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车辆碰撞痕迹的鉴别与分析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0.50KB
约10页
文档ID:206301079
车辆碰撞痕迹的鉴别与分析_第1页
1/10

车辆碰撞痕迹的鉴别与分析【摘要】事故发生后,无论是机动车辆之间,还是车辆与固定的物体、或车 辆与行人之间,甚至车辆自身的事故,都会或多或少的在车体上留下种痕迹关键词】:碰撞接触点 碰撞痕迹 碰撞鉴别和作用目录1 .车辆碰撞的概念和成因2. 车体上的碰撞痕迹2. 1车体痕迹的形成特点 3 .碰撞接触点的判断3.1汽车碰撞固定物体3. 2汽车正面相撞 53. 3追尾相撞 53.4侧面相撞 54. 通过碰撞接触点来分析事故4. 1判断碰撞接触点的依据 64. 2通过碰撞机理和车体损伤程度来分析事故 65. 车辆痕迹的勘验和鉴定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1. 车辆碰撞的概念和成因♦车辆碰撞痕迹概念:车体碰撞痕迹是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后,在车体上造成的变形、擦划、凹陷或破裂印痕♦车辆碰撞痕迹-成因:车体碰撞的部位、形状、大小可用以推断碰撞口寸的相对车速、确定碰撞点、痕迹成因等对于碰撞痕迹,应将 次碰撞与二次碰撞区别开来一次碰撞与事故构成有关,而二次碰 撞则是事故后果的一部份2. 车体上的碰撞痕迹车辆互撞或车辆碰撞固定物体,一般都会造成车体变形或破损在-般碰撞 事故中汽车前面的保险杠、叶子板、水箱护栅等部位,可找出凹陷的痕迹。

凹陷 的位置和大小对判断碰撞对象及碰撞接触部位十分有用;从凹陷的程度也可推断 碰撞时相对速度的大小对于碰撞痕迹,应注意将第…次碰撞与其后的第二次碰 撞区别开来第一次碰撞与事故成因有关,而第二次碰撞则是事故的后果■ 1 .车体碰撞痕迹是车辆在事故中与其他车辆、物体、人体碰撞而形成并 遗留在车体的印痕■ 2.最常见的车体碰撞痕迹有:刮擦痕、撞击痕、撞折痕、分离痕迹、刺 沟痕迹等■ 3 .车体碰撞痕迹是交通事故鉴定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 1车体痕迹的形成特点%1 多变性:车体痕迹在事故中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有的是第一•次碰撞 形成的,有的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碰撞形成的,还有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碰撞共同 形成的等等这一点要求鉴定人员刻苦钻研痕迹理论,掌握痕迹的形成机理和变 化的因素,提高检验水平1 广泛性:车体痕迹在交通事故现场出现的频率很高,儿乎所有的碰撞 事故都有车体痕迹的出现:这为我们对车体痕迹的检验提供了有利条件1 主体性:车体痕迹-般都为主体痕迹,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有清晰可见和不易被破坏的特点这要求我们在检验鉴定时要对痕迹的表面、底 部和侧面进行全面的检验不仅要横向观察,还要顺向观察,要检查痕迹的轮廓 形态,还要检查痕迹中不同部位上的形状反映和特征表现。

1 遗留物和附着物多:检查车体痕迹时,经常会在痕迹中或痕迹的周围 发现遗留物和附着物它一般来自于另一车辆或受害者身上、衣服上遗留下来的 残留物质,在尸体或人体的损伤部位也会遗留下痕迹、客体分离出的附着物对 其进行物理和化学分析,有利于痕迹物证的全面利用从总体上说,对车体痕迹的检验,可以确定肇事车辆的肇事过程,为正 确确定事故责任和事故处理提供依据3 .碰撞接触点的判断3.1汽车碰撞固定物体汽车碰撞固定物体时,无论碰撞后固定物(包括停驶的车辆)是否产生位移, 用固定物体原始位置与汽车的接触点就能确定碰撞接触点3.2汽车正面相撞汽车正面相撞时,由于两车均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两车的停驶位置-•般 不会偏离原先的行驶方向通常,当两车变形相当时,冲量大的车将使冲量小的 车由碰撞位置后移,故碰撞位置应在冲量大的汽车保险杠后方由于碰撞瞬间车 辆前轴负荷突变以及碰撞力可能使前轮轮胎产生横向挫滑的结果,前轮胎将在路 面上留下较正常轮印宽而重的挫痕因此,轮胎挫印的位置,可作为判断碰撞接 触点的依据另外,还可根据碰撞掉落的前灯玻璃等掉落物体判断碰撞接触点3. 3追尾相撞追尾的后车碰撞行驶的前车,前车将在碰撞力的作用下加速,碰撞后两车 一起向前运动,碰撞接触点应在停驶后的后车前保险杠之后。

3. 4侧面相撞无论是侧面正交或斜交相撞,被撞车都可能程度不同地偏离原先的行驶路 线,车辆偏离原行驶路线的程度虽然与两车各自的冲量对比有关,但车辆碰撞后 的运动趋势乂受到碰撞接触部位、车辆型式和结构、操纵系统状态(车轮制动状 态、转向轮偏转角度)、附着系数诸因素影响,所以侧面碰撞的碰撞接触点很难 运用运动学关系通过简单定量分析得出可靠结果般依靠各种碰撞事故资料及 经验进行判断4.通过碰撞接触点来分析事故在事故现场接触点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据此推断车辆的行驶路线并 进而分析事故当事各方的责任接触点是指车与车、车与物、车与人碰撞时相对于路面而言的某个点,该处 会有明显痕迹,双方车辆碰撞时,在路面会遗有轮胎挫印,可从-•方或双方轮胎 挫痕起点判定接触点在碰撞时车辆脱落的机件、坚硬物,在着地后往往遗留挫划的印痕机动车 碰撞自行车时,当自行车摔倒后,会有车把、脚蹬轴或轮轴的挫划痕,因此,接 触点必定是在挫划印始点前一段距离车辆在碰撞行人,在路面遗留的鞋底划痕的特点是从重到轻,-•般能反映车 辆行驶的方向重挫印一端可判断为车辆驶来的方向,并定为接触点4. 1判断碰撞接触点的依据1. 事故现场的物理(力和运动)现象,双方车辆损坏的部位及受力情况。

当第一,现场挪动后,根据双方车辆碰撞损坏位置亦可以初步判定事故原因2. 事故现场的散落物如车体下的泥土、玻璃碎片等3. 刹车印迹4. 汽车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运动轨迹和碰撞损坏情况)碰撞接触点的判断通常分以下几种情况:4. 2通过碰撞机理和车体损伤程度来分析事故车辆与车辆的碰撞事故,必然造成车体不同程度的破损,通过对这种碰撞 机理的分析,可以推断事故的成因和演变过程半汽车与固定物(如电杆、树木、砖墙或图强)碰撞时,刚性大的物体所能 吸收的冲击动能比刚性小的物体少因此,如果两台相同的汽车去碰撞刚度不 同的物体,在碰撞后损坏情况相同,则两种情况的碰撞速度必然是不相同的, 与刚性小的物体相碰时的速度显然高车辆与车辆碰撞时,速度变化越大,碰撞力也越大,损坏越严重两种 重量相同的汽车碰撞后,破损严重的其碰撞速度亦大甲乙两车碰撞,若乙车总重量越小在碰撞中所承受的撞击力越大反之, 对甲车来说,乙车越轻,甲车所承受的撞击力也就越小大车与小车以相同的 速度正面碰撞,其结果小车的破损情况比大车严重;当汽车在侧面正交碰撞或斜角相撞时,由于碰撞力的方向通过或不通过被 撞车的重心,则被撞车做切转运动,在相同的碰撞速度下,这时冲击强度较小, 损坏较少。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车辆碰撞引起的破损情况与车辆的总重量、行 驶速度以及碰撞的部位与角度有很大的关系反过来,我们可以从破损的程度 和形状,定性地分析车辆碰撞速度和角度5. 车辆痕迹的勘验和鉴定1. 车辆痕迹的勘验:车辆痕迹的勘验包括车辆痕迹的发现,测量、分析等内容2. 车辆痕迹的发现勘验与车辆有关的案件现场时,要注意寻找,发现车辆遗留的痕迹,主要是 车轮痕迹通常在车辆行驶的路面上进行寻找发现遗留车轮痕迹的路面条件不 同,其车轮痕迹可分为平面痕迹和立体痕迹两种立体车轮痕迹,经观察即可发 现平面车轮痕迹可采用侧光或反射光观察发现3. 车辆痕迹的测量车辆痕迹的测量,主要是车轮痕迹的测量它包括轴距、轨距、轮径以及轮 胎面宽度的测量1)测量轮距:轮距也称轨距测量方法是,首先确定同一•轴两侧车轮轮 胎痕迹的中心线,然后测量两条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两条中心线之间的垂直 距离为轮距半前后轮胎痕迹完全重迭时,说明前后轮距相同,只测量后轮距即 可当前后轮距不等时,应分别测量2) 测量轴距:正常行驶的车辆痕迹,轴距无法测量但有刹车痕迹时, 可根据刹车痕迹测量前后轴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观察到车轴的数量和车轮的数 量。

3) 测量轮径:测量方法是,首先在车轮痕迹中确定一个明显的特征,该 特征在地面重复出现一次,即车轮在地面转动一周,两特征之间的距离即为车轮 的周长周长被314除,所得商即为车轮的轮径4)测量轮胎面的宽度:轮胎面与轮胎面痕迹的宽度基本相同由于车辆 直行,前轮痕迹往往被后轮痕迹所覆盖或与后轮痕迹重迭,因此,可以选择车辆 转弯时形成的轮胎痕迹,进行前后轮胎面宽度的测量致谢本文是在蒋晓琴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蒋晓琴老师以其严谨求实 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 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 的启迪参考文献[1] 《事故汽车修理评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王永盛著.《车险理赔查勘与定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内部特参》江苏泰州[4] 车险培训网[5] 保险新浪财经网[6] 中国保险资讯网汽运一班杨昌霖20080748。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