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董说《西游补》意旨探求【毕业论文】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KB
约17页
文档ID:206294514
董说《西游补》意旨探求【毕业论文】_第1页
1/17

本科毕业论文(20 届)董说《西游补》意旨探求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一、 前言 3二、 表征的色空悟道 4三、 根本的亡国之悲 6四、 意旨小结 12参考文献 14【摘要】小说《西游补》一方面作为对《西游记》的插补,承接了原著的“悟道修心” 之意旨,另一方面作为明亡清兴之际的文学产物,亡国色彩更是萦绕整部小说,成为小说意 旨的主旋律作者借助小说中的人物沉思历史、慨叹国家兴亡,讽刺批判帝王沉迷美色、科 举腐朽、奸臣卖国,追寻英雄忠良以寻慰藉和出路可以说《西游补》是作者董说于国亡时 个人心路历程的展现表面意旨的色空悟道说作为外衣裹挟着“亡国之悲”这颗内核,使其 表面与原著在内容连贯性和同质性上保持统一,同时也对内核涂上一层保护色;与此同时, 色空悟道中由“空”衍生而来的虚妄、幻灭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服务亡国主题的作用关键词】意旨;色空悟道;亡国之悲[ABSTRACT] Novel MXi you buM on the one hand as HJourney to the WestH interpolation, following the originaPs "enlightenment repair heart11 of the intention, on the other hand, as the occasion of the Ming Dynasty Qing Xing literary product of doom is lingering in the whole color fiction, as the main theme of the novel intention. Of meditation with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lament fate of the nation, ironic criticism beauty obsessed emperor, imperial decadent, traitorous traitor, search for the hero to find comfort and way to good people. Can say "Goblin" is the death of the countiy director, said at the time individual journey of the show. Intentions of the surface as the coat color space enlightenment that coerced the "subjugation of the sad” Fengyun core to the surface with the consistency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to maintain the unity and homogeneity, but also on the core coated with a protective color; At the same time the color space of enlightenment by "empty" derived from the false, disillusionment services to some extent play the role of national subjugation and themes.[KEYWORDS] theme;Comprehend;Subjugation.一、 刖5小说《西游补》为《西游记》三大续书之一,不同于另两部续书内容衔接于取经功完之 后,该小说在原著第六十一回《孙行者三调芭蕉扇》和第六十二回《涤诟洗心先扫塔》之间 新补入一段十六回的故事,形成既与原著相联系,又自成一家的小说作品。

该小说在学术上有诸多争论点,它的作者和成书时间在学届尚存争论,它的意旨、写作 技巧等文学研究空间也仍存在较大潜力c在探讨其意旨之前,笔者以为有必要对该小说的作 者和成书时间作一个说明,以方便在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内开展后文主题的论述作者方而,有董说和其父董斯张之说,在本文笔者认定董说为《西游补》的作者成书 时间方面,一说为1640年,以刘复为代表,其从董说于庚寅年所作诗歌的注释“余十年前 增补西游,有万镜楼一则”中推断出《西游补》成书时.间;另一说以苏兴、柳无忌为代表, 认为刘复所判定的依据是董说为避文字狱而故意所说,而实际成书时间为1646-1650年间其实两者的时间差至多不超过10年,最少则只有6年,对于治学严谨的学者而言,追 求准确性是研究的基础也是终极目标,不过在这部小说中,如此纠缠于成书时间还有另一个 原因,那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横亘着不容忽视的历史巨变一一1644年明朝灭亡1640年明朝 尚且苟延残喘,1646〜1650年明朝已不存在,这个历史分界线的出现就是一个历史的转折 点,由此也成为学术届对该小说主题探讨的分割线,承认成书时间在1640年的人认为小说 主题只在讽喻现实或谈佛论道,而赞成后者的人则认为小说是一部反清排满或自述生平的小 说。

笔者以为,在跨度并不长的时间段里,以一个时间点就对小说主题作一刀切的理解较为 不妥.事实上,明末清军早己数次入关侵扰,民族危亡的气息早己开始蔓延,所以在明未实际 灭亡之前流露亡国的担忧也是符合逻辑的,尤其对本小说的作者董说而言,凭其深刻的洞察 力和敏感的个性,提早觉察国家的命运是可能发生的不过若非要做出一个论断,笔者更倾 向于后者,因为从小说文本中提供的情节、基调流露的情感浓淡、轻重来看,明朝已被鼎革 与文本更契合<=总而言之,回到1644年明朝灭亡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笔者承认《西游补》是这一历 史时期的产物,并且在下文小说主题的陈述中也将由此作为诠释的切入点和联结点能让笔董说.西游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77.者如此确信小说与明亡清兴有关,是因为尽管作者萤说个性古怪,有诸如“梦癖、取名癖、 听雨癖、香癖”等怪癖,但其从小接受的教育仍是四书五经,在其20岁那年参加过乡试, 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士大夫的人生经历并无大异,走的都是科举仕途之路中国儒家士大 夫的人生目标均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这样的董说面对“一去不复返”的国家时, 能无动于衷吗?其所写的《西游补》中那些嬉笑文字难道真的仅仅是戏笔?为此在亡国主旋律的背景下,笔者认为《西游补》的中心主题是指向亡国哀思的。

二、表征的色空悟道谈及《西游补》是一部哲理意味浓郁的小说,笔者并不否认原著《西游记》本就是一 部通过和尚取经之旅进而讲述内心求道的小说《西游记》的整体脉络结构可分三部分:第 一部分为孙悟空出世到大闹天宫为止,隐喻了 “放心”;第二部分为孙悟空被如来压于五行 山下到唐僧救其出山,隐喻了 “收心";第三部分为小说的主体部分,漫漫西行路隐喻了 “修 心”《西游补》插补于小说第三部分,作为“修心”部分的故事,自然与消除内心魔障、体 悟佛理有关《西游记》“修心”部分以一个个故事串连而成,这些故事通常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讲 述唐僧师徒在某处遇到妖魔,然后唐僧被虏去,随后孙悟空展开营救,最终降服妖魔、救得 唐僧,师徒四众再次踏上取经行程,然后再次遇到另一妖魔,之后展开的情节模式循环往复, 一直伴随唐僧师徒最后取经功完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一次的劫难中出现的妖魔都蕴涵着一 定的意义,即与人性的弱点等相对应,每次打杀妖魔即是完成一次对人性的修复《西游补》也未能逃脱上述的模式,只不过在情节安排上较原著有了较大的创新在董 说安排的这一场劫难中,被妖魔重点攻击的对象不再是唐僧,而成了孙悟空;而这次的妖魔 也非原著中的妖魔所能比拟,鳍鱼精无形无声,不识不知,和孙悟空并无正面交手,却一直 操控整个局面,被萤说称为“此乃千古第一妖也二虽然靖鱼精的能力远甚于《西游记》中 的任何妖魔,但就寓意方面而言,鳍鱼精在小说中承担的功能和原著中的妖魔是一致的,均 代表了人内心的某一弱点。

这里鳍鱼精作为“情妖”的化身,给孙悟空补上了一堂“情”课纵观小说,“情”的勾勒和铺张十分明显且不说妖魔主角鳍鱼精中的“鳍”可 视作“情” 的谐音,小月王可看作“情”字的拆分,小说第一回孙悟空与唐僧“牡丹红”之争以及随后孙悟空在春驹野火下打杀一干春男女的情节设置,即可看出“情”的魔爪正慢慢地向孙悟空 发起进攻孙悟空在打杀春男女后由于动了悲悯之心而陷入了“情”的牢笼随后古人世界 中绿珠、西施、丝丝、虞姬等一众美女相继登场,加剧了 “情”的渲染回目中桃花钺、关 雎殿等富有“情爱,,色彩的物件、地点的命名也可看出作者的别有用心更富戏剧性的情节 是,在《西游记》中屡遭女妖爱怜而仍意志坚定的唐僧在《西游补》中却败了金身,不仅断 了西天取经的念头,而且在青青世界中与翠绳娘结了亲,并在应召出兵那章中与翠绳娘上演 了凄风苦雨式的别离,一首《乌栖曲》将男女绵绵情思崭露无疑最令人捧腹也最耐人寻味 的情节是在《西游记》中毫无女色念头的孙悟空此番也在董说的安排下得了一段情史,生下 了五个儿子在小说十五回五色旗乱的战场上,孙悟空遇见五子之一的波罗密王,并从其口 中得知是在三调芭蕉扇中,为骗取罗刹女交出宝扇而钻入其肚中结下的姻缘C故事十六回,孙悟空在亲历了诸般情缘后,经虚空尊者呼唤,脱出鳍鱼精创设的幻境, 回至现实的时空并打杀了鳍鱼精变化的小和尚,这一打杀即意味着孙悟空打断了自己内心的 情根,完成了 “修心”之旅的又一次悟道的历程。

至此可以说,《西游补》在情节和妖魔的安排上的确有超越原著的独到之处,但从原著 中的每一次“修心”模式看来,《西游补》并没有跳脱这一框架尽管如此,《西游补》中孙悟空所悟得的“道”倒是值得玩味作者董说本人在其以静啸斋主人的身份为《西游补》写的一篇《西游补答问》中表示: 四万八千年俱是情根团结,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空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内;走入情内, 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出情外,认得道根之实从此句话并结合文本,可得到小说中孙 悟空最后得到的修心启示为“空破情根”,而方法则为“识虚,这里需指出一点,小说中的 “情”重在表达男女之情,所取人物、情节也多围绕男女之爱、男女婚恋、男女结合之结晶 等方面来靠近主题然而笔者以为,作者只不过是将世间最普遍的男女之情作为一个切入点 或代表,实则是对广义上的“情”的领悟情,色也,空“情”即空“色气于是小说的哲 理可更直接地理解为是对佛教色空观的体悟和认识色叩是空,正如小说开篇的一句话“总见世间情缘,多是浮云梦幻”,五彩斑斓的体验 不过都是空妄.因此在小说的文本中,我们看到如下情节:第二回新唐绿玉殿何等繁华瑰丽似天庭,君王大臣何等贪婪享乐似天仙,而扫地宫女一 句“天子庶人,同归无有;皇妃村女,共化青尘”便将皇宫富贵奢侈的优越感击得粉碎,直白无误地点出其虚幻的本质C第四回科举放榜一幕,如今不学无术者、无才无能者可登科举及第,真才实学者榜上无 名;粉饰太平的“纱帽文”大放异彩,针碇时弊之文则弃之如履。

科举不再是为国家输送栋 梁的纽带,而成了制造小人、懦夫的工具c科举名上存实则亡矣第五回,握香台美女行酒令,绿珠、西施、丝丝及孙悟空变作的虞姬纷纷作诗助兴,然 而兴致未起,倒变成了助悲且看她们作的诗句“夫君不来凉夜长”“妾珠一斗,妾泪万石” “泣月南楼”无不充满哀凄之感,美女虽有美貌,然而命运却难以相称,红颜也是虚幻一场第七回项羽平话,大侃想当年的丰功伟绩,大呼“想当年好耍子也”然而威风凛凛的 时代毕竟也只能在“想当年”中回味,英雄也只是那个时代的英雄,过了那段时期,英雄也 就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中了在小说中象征作者个人理想抱负色彩的驱山铎也未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