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小学戏剧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8.50KB
约16页
文档ID:206231527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小学戏剧校本课程开发方案_第1页
1/16

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小学戏剧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周亚益课程名称:戏剧校本课程开发学‘清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表现欲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强烈, 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需要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张扬个性的平台 特别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进一步凸显的情况下,他们对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课本剧表演、英语 教学中的情境会话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参与能力进一步增强,表 演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学校成立学生话剧团,巳连续成功举办四届 校园戏剧节的大环境下,学生对戏剧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 的戏剧知识,对戏剧这种独具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思想性、 教育性的综合艺术的喜爱程度日益加深,为我们进行戏剧校本课程 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较为扎实地掌握学科及有关戏剧知识;引 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的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 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课为呈资源:1、校内资源:一支热爱戏剧且有一定学生戏剧创作及教学能力的 教师队伍;一大批喜爱戏剧表演的学生;学校学生话剧团及海风戏 剧社。

2、校外资源: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南山区文联;南山区教育局艺 体教研室;曾经或正在从事戏剧表演及创作的家长;从事少儿戏剧 表演培训的校外员主要教学方法:讲座、观摩、排练、演出教学环境准备:一间较为现代化的戏剧活动室(电脑、电视、DVD、墙镜)学期总课时:14周评价方式:1、 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实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教师及家长评价以及实现自我的反思一体化的学生活动表现评价体系学生成果 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汇报演出等形式展出,记入学生成长档案2、 教师评价:专家指导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会同教务处、教科室通过不 定期参与活动开发、观摩教学活动、查阅教师教案及教学反思、调查访问学生、 观摩演出活动等形式,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教学安排:第一周:教学内容:戏剧的初步认识学T青分析:学生虽然平时在电视、剧院里看过少儿戏剧,对戏剧有了一定的认 识,但是这种认识是感性的、肤浅的对于戏剧的分类、表现手段、角色定位等 还没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清晰的概念因此,我们将以大量的戏剧片段观摩为主, 让学生初步认识戏剧课程资源:学校影相资料 网络下载教学方法:观摩讨论教学过程:环节一:播放戏剧资料片段,学生欣赏。

环节二:根据以上片段,结合网络查阅的资料,学生讨论:戏剧怎样分类?按戏剧表现的时代分:古装剧 现代剧按戏剧起源的地域分:京剧 黄梅戏 越剧 粤剧 豫剧 川剧 楚剧…… 按戏剧表现的手法分:戏曲 话剧按戏剧的欣赏对象分:成人剧儿童剧环节三:以儿童话剧为重点研究对象,讨论: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人物形象, 表达故事思想,儿童话剧是怎样来表现的?以人物对话、神态、动作、肢体为主要表现手段,以人物服饰、化妆、舞台 效果(道具、灯光、音响、背景)为辅助表现手段环节四:播放第二届海风戏剧节演出剧目《西门豹》,看后讨论:该剧中哪些是主角? 哪些是配角?主角:西门豹 巫婆 官绅头目 老奶奶 (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起主要作 用)配角:众官绅 老百姓 士兵 (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起辅助作用)环节五:学生欣赏《西门豹》全剧第二周:教学内容:人物对白训练(一)学if分析:在话剧表演中,人物对白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突出人物形象,表达故事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语言 的轻重、缓急、停顿、语气……在学生没有把握人物形象,没有揣 摩人物心理的情况下,是不能把台词说好的教学目标:通过语感训练,帮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课木早资源:第一届海风戏剧节剧目《狐狸和乌鸦》;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导演教学方法:观摩讨论练习教学过程:环节一:播放《狐狸和乌鸦》,学生欣赏环节二:学生讨论:狐狸和乌鸦各代表了怎样的形象?狐狸:狡猾、诡计多端乌鸦:虚荣心强、愚蠢环节三:师生共同分析:随着剧情发展,狐狸和乌鸦的心理变化过程环节四:下发剧本片段,学生分组练习人物对白,教师、导演巡视环节五:教师和儿艺导演示范台词对白环节六:学生再次练习,全班分组汇报表演环节七:学生根据表演自评互评,教师总结第三周:教学内容:人物对白训练(二)学情分析:通过上一周的训练,学生目经明确了说好台词对于完成戏剧演出的 重要性,并且台词表现技巧和表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经历了一个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无方法到有方法的过程完成本周的教学任 务难度就降低了不少教学目标:进一步通过分析、揣摩人物心理,使学生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提高 戏剧表演中人物语言的感染力课木早资源:第二届海风戏剧节演出剧目《陶罐和铁罐》;学生苏子淳的奶奶(南 京话剧团退休演员)教学方法:观摩讨论练习教学过程:环节一:播放《陶罐和铁罐》,学生欣赏环节二:学生讨论:陶罐和铁罐各代表了怎样的形象?随着剧情发展人物心理是怎 样变化的?环节三:下发剧本片段,学生分组分段练习人物对白,教师、家长巡视。

环节四:教师和家长示范台词对白环节五:学生分段汇报台词对白,教师、家长适时指导环节六:学生台词对白表演环节七: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评奖第四周教学内容:人物对白训练(三)学情分析:上两周的对白训练主要是在两位剧中人之间展开的,本周巳扩大到 四到五人,学习难度提高了,但只要掌握了 “要说好台词,首先须 分析人物心理”的方法,是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目标:进一步通过分析、揣摩人物心理,使学生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提高 戏剧表演中人物语言的感染力课木呈资源:第三届海风戏剧节剧目《新丑小鸭》;校海韵少儿艺术团胡导演教学方法:观摩讨论示范练习教学过程:环节一:播放《新丑小鸭》,学生欣赏环节二:学生讨论:丑小鸭、小花狗、大公鸡、鸭姐姐、老奶奶各代表了怎样的形 象?随着剧情发展人物心理是怎样变化的?环节三:下发剧本,学生分组练习人物对白,教师、胡导演巡视并寻找小帮手环节四:教师和胡导演及小帮手示范台词对白环节五:分角色汇报台词对白,教师、导演适时指导,学生再次练习环节六:学生台词对白表演,在自评互评基础上提高环节七:评价评奖,教师总结第五周:教学内容:人物表情训练学情分析:神态是人物语言对白的伴生物,虽然学生与生俱来就有喜怒哀乐,但在戏剧特定的故事情节中,学生还不能用神态辅助对白、表现人 物形象。

在教学中可能出现表情僵硬、不自然或神态表演不到位的 情况教学目标:通过人物表情训练,使学生明白戏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舞台上 人物神态可以适度夸张的道理,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运用适度夸 张的神态辅助人物对白,推动情节发展课程资源:学生日常生活情境教学方法:观摩摩仿练习比赛教学过程:环节一:播放生活剧《考试之后》,学生观摩环节二:学生讨论:以上剧目中有哪些人物神态?喜:考得好的学生交头接耳,喜形于色哀:考得不好的学生垂头丧气,个别学生埋头哭泣怒:有学生嘲笑考得不好的同学,引发争论其它神态:思索、安慰、严肃、惊讶、惋惜……环节三:学生对照屯视,分小组练习,互学互评环节四:集中练习,集中指导笑:微笑、大笑、偷偷地笑、害羞地笑、抿着嘴笑、嘲笑、狡猾地笑•…悲:垂头丧气、愁眉不展 偷偷拭泪、嚎啕大哭、悲伤欲绝……怒:瞪眼、咬牙、强忍怒火、怒气冲天、敢怒不敢言……其他神态:凝神思索、同情、叹息、撇嘴、阴险、胆怯、急切……环节五:学生分组,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编一段故事(至少用上六种神态)排练环节六:学生汇报表演后评价得失,教师为评选出的优秀表演者颁奖第六周:教学内容:人物动作训练学情分析:戏剧特定的故事情节和其特定的表演场所,决定了表演者的舞台动 作必须是虚化的。

这些虚化的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而言有 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通过动作训练,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动作的虚化并较为熟练地掌握常 见虚化动作,打好基本功,为以后的戏剧演出奠定基础课程资源:学生日常生活情境教学方法:讲解摹仿练习教学过程:环节一:教师设计并出示以下生活场景:1、 小明上学推升门进教室;2、 小明犯了大错,爸爸生气地打了他一巳掌;3、 刚踢球回来的小明端起茶杯喝水,并揩了揩嘴;4、 小明搬起一块大石头放下来,淌水过河;5、 骑马环节二:学生试着表现以上场景,同学互评环节三:教师讲解:动作的虚化舞台特定的演出环境,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房子、马匹、运动场等搬上舞台 那么与之有关的动作就必须通过虚拟处理表现出来,这就是动作的虚化环节四:播放虚化动作,学生摩仿,教师分解动作示范传授,学生练习环节五:根据口常生活经验,分组编一组虚化动作,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排练环节六:汇报表演,评价评奖第七周:教学内容:肢体训练学清分析:学生的高矮胖瘦是与生俱来的,但其舞台气质却是后天形成的经 过形体(如模特、武术)训练的学生,其舞台气质明显要好于未经 训练的而学生的肢体语言训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学目标:通过肢体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舞台气质。

课为呈资丸京:学校形体教师 形体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讲解分组练习教学过程:环节一:准备活动环节二:模特步及姿态训练环节三:台步练习环节四:分组练习:女同学练习压腿、踢腿、下腰、劈叉;男同学练习压腿、踢腿、 官步、圆场环节五:学生谈谈训练感受,教师总结评价第八周:教学内容:戏剧的创编学情分析:戏剧的创编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其一是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有 限,创编素材不丰富;其二是学生对剧本的格式不了解;其三是受 学生写作水平的制约但从以往几届戏剧班毕业的学生情况看,学 生创编剧本也不是不可能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剧本的格式、包含的因素,能进行简单的生活剧片 段创作课程资源:学校巳出版的前四届戏剧节剧本 部分学生创作的剧本教学方法:讲解讨论练习教学过程:环节一:下发复印的剧本,学生阅读环节二讨论:一个成型的剧本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故事情节简介;剧中人物;道具;场景提示;剧本正文环节三:教师讲解剧木创编的格式环节四:教师提示生活情景,学生创编短剧生活情景提示: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加班去了,张琪一人在家做作业,这时门铃响了……环节五:把自己创编的剧本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环节六:学生对创作的剧本及表演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总结。

第九周:教学内容:生活情境短剧表演(一)学‘i青分析:学生对情境短剧排练演出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强通过前几周的教学,学生巳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完成本周教学内容,难度应该不大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明白主角配角对于完成戏剧的演出同样重要 的道理;系统复习戏剧基本功,为话剧表演作准备课程资源:学校拍摄的学生生活情境短剧 校外员教学方法:观摩示范练习教学过程:环节一:学生观看学校拍摄的学生生活情境短剧《一包纸巾》、《一对好朋友》环节二:教师提示本次生活情境短剧《同学之间》内容:宝玲和程翔是同桌,一次 自习课上,宝玲不小心把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