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心理健康定义及标准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0KB
约18页
文档ID:206253607
大学生心理健康定义及标准_第1页
1/18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以及标准心理健康: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旦其认知,情 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 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的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 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O结合国内外专家的观点,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如下:1、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智力是指人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的综合,是人在经验中 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又成功的对新情景作出反 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eq 1 = 1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需要的 心理保证,因此,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智 力是正常的,甚至相对与同龄人,其智力总体水平较高,因而衡量大学生的彳 力,关键在于看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地、充分的发挥了效能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的标准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 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能正常地 发挥作用;乐于学习。

此外,一些非智力因素包括理想、兴趣、爱好等也是构成心理健康的重要 标准2、情绪健康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理愉快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 重要指标因为情绪在心理变态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大 学生的情绪健康应包括以下内容:(1) 愉快情绪多于不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 朝气,满怀信心,善于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希望;(2) 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使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需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 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3) 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反应的强度和引起这种情绪的情境相符合3、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1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 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 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行,而不是顽固执拗、言行冲动、行动盲 目、轻率鲁莽,或害怕困难、意志薄弱、优柔寡断。

4、人格完整人格在心理学上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整就是指有健 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大学生人格完整 的主要标志是:(1) 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2) 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3) 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5、 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是在与现实环 境、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一个心理健康 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应比较接近现实,有“自知之明” O对自己的优点感到 欣慰,但又不至于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善 于正确的“自我接受” O6、 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大学生也同样离不开与人打交道 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伺 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表现为:(1)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2) 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3) 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4) 宽以待人,乐于助人;(5) 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6) 交往动机端正。

7、适应能力强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 确的认识,思想和行动都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当 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能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和社 会的协调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是妄自尊大,一意孤行,与社会需要背 道而驰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心理行为模式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和角色相应的心理行 为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感活跃,与之相适应,行 为上应该表现为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生龙活虎、反应敏捷、勇于探索、勤学 好问如果出现那种所谓的“少年老成”、萎靡不振、喜怒无常,或过于幼稚、 过于依赖等现象,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总之,若经常严重的偏离这些心理 行为特征,则有可能是心理异常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七1=1:经典的标准(1) 充分的安全感(2)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 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压力的调节什么是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 出来。

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总的来说有社会、 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 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分类:(1)生物性压力源: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⑵精神性压力源: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不良个性心理特点(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纯社会的;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调节的方法:1. 时间遗忘法有人说过,时间是最好的解药,当我们出现情感问题与心理压力时,随着时间的逝去,积极的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 念,那么,痛苦的经历将不再会影响你的未来2. 音乐放松法音乐心理治疗早就指出,音乐与声音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他人的赞扬声、指责声、议论声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优美的轻音乐可以调整我们的情 绪与心理压力,让我们的心灵放松下来,享受被音乐包围的美妙感觉3. 自信激励法 心理暗示的作用大到你自己都无法想象多鼓励自己,能让自己更好的自信与振作起来只要你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最可以依赖的,是无所不能的, 那么,你就真的可以做到无所不能[=14 .顺其自然法顺其自然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但是,它的效果也是最显著 的。

当你能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那么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还有什么心 理压力不能放松呢?5.淡化功利法现在的价值观,可以说是一个功利价值观,很多人都是为了功利而在努力奋斗着适当的功利并没有坏处,但是过度的话,就会让我们的心理压力 很大建立合理的、客观的自我期望值,奋斗目标要合理,有时做事可往最坏 处着想,但向最好处努力6.更新环境法,三压力太大时,不防换一个环境,也许换一个环境,就能让你换一个心 情,换一个状态!在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例如室外观景、室 内养花、对美好事物的想像等7 .换位思考法认知心理学认为,并不是刺激引起我们的心理反应,而是我们对刺激的看法引起我们的心理反应也就是说,你的心理压力并不是现实的刺激所引 起的,而是你对现实刺激的看法所引起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认知去看待问题, 也许在你眼中那些不公平的事情、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就会 豁然开朗,一笑而过!情绪情绪是什么?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情绪有20种以上的定义,尽管它们各不相同,但都承认情绪是由以下三种成份组成的:1 .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

2.情绪涉及有意 识的体验3.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由于情绪与情 感表现表达极易混淆,所以在情绪定义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辩论争议的重要 方面情绪被描述为针对内部或外部的重要事件所产生的突发反应,一个主体 对同一种事件总是有同样的反应情绪持续时间很短,产生的情绪包含语言、 生理、行为和神经机制互相协调的一组反应人类的情绪也来自生物性能,特 别是在演化中被强化因为情绪可以为一些远古人类常常面临的问题提供简单 解决方法容易和情绪混淆的概念有:感觉:个人对情绪的主观认识,更私人化, 因人而异 心情:主体所处在的感情状态,比“情绪”延续时间长,感情波 动不如“情绪”强烈 情感:一个笼统概念,有时包括情绪、感觉和心情, 有时可以专指“情绪”情绪的构成情绪既是主观感受,又是客观生理反应,具有目的性,也是一种社会表达情绪是多元的、复杂的综合事件情绪构成理论认为,在情绪发生的时候,有 五个基本元素必须在短时间内协调、同步地进行认知评估:注意到外界发生的事件(或人物),认知系统自动评估这件事的感情色彩,因而触发接下来的情绪反应身体反应:情绪的生理构成,身体自动反应,使主体适应这一突发状况(例如:意识到死亡无法挽回,宠物的主人神经系统觉醒度降低,全身乏力,心跳 频率变慢)。

感受:人们体验到的主观感情(例如:在宠物死亡后,主人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一系列反应,主观意识察觉到这些变化,把这些反应统称为“悲伤”)表达:面部和声音变化表现出这个人的情绪,这是为了向周围的人传达情绪主体对一件事的看法和他的行动意向(例如:看到宠物死亡,主人紧皱眉头, 嘴角向下,哭泣)对情绪的表达既有人类共通的成分,也有各地独有的成分行动的倾向:情绪会产生动机(例如:悲伤的时候希望找人倾诉,愤怒的时候会做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情绪是由以下四种成份组成的:1、情绪涉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情绪的表达形式2、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这可能跟实际行为相联系3、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4、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一般表现:积极情绪表现为:和别人握手时,要表现出热情,诚恳,可信和自信谈话时,要轻松自如,不吞吞吐吐,慌慌张张,没有相互敌视和防范的心理和行 为消极情绪表现为:初次见面时被动握手接触时距离保持过远不太注意 倾听对方的谈话,在对方说话时心不在焉地干一些别的事会话时,相互猜疑, 防范多于理解和谅解产生过程从古希腊至今,历代思想家都试图在理论上解释情绪的产生当代情绪理论多注重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很多独立的理论并不互相排斥,大多数研究人 员乐于采纳多种视角,融合各种理论。

引起争议的问题主要是认知判断对产生 情绪有多重要,特别是和身体反应等其他方面比较情绪特性:整体性、过程性、个体差异性 表达层次:生理表达、外部表达:(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心里表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态度和情绪: 态度和情绪有相似点,但是二者之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化表现的,主要反映 在很多方面的因素,这种因素也是体现出其中差异化的表现的情绪可以看作 是短期态度的体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