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安、光大看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管控一、平安、光大的金融混业经营状况金融业分为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现基本是分业经营,混业就是他们之间可以互相 涉足,比如银行可以投资股票等分业和混业各有利弊,分业业务单一,但是可以有效防范 风险,混业可以增加业务量、利润和竞争优势,但会产生连带风险,造成整个金融行业的连 锁反应,相继受到影响平安集团自1988年成立以来,用了 19年的时间,搭建了我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融 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1988年,平安成立,最初只开办财产保险业务•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1996年,平安证券公司、平安信托公司和平安海外控股公司成立• 2002年,成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平安养老保险公司成立;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 2005年,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平安健康险公司成立平•安集团组织架构图股东大会监事会集团执行委员会管理委员会JI子公司经营层 职能部门产险公司寿险公司信托公司养老保险公司健康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海外控股公司I证券公司J平安银行J此外,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下属的22家全资子公司、6家控股公司、5家上市公司、 3个境外代表机构的经营也已经涉及到了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实业等全方位业 务。
二、我国发展金融混业经营的必要性1、 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实行混业经营我国自1993年以来,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商业银行主要从事 信贷业务和其他服务性中间业务,银行提供的金融商品少,盈利渠道单一,不允许金融资本 和产业资本相互直接投资,金融资本的规模扩张被制约,也降低了资金配置效率金融混业经营可以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可以更方便地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是金融 业的发展方向但是,混业经营是需要一些前提条件的,否则便会造成金融、经济的混乱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动力源于商业银行,这主要基于两点:从金融分业经营的实践看,分业经营模式不但没有降低系统性风险,反而使金融风险 进一步加大我国金融运行状况显示,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 业、保险业的业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金融业的风险实际是更加集中和扩 大,在效益普遍低下的国有企业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服务对象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利 润被限制在一个狭隘的空间内,成为名副其实的“窄银行”,银行的风险实际上更加集中和 扩大了多样化的业务具有内在平衡特征,可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银行的利润收入,分散金 融风险,而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分 别处于无差异经营和无差异竞争的状态,包括机构发展和市场定位在内,还没有形成一•种有 层次、有分工、有竞争、有合作的归性发展格局,对金融业资源的总量利用造成了极大浪费从金融的发展轨迹来看,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开发和需求的创造将使证券 市场的功能日趋凸显,而银行的作用则趋于萎缩客户对金融商品需求的多样化,促使金融 业改变陈旧的经营理念银行业早在几年前已从卖方市场进入了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在买 方市场内,客户的需求对金融业而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客户对金融商品的需求是 多种多样的,而旦大多是综合性需求,客户需要存款、贷款、结算等金融商品,也需要买保 险、买基金、买债券、炒股票和使用信用卡,客户都希望是“一站式”全过程金融服务,即 在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能得到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就如同在“金融超市”选购金融商品而 这一切,在分业经营下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在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情况下才能实现2、 发展资本市场要求实行混业经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2基本成形,股票和债券市场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但从总体上说,企业的筹资结构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的比重 较低。
因此,和国外同行相比,来自资本市场对银行的竞争并不明显但是,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而 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业务精通、技术高超的投资银行的目前我国的投资银行尚处 于起步阶段,业务主要限于一•级市场的承销、二级市场的自营和经纪业务,对于一些被西方 投资银行器重的兼并、重组、项目融资业务涉足较少,已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投资银行业需要商业银行资金的支持,从长期来看,混业经营有利于对资金的有效 配置3、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要求实行混业经:中国已经加入WTO, 一些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已经进入中国,它们在资金、技术、管 理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进入我国市场后,山于其本身经营多元带来的高抗风险能力,以 及跨国公司内部补偿机制带来的灵活策略,都给我国的银行业造成新的威胁面对挑战,我 国金融企业只有主动出击,在立足于传统业务、拓展新的表外业务的同时,在条件成熟时, 打破分业限制,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信息技术的进步和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决定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然信息技术的进步,模糊了单一金融业务之间的界限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尤 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共享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信息共享必然会导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 场的整合,从而模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之间的界限。
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决定了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然金融全球化是当前国际金融发 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动,金融业务与机构的跨境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 的发展金融全球化的实质,一方面是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另一方而是金融活动按同一•规则 运行,还有-•方而是在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同质的金融资产在价格上趋于等同所以,中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势在必行,这既是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要求,也是国内市 场形势的需要,而且技术进步为混业经营提供了可能三、平安集团的管控分析1、 平安特色的公司治理架构平安集团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四位一体的治理架构,形成了权 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分工配合、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内部控制运行 机制平安的公司治理架构不仅在国内领先,在全世界都是一流公司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平安集团不断优化股权结构,是我国第一家 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保险公司平安集团没有控股股东,合理均衡的股权结构使全体股东 都能通过股东大会平等充分地行使股东权利,为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安集团组建了国际化、专业化的董事会公司还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公司董事会下 设3个专业委员会,山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任,以确保董事会职能的充分实现,让董事会 真正发挥了专业决策、责任监督的作用。
平安集团监事会成员中,不仅有股东代表监事、职 工代表监事,而且还有外部监事,能有效实施对公司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能有效 保护公司小股东及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2、 平安集团的治理模式平安集团的治理模式可以概括为:集团控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平安集团的控股模式,与一•般意义上的金融混业经营有本质不同:• 从集团层面上来看,属于分业式金融控股,即平安集团本身不经营任何具体业务, 但它旗下却分别控股设立了八个子公司=• 从子公司的层面来看,又属于金融混业交叉持股平安集团作为一个金融投资控股 公司,集团本身不经营任何具体业务它的主要任务是专门投资金融机构,并对各 金融子公司高比例控股,负责制定公司发展战略,代表股东管理和分配资本,并行 使监督职责平安集团的投资分为战略性投资和被动的财务投资:如果是战略性投资,这属于平安集 团的考虑范畴;如果是被动的财务投资,则每个子公司都拥有充分的自由平安集团下属的各子公司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以独立法人的身份,分别经营 不同的金融业务,这样町以有效阻断经营风险在不同子公司之间的传递在外部监管上,集 团接受保监会监管,各子公司分别接受其业务对应监管部门的监管。
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的模式符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不会给监管带来压力平安保险的上市主体是“平安集团”,这样能有效保证对各投资主体的资金需求,而且 不会导致子公司控股比例的稀释不仅能规避子公司分拆上市可能引发的大股东操纵等风 险,而且能保证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统-•接受资本市场的检验、监督,有利于保持整体的较 高透明度,有利于集I才I根据各子公司发展需求分配集团资本金,平衡各业务发展,降低风险在集团管控模式下,平安集团有严格、明确的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它代表了股 东对子公司的发展战略、经营计划、财务企划等关键工作进行管控,主要发挥“战略方向盘”、 “经营红绿灯”、“业务加油站”三大职能平安集团作为“战略方向盘”,负责制定统一的战略远景、目标,通过具体的实施计划 和三年的定期滚动计划,结合集团统一的问责制度,将战略和计划目标,落实到每个业务单 位;作为“经营红绿灯”,负责制定清晰、透明的政策、制度、标准、铁律,通过有效的月 度经营管理会议机制和执行官问责制,推动和监控业务运营,确保各公司的运营符合战略目 标;同时,通过月度工作的检讨,及时发现经营问题,纠正偏差;作为“业务加油站”,负 责根据业务需求,提供具有规模效应和专业优势的集中服务,实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统一标准、支持销佐”。
通过这三个职能,集团与子公司的关系与职能就非常清晰,有力地促进了集团整体协同 效应的发挥平安集团对于子公司的管理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子公司实行绝对控股,二是通过派驻董 事,实行月度经营报告会制度,对子公司的业务开展和风险控制做到了如指掌在集团管控模式下,平安集团以股权为纽带,以董事会为管道,对子公司进行严格的监 督与管理对各子公司血言,平安集团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专业的董事会,一方面帮 助子公司进行重大经营决策,一方血可以协助国家监管机构对子公司实施必要的、补充的监 管,确保各项监管政策的落实,并敦促其不断改进经营管理这有效解决了现在许多保险公 司董事缺位、不到位、董事不“憧事”的问题此外,为强化集团对各子公司的经营管控,平安集团在各子公司均建立月度经营报告会 制度平安集团通过召开子公司月度经营报告会,能够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商议解 决方案并推动子公司落实改进,及时控制风险,同时,对子公司与集团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统 筹协调四、金融混业经营企业的母子公司管控建议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目前,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还刚刚起步,呈现出一些自2的特点:①主要以金融控股公司 形式实践混业经营;②分业经营条件下自然的严格的“防火墙”机制失效,新的金融集团内 部交易“防火墙”制度缺失;③对•于金融混业经营,监管当局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 范,金融集团的法律地位模糊不清。
为此,就必须加强金融混业经营企业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法人治理结构使公司法 人能有效地活动起来,因而很重要,是公司制度的核心在法人治理结构方血母子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的更多是如何进行集团的投资或业 务组合以及如何实现对子公司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上,因而为适应母子公司管控的需要,从单 —企业演变成集团化母子管理的企业在如下方面可看手进行相应的管理变革: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能权限合理分配根据集团对子公司不同管控模式的需 要,母公司黄事会更多的是集团重大事项的决策功能,母子公司经理层是执行角色,监事会 则是监督、约束功能突出董事会的集体决策作用在母子公司体制下,单个人的决策能力将因企业业务多 元化的发展而急剧下降,同时决策风险却急剧上升,因而企业重大事项进行董事会集思广益, 集体决策就显得至关重要,虽然有时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