺术底蕴特别深厚,群众性文艺之花遍地开放。为把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之中,突出抓了“南皋苗年节、“排调镇锦鸡文化节、“龙泉山五月杜鹃花旅游节、全省“关爱女孩行动启动仪式、全国“关爱女孩万里行活动在*召开等大型宣扬;举办了*县首届“计生杯农民运动会;长青乡在春节和“三八节等重大节日活动中,将“婚育新风、“关爱女孩行动内容融入男女老少都宠爱的花灯戏中进行表演;排调镇的也都、麻鸟、羊先等苗族村寨在“三八节组织苗族妇女开展“苗唱歌计生和芦笙、刺绣等民间文化体育竞赛活动;县委宣扬部牵头组织文化、教育、计生等部

12、门联编了“婚育新风进农家、“关爱女孩行动控辍保学文艺节目,下乡巡回演出,令群众喜闻乐见,深受群众的欢迎,使宣扬教育的内容更富有针对性,更富有实际效果,全县广大群众的政策知晓率达95%以上,婚育新风深入人心。 十、打算生育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统计和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我县把打算生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打算生育统计和管理水平的突破口来抓,先后投入资金70多万元,为县、乡两级配置了微机等现代设备,并建成县级局域网和县、乡广域网,目前,各乡镇都开通了宽带或拨号上网,县、乡镇之间可通过网络上报和下传各种数据、文件材料,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网络化办公,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统计信息的精确性。 回顾过去,硕果累累,展望将来,任重道远。在新的形势下,*县委、县人民政府正主动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深化改革、狠抓落实,为推动人口和打算生育工作跨更加展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