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方案10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249089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方案10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坑支护方案10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坑支护方案10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坑支护方案10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坑支护方案10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方案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方案10(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工程概况2场地建筑环境及地质条件第二部分设计方案编制依据降水设计方案支护设计方案基坑土方开挖设计施工监测应急方案11第三部分计算书-13 -第四部分图纸-14 -1、总平面布置图2、基坑监测点布置图3、基坑排桩支护立面及剖面图4、基坑土钉墙支护立面及剖面图5、桩间土支护立面及剖面图6、截水沟结构图7、降水井及沉砂池结构图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1工程概况成都市新都区兴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新都区新都镇桂林村二社新建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工程。该工程由成都市新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各拟建筑物情况如下表:各拟建物工程情况表顺序建

2、(构)筑物名称设计地坪标高(m)层数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基础砌置 标高(m)单位荷重KN/n?、柱室外室内I办公楼486.50487.259/-I框架筏板、独立基础+抗水板6.0160、75502实验楼486.50487.254/-1框架独立基础+抗水板-6.065003门卫486.50486.801框架独立基础-1.55004机房486.50486.801框架独立基础-1.55005污水处理站486.50486.801框架独立基础-4.05006纯地下室-1独立基础+抗水板-6.020002场地建筑环境及地质条件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场地位于成都山新都I乂新都镇桂林村二社境内。场地为旧房拆除地

3、及耕作地,地势较平坦,钻孔孔口地面高程相对高差为l.25m。注:勘探点孔口高程引至1985国家=1 1-1高程基准,钻孔孔口地面最小高程为484.50m,最大高程为485. 75m。地貌单元属成都冲积平原沱江水系一级阶地。阶面上的堆积物由第四系的冲积物构成,据钻探资料,厚度达30余基底为白垩系棕红色砂、泥岩。2. 2地层结构场地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耕土层(QF)、填土层(QL),以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Q?1),基底为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砂泥岩。根据土层颗粒级配及物理力学性质,新都区疾控中心迁建工程基坑降水、支护设计方案 又分为若干分层或亚层,各地基土层的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其

4、岩土性特征自 上而下分述如下:(1) 耕土(QF):灰色、暗灰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含大量植物根,结构松散。 分布于场地大部分地段的上部,钻孔揭示厚度0.5-0. 8 mo(2) 素填土(QL ):灰色。成分以粘性土、粉土构成,偶见碎砖、瓦片,自重固 结作用已基本完成,结构松散、稍密,稍湿。主要分布于场地的东北部,钻孔揭示厚 度0. 9-4. Imo堆填时间达数十年之久。(3) 粉质粘土(Q;):灰黄-褐黄色。可塑状。由粘粒及少量粉、细砂粒构成,含 少量褐色铁镒质氧化物斑点。无摇震反应,干强度及韧性均较高。分布于场地内大部分 地段,钻孔揭示厚度0.72.3m o(4) 粉土 (Q;11):黄灰

5、、灰黄色。稍湿,稍密。由粉粒及少量粘粒、细砂粒组成。 局部含粉细砂团块或条带。摇震反应中等,韧性低。分布于场地内大部分地段,钻孔揭 示厚度0.82.6m o(5) 细砂土(Q:):灰色。砂粒成分见石英、长石、云母碎屑及少量暗色矿物。松散、稍湿。在场地透镜状断续分布于卵石土层之上及其中,钻孔揭示厚度0.42.7血(6) 卵石 (Q4al):黄灰、浅灰色。卵石粒径515cm (中下部见含粒径20cm以上 的漂石),多呈亚圆状,以微风化为主,极个别处于中等-强风化状态,其含量50%。 卵石成分以石英岩、闪长岩、花岗岩为主,含少许脉石英等;填充物以细、细砂为主, 局部含少量粘粒、粉粒及砾石等,总含量5

6、0%o稍湿、饱和。该层在拟建场地内广泛分 布,其顶板在勘察时的天然地坪下埋深2. 25. 5m (标高482. 50479. 30m),起伏较大。 在勘察控制卵石层的厚度范围内,根据卵石与填充物彼此间成份、粒径大小、含量多少、 分布特征及超重型(NU动力触探测试结果等,按其密实度又将卵石层分为四个亚层:%1 松散卵石土 (瞄4):卵石含量5055%,粒径多为58cm,排列混乱,彼此 不接触,钻进容易。在场地内分布不连续,呈透镜状分布于卵石层顶部或卵石层中,局 部见含薄层状或透镜状细砂。%1 稍密卵石土 (4VN|2W7):卵石含量5560%,粒径多为512cm,排列较混乱, 一般不接触,钻进较

7、容易。多呈透镜状分布于卵石层的上、中部。%1 中密卵石土 (7VN回W10):卵石含量6070%,粒径多为5、15cm, 一般呈交 错排列,彼此间多接触,钻进较困难。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分布于卵石层中、下部。%1 密实卵石土(船10):卵石含量70%,粒径多为6V 15cm (偶见20ce的 漂石),交错排列,彼此间接触,钻进困难。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层状分布于卵石层 中、下部。场地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微腐蚀性。2.3水文地质条件2. 3.1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砂土及卵石土层中的孔隙潜水,由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 给,经地下径流及地面蒸发排泄。耕土、填土

8、及粉土为弱透水层;粉质粘土属隔水层, 砂土及卵石土属强透水层及含水层,水位随节性变化较大。丰水期时地下水略具承压性。 勘察时为地下水丰水期末期,初见水位在砂层或卵石土层上部,实测地下水静止水位标 高约为482. 20m,本区地下水位年变幅约为2. 0 m。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区丰水期为69月份,枯水期为13月,其余月份为平水期。据了解近年在正常条件下, 最高地下水静止水位约为484.50m (抗浮设防水位)。防水水位建议采用拟建筑物室外 地坪以上0. 5mo含水层的渗透性,据新都地区施工和收集的供水、降水井抽水试验资料,含水层渗 透系数(K)取20m/do2. 3. 3地下水水质类型及腐蚀

9、性场地内的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第二部分设计方案1编制依据(1) 新都区疾控中心总平面图(甲供);(2) 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成都市新都城建勘察测绘有限公司)(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4) 锚杆喷射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5) 基坑土钉支护规程(CECS96-97);(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8)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9)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

10、258-97);(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15) 成都市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管理办法成建委发2009494号;(16) 建筑辿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2降水设计方案2.1降水计算2.1.1降水技术要求根据地下室的基坑开挖深度,考虑到集水坑、电梯井施工需要,确定本工程的降 水技术要求将地下水位降

11、至自然地坪9. Oni以下。2. 1.2降水设计采用管井降水方法。2. 1. 2. 1参数取值(1) 地下水位(d):取2叫(2) 含水层厚度(H):取10m;(3) 含水层渗透系数(K):取20m/do(4) 降水井降深(S):取珈;(5) 基坑引用半径(ro) : ro= VF/ ji = V4480/3. 14=37. 8m(6) 单井影响半径:Ro=2S 712X8/ 10X20 = 226. 3m(7) 大井有效影响半径R = Ro+ro = 264. lm02. 1.2. 2 计算a.基坑总出水量(Q)计算按大井法公式,基坑总出水量(Q):1. 366K(2H-S)S 1. 366

12、X20(2X10-8) X82622. 7Q =LgR/rolg264. l-lg37.80.84二3122. 3m7db.单井出水量(q):q=(lr/a , ) X24 = 7X 150X24/70 = 360m7d式中:r 一过滤器半径(rn)T 一过滤器井水部分分段长度(m)K 一含水层渗透系数(m/d)管井数(n)确定Q3122.3n=XI. 1=XI. 1 = 10 口(实际布井 10 )q360(3) 降水方案论证群井降水时,降水管井单井干扰出水量(Q):1.366K(2H-S)S 1.366X20(2X10-8)X82622.7Q=二LgR-lgnrr;1lg264. l,o-

13、lgl0X0. 15X37.8y9.82=267. Im7dQ q,说明管井参数设计合理。基坑中心点降深计算:S=H VH-Q(lgR-lgr0)/1.366K =10- V 10-3122. 3(lg264. l-lg37. 8)/1. 366X20=8. Im满足降水要求。2. 1.2.3计算结果设计结果:本工程共布置降水井10 ,井深20m,井间距30m左右,布置在基坑开挖线外2m左右。2. 2降水对相邻建筑物影响评价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基土自重应力增加,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但这种变形 应具备的条件的是基底以下有较厚的常处于自然水位以下的可压缩性土。拟建物将采用天然地基作为地基持力层

14、,其为中低压缩性土,不会因为地下水位 的升降而对建筑物产生影响。对于基坑工程及周围市政设施有一定影响,但由于采取了 窗式泄水、反滤层及明排等措施,发生流砂等不利现象的可能性较小,不会对基坑工程 产生不利后果,但在降(抽)水过程中必须按规定进行监测。3支护设计方案3.1周边环境该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北面及东面约为自然地面下5.7m,南面约为自然地面下6.6m, 西面约为自然地面下6.5m,场地四周均为空地,南面部分与已有一层建筑距离较近,最 近距离约为8.5m,该基坑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r0=1.0o3. 2护壁方案设计3. 2.1基坑支护设计概述根据新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及设计图纸,本工程基坑护壁分5段进行支护,基坑支护设计参数参照地勘报告确定,设计参数见表3. 2.1.U设计参数表表3. 2. 1. 1岩土参数岩土名鬲;重度r(KN/m3)凝聚力C(KPa)内摩擦 角(度)压缩模 量Es(MPa)变形模量Eo(MPa)承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