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基础题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6218811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基础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基础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基础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基础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基础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基础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基础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球雅思学科教师辅导教案讲义编号:组长签字:签字日期:学员编号:学员姓名:高海琛年 级:七年级辅导科目:语文课时数:3课时 学科教师:张冉授课主题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及主要内容的概括教学目的1、记叙文的阅读应在掌握了文体知识和阅读方法的前提下进行整体感知。2、在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读出个人的主观感悟。授课日期及时段2013/8/313:0015:00教学内 容一、本周错题讲解二、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二)生字词复习 谋(m6u)死ml(ydn)鼠切切(qi仓)察察(chd)絮(x(i)说 顺顺流流 辟(pi)头 茯(chdng)涪(wu)震悚(song)干戚 懿(yi)皋(goo)骇(ha

2、i)掳(1U)疮(chuang)疤(bd)诘(jiQ)问渴慕(mu)疏懒 霹(pi)雳(li)孤孀(shudng)差(chai)使 狼籍 簌簌(si)典质 惨淡 赋闲 勾留迂(yii)蹒(pdn)跚(shan)拭(shi)擦 颓(tui)唐触目伤怀琐屑 情郁(yti)于中 交卸(xie)凹|(dang)尴(gdn)尬(go)烦躁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杨绛(jiang)塌(td)败 低(yil)翳(yi)记叙文的知识点复习 近儿年金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无一不有对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可见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纵观这些试题,从选材看,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贴近生活,易于理解。材料更关注人的情感世界,

3、大多是选择反映亲情、友情,给予人生启迪的内容。从试题类型设置看,一般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其中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多,着眼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命题规律:从命题规律来看,主要进行如下儿个方面的考查:1、对记叙文要素、顺序、详略的分析理解。2、对文章、层意、段意的概括。3、对文章、段落的结构分析4、对文中表达方式的辨别与理解。5、对词语的意思、含义、表达作用的品析。6、对句了的意思、含义、表达作用的品析。7、对文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8、对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欣赏。9、感受人物,分析事件,领会主旨。10、进行与文章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述。这些是记叙文阅读命题的最为常见最为基

4、础的角度,儿乎所有的题型创新都不能离开这些 角度,所以这也是记叙文阅读复习的基本内容。记叙文的阅读复习,首先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 把握其文体特征,进而学习解题的思路与技巧。一、识记、理解记叙文体常识1、概念作者主要运用记叙、描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叙事、写人、写景状物,表现人物思 想性格和道德风尚、揭示人生哲理和社会本质、反映自然规律等所作的文章。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4、角度:直接(正面)、间接(侧面)。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6、段落层次。7、中心思想。8、描写对象: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9、描写方法:

5、外貌(肖像)、语言(对话、独白)、神态(神情)、动作(行动)、心理。10、记叙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11、剪裁:详写、略写。二、阅读方法与技巧(-)理解概念1、表达方式 主要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渗透其中。记叙: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揭示事理,反映人物思想性格。描写:体现在人物或环境的描摹中,表现人物形象、渲染气氛、衬托情感、推动情节发展。抒情:体现在叙事过程中,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感悟、体验而表达出的喜、怒、哀、 愁等爱憎感情,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之别。说明: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个别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使记叙内容更详尽充实。议论:体现在叙事过程中,对人物形象、事件所内含的

6、意义进行哲理性分析表述,深化文 章主题。2、记叙范围:主要是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社会面貌。3、记叙主题:主要包括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风尚、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社会本质意 义。(-)辨析要素、人称、角度、顺序、线索。1、要素通常在行文中直接找出或从文中找出关键字词归纳概括。时间、地点文中表示具体时空的词句。人物一般把握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及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事件的起因在掌握主要事件的基础上以“为什么发生这件事”示问解答。事件的经过一般是主要事件的具体化,以“发生了什么事”示问解答。事件的结果 事件的结束,以“这件事最后怎么样”示问解答。2、角度 站在作者或文章内容中出现的人物的方

7、位上予以辨析。直接(正面)直入正题,以当事人的身份描述人物或事件。间接(侧面)以第三者的身份对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3、顺序按照叙事的先后过程,予以确定。顺叙 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一一直叙,先始后终的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倒叙以回忆的形式,先叙述发生过的时间或事件的结果,然后承接上文,再叙述正在发生的事件或事件的起因。插叙 在顺叙事件的过程中,中间插入与正文事件密切相关的内容,对正文内容作出必要的 补充。4、线索行文中,串联起各个事件或贯穿全文始终的事物或作者的情感。物线 在文中多次提及或重复出现的事物。情线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及其变化。(三)掌握方法,灵活运用。1、快速阅读全文,大致

8、把握文章内容。2、审清文题,明确所问。3、回顾所学,正确解答。4、辨清题型,文章答案文章找。可找答案的题型有:记叙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要素;照应内容;指代内容。只要对 照题目从文中找出相应词旬即可。5、紧扣中心,深入理解,归纳概括。%1 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分析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1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记叙文的中心要特别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开头、结尾的文字往往能够点明 文章的中心或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意义,从表达方式上看多是抒情和议论的句段。另外, 记叙文中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过渡段绝大多数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

9、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往往既是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主要内容,乂是对下文的提示。归纳中心意思的主要格式是:本文记叙了(对所写人或事件内容的概括),表现了(歌 颂了或揭示了)(指事件意义、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等)。三、例题讲解记叙文讲解内容概括、中心主旨一考查内容概括概括全文内容点拨:首先明确文章主要表现的人物,有时还必须点明特定环境或特定背景,接着抓住与 中心相关的关键情节,最后再加上事件的结果。思路一般为:谁在怎样的背景下,有怎样的举 动,导致了怎样的结果。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歌,一条无尽的路王宗仁这次重返高原,我心力太重,都因为一首歌。生命有各种无奈,人都应该顽强地活着,要执著地追求。我总以为

10、在这个氧气只有内地一半 的世界屋脊上,说句话都喘得像失去脚跟似的站不稳,唱歌?不敢想。即使想吧,谁能唱出一颗心?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却是这些脸庞被紫外线照射得紫红泛黑的五大三粗的战士唱的一首歌, 把我的五脏六腑搅得翻江倒海。那歌是一条无尽的路,一半含着寂寞和思念,一半含着血与泪。今天的酸楚在这歌的音符中, 明天的黎明在这歌的余音里。在高原的军营里不管谁唱起这首歌,都是以泪洗面,情动昆仑。那是足以使我支撑一生的歌声,让我甩掉了许多虚幻的梦想。我在高原所有的感觉都是从这支歌开始的,乂从这支歌结束。我坚信数年乃至数十年以后, 风吹长空,闪电驰过,我耳畔仍会有这歌声儿当兵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

11、看见 的月亮/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报国的好地方儿当兵当到多远多远的地方/儿的眼望不见娘炕头的灯光/儿知道娘在三月花里把儿望/娘可 知儿在六月雪里把娘想/寄上一张西部的雕像/让娘记住儿现在的模样我的眼前交替出现着两幅画面:在冰山雪岭间守卫国门的士兵和手扶家门思念儿子的母亲。 高原军人同样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骨肉,他们有本该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有妻室儿女。但是, 他们最思念的是母亲。母亲娘,这是一个脸上刻满皱纹饱经沧桑但却使人青春焕发的形象; 这是一支白唱不厌永远都不过时的歌;这是一个走到天涯海角都牵动着儿心的情结。我终于明白了这首题为西部好儿郎的歌为什么在高原军营里流传这么广

12、。战士们被暴风 雪围困在山上吃冰咽雪的时候,围着篝火唱;在国境线上单独执勤时,咀嚼着单调枯燥的日子 唱;在被可恶的高山病折磨得死去活来时,望着天边遥远的星辰唱。爱在荒原入土,情在雪山闪烁。他们投入地唱了一遍乂一遍:儿当兵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唱歌的是黑脸大汉郭和全营长,三十岁刚挂零,可看上去皮肉粗糙,胡子拉茬,要比实际年 龄大多了。此刻这位营长不在军营里呆着,却孤身一人出来顶着燥热的口头跪在唐古拉山中的 一个山坡上,三叩首,两作揖,泪流满面。他在敬哪路山神?不,他在祭父。他的面前放着三碗特地做的高原风味饭菜:手抓羊肉、凉拌野葱、酥油茶。他举起酒杯,遥 对家乡四川的方向,泪水涟涟地说:“爸,不孝之子和

13、奎向您请罪。在您病重时,儿没有给您 送一口水,端一碗饭,喂一片药。今天是您走后的第三天,儿在遥远的西北高原上为您送行, 愿您在天之灵,尝尝儿亲手做的这些饭菜一一”温酒洒在了雪山上,郭和奎放声号哭。父亲于三天前因患胃癌病逝,家里曾连发三封电报催他回家,奄奄一息的父亲不见儿面咽不 下最后一口气。尽管郭和奎已经三年未回家了,也难以满足父亲这情理之中的要求。世界屋脊上这个军营的天地由他撑着,执勤任务压在肩,他追日赶月地忙还觉得时间少,哪能匀出探望 父亲的空儿?父亲等不来儿子终于去了,他是睁着眼睛走的。后来,和奎得知,老人那双眼睛 一直闭不了,入殓前母亲给他揉了乂揉就是不合郭和奎是个负债者,他欠父亲的情

14、太多了,脚下的冻土地因而显得沉重。现在,这三种风味 饭菜就能抵还得清吗?雪山上,郭和奎的哭声撞击着冰冷的雪峰,撞击着过路人的心!(选自散文白家)1.感知全文,完成填空。(1)本文以为线索,记叙了的感人事迹,抒发了的情感。答案:一支名为西部好儿郎的歌;以郭和奎营长为代表的高原军人为守护祖国边疆舍 小家,献青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应注意要点,如人物、事情经过、有时还要强调起因和结果。这里应 根据需要,概括出“感人事迹”,要强调起因与主要事件。概括段落内容点拨:要概括全文叙述的儿件事,应根据题干的概括要求,按顺序将叙述同一件事的段落 进行合并并归纳。关注不同环境、背景、人物和结果看望十六岁夏天,家里

15、收到一份电报,我接过一看,是乡下来的。电报上说,舅妈病重,住在 芜湖医院。我告诉了外婆,外婆说,这怎么办?我说,我去芜湖看她吧!我十三岁时己经独自去过很远的老家,所以妈妈和外婆都不担心我。那时的船票是要提前买的,我没有船票,可是我不想等到明天后天再去,就带了两件衣服 和妈妈给我的钱,直接乘车去十六铺码头。我竟然很顺利地就买到了当天晚上的四等舱船票, 上了船,开始了探望舅妈的故事。我如果告诉你,电报上根本没有说舅妈住在芜湖的哪个医院,你也许会觉得有点好玩。如果我接着告诉你,我问外婆和妈妈,舅妈叫什么名字,她们竟然互相问,咦,她叫什么 名字?她们都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她们都只是叫她大嫂,那么你是不是觉得有点滑稽,而且 有点荒唐。可是事情的确就是这样好玩,滑稽,荒唐。我第二天夜里到芜湖。我熟悉芜湖的中山码头。外婆带我和妹妹乘过很多次船,外婆称作大轮,从上海十六铺码头到芜湖中山码头。我没有住旅馆,在码头上逛来逛去,也到侯船室坐 坐,等到天亮。我不知道芜湖有多少个医院。也不知道从这个医院到那个医院可以坐儿路公共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