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理论参考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206317182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亚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理论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皮亚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理论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皮亚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理论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皮亚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理论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皮亚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理论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亚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理论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亚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理论参考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李智 金瑾慧一、认识皮亚杰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是瑞士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专家,他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源自于他对儿童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等)的发展和结构的研究。 皮亚杰学说是当代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二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1)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包含有一定的认识发展结构。它们分别是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1、同化: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 2、顺化: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2、。(形成新的结构) 3、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图式是皮亚杰建构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他认为图式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是个体认识事物的基础。图式最初来自先天的遗传,一经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就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和丰富,形成了一系列的图示系统,构成人们的认知结构。 ()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方面的因素。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规律性,他按儿童发展的水平,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3、 感知运动阶段(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前运算阶段(前运思期,Preoperational) 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思期,Formal Operational)四关于学习的原理 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图式”。他强调说,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作出某种特定反应,而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如来自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刺激),也不是内部因素(如个体的生理成熟度)

4、,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1)学习从属于发展。儿童学到些什么,取决于他的发展水平。只有当儿童达到一定的认知发展阶段时,他们才能进行相应的运算。因此,儿童的发展,特别是其认知发展水平制约着他们所能学习的范围。 (2)知觉受制于心理运算。皮亚杰认为刺激是被认识的,而不是被经验的。知觉是一种主动的、有目的的搜索活动,而不是毫无目的的扫视。 (3)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在皮亚杰看来,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而新的图式是创造性的,在性质上已不同于原来的图式。他认为学习所关注的,应该是儿童主动的心理建构活动。 (4)

5、错误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需的。在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看来,通过强化,可以使学生在没有任何错误的情况下学习。但皮亚杰认为,让学习者犯些错误是应该的,为了使学习者从事自我调节这是平衡过程的实质性部分,学习者需要经历某些冲突或不平衡。错误会引起学生顺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同化到修正过了的知识结构中去。 (5)否定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皮亚杰认为,通过否定的行为解决矛盾、消除差异、排除障碍或填补间隙,这些都是否定的形式。随着儿童的发展,他们学会使用不同的否定类型。 皮亚杰建构主义对于教育的启示 1不主张教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即不主张毫无根据地或人为地加速儿童的发展 。 对皮亚杰

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掌握有助于教师理解自己的学生处于何种阶段,是否具备掌握某一知识的认知水平,从而调整和改变教学目标。 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皮亚杰反对教师主动地教而学生却处于消极状态的教学。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丰富的环境刺激,教师要提供探索的机会,提供社会互动的机会。同时,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整合,帮助儿童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盲目地作出判断。 3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每一个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都有很大差异,教师要确定学生的不同认知发展水平,以保证所实施的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

7、。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表现来达到该目的。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思想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启示一: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生活。 有效的课堂应凸显“学生中心、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就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这是保证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 启示二:有效的教学应保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的双向互动。 尽管皮亚杰所指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强调的是儿童认知发展过程,而不是不同种类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反映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

8、是单向的,教学的效果自然也不会好。 启示三:有效的教学应强调活动的重要性。 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连结主客体的桥梁中介,认识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活动的内化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学生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认知。在课堂中,对学习者来讲,活动是第一位的。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启示四:有效的教学要促进学习者的自我监控。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这种建构是一种自我调节的过程。因此,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习等问题,更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把握和调控。 如: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我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步骤是否符合逻辑?”“今天学的知识和以前有哪些联系?”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