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投资报告 中国糖业协会会员座谈会近期糖价波荡起伏,振幅加大,多空双方分歧明显,市场主要争议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冰冻灾害对广西究竟影响儿何,2007/08榨季减产幅度仍存变数;本榨季供需格局不明,目 前现货销售依然缓慢;2008/09榨季广西生产情况存在较大威胁就此,于2008年3月2日在柳州举行的中国糖业协会商业会员座谈会议对这三个问题予以 了较大的关注一、冰冻灾害导致减产水平(一)本榨季受广西食糖预计减产约180万吨广西糖协秘书长张鲁宾先生在会议上就目前受灾统计数据为大家推算了广西的预计减 产量,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受灾蔗地减产量,成灾蔗地减产量以及绝收蔗地减产量1、 绝收蔗地减产水平根据统计,广西全产区截至目前为止绝收面积约为101. 6万亩,按照开榨前的预估亩产水平 4. 57吨折算,相当于绝收450万吨左右甘蔗,按照上个榨季广西平均出糖率计算,大概损 失57万吨食糖2、 成灾蔗地减产水平根据通报数据,广西产区成灾面积640万亩,按照目前的生产进度,预计未收面积大约为 270万亩,相当于1200万吨甘蔗,这部分由于天气变化,预计糖份损失20%,因此,将导 致减少约30万吨产量。
成灾蔗地预计已入榨约960万吨甘蔗,若按产糖率下降2个百分点计算,则将损失19万吨 食糖3、 翻种导致减产水平因受灾预计需要翻种300余万亩宿根蔗,及正常年度需翻种500万亩蔗地,再加上新榨季需 新种100万亩,则总共需蔗种的蔗地将达900万亩,按照留种水平及广西本榨季平均产糖率 计算,因翻种将减少75万吨食糖根据张秘书长计算,综合上述四部分,因冰冻灾害本榨季广西产区将减少180万吨食糖 产量二)云南受灾影响不明显,产量变化不大根据云南糖协理事长介绍,尽管云南部分地区受到强冻害天气影响,但除了文山蔗区外, 其余的均非产蔗区,整个云南产区预计受灾面积仅为4.1万亩,对本榨季产糖量影响不大, 云南食糖产量依旧维持在215万吨左右而造成近期出糖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甘蔗生长期见 日照较少、雨水偏多三)湛江本榨季减产幅度小,但下榨季不容乐观根据湛江糖协理事长介绍,湛江产区受低温^冻影响,本榨季预计减产4-5万吨,但 较榨季初期120万吨估产量,减产影响并不大可是受持续低温影响,下榨季估计原料蔗减 产将达到240万吨,产量下降20%,可能低于100万吨综合来看,异常天气导致本榨季我国南方主产蔗区出现一定程度的减产,其中主要集中在广 西,但笔者认为会议上公布的广西大概减产数据可能还会有所变化,并旦而对减产数据,价 格对其反映仍需要理性理由一、根据广西农情统计,截止2月19日,预计减产150余万吨(其中广西因灾减收糖 料蔗400多万吨,相当于80余万吨食糖,损失蔗种约90万吨,相当于75万吨食糖),其与 本次会议公布数据主要差距就在于因糖份下降而减产的那部分产量理由二、根据目前生长及气温状况,后期出糖率水平仍存在不确定性,继续下降的可能性较 大。
根据糖协理事长的介绍,具体情势将在3月下旬左右渐进明了理由三,减产基数存在一定质疑,根据榨季初期预计,广西产量800万吨左右,但开榨后, 行业内产量预估值不断提高,估计本榨季全国产量将增加200万吨左右,如果在此基础上减 产,则实际上期末库存仍会出现部分剩余但,根据调查统计,我们依然认可150-180万吨区间的大致减产水平二、本榨季供需形势(一) 本榨季供求维持紧平衡根据榨季初的预计,2007/08榨季全国产量为1356万吨(其中广西产量800万吨),在 此基础上如若出现150-180万吨的减产,则本榨季产量为1176—1206万吨,加之上榨季约 45万吨的结转库存以及可能发生的进口量,则本榨季国内食糖总供给量可能维持在1270- 1300万吨本榨季食糖保守预计消费量较上榨季增加100万吨,维持在1350万吨水平一目了然,保守估计,本榨季供需形势已有榨季初期预计供过于求转变成供求紧平衡的局面二) 产销形势依然严峻根据榨季初期的产效率来看,本榨季初期相比与产量,销售情况较为被动,甚至出现旺季不旺的局面,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理解如下C1、 受上榨季45万吨左右的结转库存影响,挤兑本榨季新糖销售空间,使得产效率报表较 以往榨季显示新糖现货销售压力加重。
2、 受榨季初期供过于求的预期,市场观望情绪较重,直接影响了市场的正常采购进度并 且目前受灾情数据影响,价格振幅加大,会对市场常规性采购形成一定抑制,将造成消 费压力的继续后移3、 目前产区运输压力仍然较大,当地面临较大库存压力,根据云南糖协反映,截至2月底, 云南已销糖46万吨,但仅外运30万吨,加上云南的70万吨工业库存,目前整个产区 库存近80万吨,后期库存压力大增我们认为,目前产区库存集中,直接压制了产区现货价格,尽管部分销区仍反映销售不 旺,仍有陈糖库存有待消化,但销区库存薄弱己成事实,库存分布不合理预期将在后期拉大 销区升水,从而带动产区价格预计榨季中后期(3月下旬),随着当季产量明晰化,市场将形成一定共识,我们更倾 向于榨季供求偏紧的判断,在4月份全国糖会后,市场消费将趋于回暖,销区补库意愿预期 强化,届时可能再度出现“淡季不淡”的反季节现象三、后期走势判断综上所述,延续我们2月下旬报告观点,目前灾害性天气对糖价影响处于第二个阶段, 即价格论证期中,对于当前市场而言,尽管周末通报灾情数据比之前市场认可的减产80-100 万吨大幅提高,但对数据仍存较大分歧,直接体现叩是现货价格的滞胀。
一) 目前产销水平处于可理解范畴,不能形成打压价格的充分理由压制现货价格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当前产销不平衡;另一方面笔者理解为现货商的销售策 略,在开榨旺季保持顺价销售以减轻后期销售压力,同时在销量控制的保证下尽管前期价格 不济但如若后期价格出现上扬则仍可实现整个销售年度的利润增长,而且不用承担库存风 险二) 期现价差后期有望缩小短期内由于产区库存集中性压力体现,期现价差可能近一步扩大,但预计至3月中下旬, 价差将出现缩减根据国储第二次收糖零成交的情况来看,尽管市场对于灾情影响多空不一,但对价格已 形成一定共识,3500元/吨的收储价格已经构筑可靠支撑据糖协有关领导的判断,本榨季 糖价合理运行均价在3900-4100元/吨附近因此,目前现货价格己处于偏低水平,下行空间不大,回归需求更盛C(三) 通胀环境下,白糖价格形成价值洼地根据对国内2月份CPT数据持续走高的预期,更加营造了当前商品市场,尤其是农产品 价格的强牛氛围,亦吸引了更多场外资金的注入利用当前粮、油、糖、棉、肉类等民生用品比价来看,白糖以及棉花价格明显低估,因 此将更加激发资金的投资需求在整体环境下,基本面供求因素与价格变化将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供求因素决定当季 价格,当季价格将决定下季供求局面,对于白糖市场而言,尽管当季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 但长期来看,不论从相关产品比价关系还是生产成本或者国内外比价来看,价格区间均出现 上移;而一旦突发性因素(如气候等)打破平衡关系,价格将继续走强,并有创出新高的可 能C(四) 国际市场指数基金助推糖价据CFTC持仓公布,至2007年9月中旬开始,指数基金净多持仓持续上升,目前连续 创有记录以来的新高水平,并有望持续高位。
同时,截至目前为止,总持仓水平已创历史新 高,尽管近期总持仓有所下降,但我们相信总持仓水平有望稳定在1000000附近120000011000001000000900000800000700000600000500000400000300000200000/邑杪、龙0/分片叙矽泠、/ 0, 或八帝/命S ?计/冷於/与/占/S Q殆U广 茶争夺爹楠辎粉争瀚"矗浴诺料都中长期来看,糖价上涨序幕已拉开,短期内,受灾情扩大炒作,上冲动能存续,但由于 期现矛盾突出,价格仍有反复可能因此建议投资者持中线操作策略,逢低买入远期期货合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