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6123536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及其對策分析摘要:鄉村治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三農”問題的有效 解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能否順利進行,關系到農村社會 的和諧穩定。當前,我國鄉村治理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我們試圖引入信息經濟學的信息不對稱理論,揭示我國鄉村治理中普遍存在著的信息不對稱現象,探討瞭這種信息不對稱現 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對鄉村治理的消極影響,並就這些問 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和對策關鍵詞:鄉村治理;信息不對稱;公共選擇理論 一、引言“信息不對稱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學傢喬 治阿克洛夫、邁克爾斯賓塞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通過 對舊車交易市場、保險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交易行為的研究而 提出來的。所謂

2、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在日常經濟活動中,由 於某些參與人擁有另一些參與人不擁有的信息,由此造成的 非對稱信息下的交易關系和契約安排的經濟理論。以佈坎南 為代表的公共選擇理論學派,運用經濟學的方法去分析政治 過程,認為政治市場與經濟市場有著許多的相似性。他們對 政治市場中政府的看法,也應該從“超凡入聖的 輯虛構中擺脫出來,將調查市場經濟的缺陷和過失的方法應用於國傢和公共經濟的一切部門”。根據公共選擇理論,經 濟學的理論和方法能夠廣泛地被應用到政治生活領域中,顯 然,信息不對稱理論也適合於鄉村治理的分析和研究之中。 鄉村治理是我國一種特殊的政治現象,雖然與經濟活動中市 場交易行為存在著本質的區別,但它

3、與委托-代理關系行為 在發生和運作機理方面十分相似。所謂委托一一代理關系是 指居於信息優勢與處於信息劣勢的市場參與者之間的相互 關系,在信息經濟學中,我們將信息占優勢的一方稱為代理 方,信息占劣勢的一方稱為委托方。本文試圖引入信息經濟 學的信息不對稱理論,揭示我國鄉村治理中普遍存在著的信 息不對稱現象,探討瞭這種信息不對稱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 及其對鄉村治理的消極影響,並就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可行性 的建議和對策二、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的表現及消極影響 信息不對稱是鄉村治理過程中無法回避的客觀現實,它對鄉村治理的消極影響是多方面的。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 勢必會影響“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和社會主義新農村

4、建 設,甚至會影響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國民經濟的可持 續發展(一)信息不對稱直接造成瞭治理的低效公共選擇理論認為,政府機構和官員與市場活動中的個 人一樣,都是有限理性的利己主義者,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 大化的天然傾向。在鄉村治理過程中,代理方和委托方的信息是不對稱的,代理方可以通過策略地使用隱藏信息等手段 來實現自己的私有利益。因此,村幹部作為“理性的經濟 人”在管理村務時,不可避免地會從利己的角度出發,並不 在意自身行為是否合理、是否在資源配置上實現帕累托最 優,而隻是利用自己所獲取的各種不對稱信息來權衡利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處於轉型時期的中國鄉村社會,由於制度的不健全,法治體系不完

5、善,鄉鎮機構改革滯後,得村幹部在行使村莊公共權力的過程中,利用各項制度對他 約束所存在的很多空隙,進行以權謀私,不但沒有去為村民 服務,反而侵犯瞭村民的正當利益,出現瞭道德敗壞行為。這樣,鄉村治理的效率會大大降低(二)信息不對稱引起瞭農民的政治冷漠當前,由於村幹部與村民之間存在著比較嚴重的信息不 對稱問題,使得他們之間不但沒有建立起平等的信息交流平 臺和對話機制,反而在信息的獲得和擁有上出現瞭難以逾越 的鴻溝。村幹部利用其自身處在信息的有利地位而故意隱藏 或封鎖那些對自己不利的信息,村民則明顯處在信息的不利 地位而隻能聽之任之。這樣便導致瞭村幹部與村民之間在溝 通上存在著巨大困難,不可避免地引

6、起他們在情感上的隔閔 和行為上的對立。在這種背景下,由於農民自身的局限性, 他們常以政治冷漠和不合作的方式來回應村幹部和基層政 府。如此一來,鄉村治理陷入瞭困境之中,農民的政治冷漠 會逐漸導致農民對黨和政府喪失信心,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民 占大多數的國傢裡,最終會激發社會矛盾,從而威脅到政府 的合法性基礎(三)信息不對稱滋生瞭腐敗行為根據“經濟人”的假設,村幹部作為鄉村治理的主體同 樣具有追求私利的動機。當前,由於我國鄉村治理中缺乏有 效的監督機制,各項法律法規不健全,對村幹部的行為約束 十分有限。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民眾和鄉鎮政府對鄉村 治理中的有關信息瞭解得太少,從而不能對村幹部進行有效 的

7、監督。村幹部擁有和行使的公共權力不受監督和制約,同 樣會出現權力異化和濫用情況,因而必然會導致村幹部腐敗 行為滋生三、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的成因分析(一)村幹部自利性的存在根據佈坎南的公共選擇理論,村幹部是理性的經濟人, 並沒有因為他承擔瞭行使公共權力的責任而比普通人的道 德境界要高出很多,他在對村莊進行管理和執行上級政府任 務的過程中,同樣具有自身利益的取向。基於經濟人的假設, 村幹部在履行鄉村治理行為的過程中,具有天然的自利性, 他們不僅追求個人職位的升遷、舒適生活的要求等目標,而 且還努力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滿足等目 標。村幹部自利性的存在,直接導致瞭村幹部在行使村莊公

8、共權力的過程中,對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存在著自私心理,他 們故意隱瞞那些對自己不利的信息,隻發佈那些對自己有利 的信息,這樣使村民和基層政府都不能瞭解治理過程的全部 信息,直接導致瞭村幹部與村民和基層政府之間的信息不對 稱問題(二)信息傳遞機制不完善在鄉村治理過程中,無論是政策的科學制定還是政策的 高效執行,都需要以充足而真實的信息作為支撐。沒有足夠 而真實的信息,任何一項政策都不能真正地滿足村民的實際 需求。然而,信息需要通過適當的途徑傳遞出去才能被別人 所瞭解。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信息傳遞機制十分落後,特 別是在中西部地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信息傳 遞的方式單一。在廣大農村地區,除瞭

9、通過口頭傳播、廣播 傳播等方式傳遞信息之外,基本上沒有其他的傳遞方式。二 是信息傳遞手段落後,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廣大農村地 區。由於資金的缺乏和技術的落後,有些農村地區基本上沒 有互聯網等先進的大眾傳播手段,有些地方甚至連廣播都沒 有,更不用說互聯網瞭。三是信息傳遞過程中失真度比較高。 不管是從村幹部到村民還是從村民到村幹部之間的信息傳 遞,都存在著比較髙的失真度。四是村幹部與村民之間的信 息傳播渠道受阻。由於受傳統官本位”思想的影響,村幹 部往往高高在上,與村民之間沒有平等的對話平臺,這樣村民也不願意把自己的信息告訴村幹部。這些都引起瞭鄉村治 理中信息不對稱現象(三)信息交易的成本太高鄉村

10、治理中所需要的一些信息必須通過收集、加工、整 理、鑒別、轉換、輸出等環節來獲得,這些環節也是一個信 息的交易的過程,它的有效運行必然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 財力等資源的投入與消耗,即存在一定的信息交易成本。當 前,我們處在信息社會的時代,信息的大量生產勢必導致信 息的爆炸,社會公共事務涉及人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要從“信息海洋”中搜集那些對處理村莊公共事務有用的信息,需要付出相當巨大的成本,這一成本往往是普通公眾無法承 擔的,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的公眾更是無法想象的,隻有政 府或者代表政府的社會組織願意並且能夠支付這一巨額成 本。8正是因為信息交易的成本約束,所以鄉村治理過程 中所需要的各種信息往

11、往難以及時傳播和獲取,從而造成瞭 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現象的長期存在。(四)農村居民對信息的理解有限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政府不斷的加大教育投入,義務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瞭普及。但是,當前我廣大農民仍然沒有完全擺脫文盲半文盲的狀態,特別是20世紀80 年代以前的幾代農民,基本上沒有接收過教育。農民素質的 不高影響瞭他們對信息的理解,從而導致瞭鄉村治理中產生 信息不對稱現象。首先,農民沒有文化知識,直接影響他們 對信息的理解,即使基層政府或者村幹部把信息傳遞給瞭農 民,大多數人對信息無法理解。其次,農民的信息意識不強。一個沒有接受太多教育的人,信息是什麼也許都不知道,更 不用說該怎麼去收集和利

12、用信息瞭。最後,農民的素質不高 往往容易被村幹部或者基層政府蒙騙。當前,很多基層幹部 或者村幹部利用農民的無知,肆意侵害農民利益,中飽私囊(五)村務信息公開制度缺乏實行政務信息公開制度,推行陽光政務,是我國各級政 府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在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邊遠 的山區,由於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和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基 本上沒有制定和實行村務信息公開制度。首先,村幹部基於 自利的角度,不願意向民眾公佈村務信息;其次,由於資金、 技術等條件的限制,不能構建有效的信息公開渠道;再次, 各項法律法規建設的滯後,信息公開缺乏法律依據;最後, 由於民眾自身的局限性,廣大民眾沒有意識去主動瞭解村務 信息四

13、、改善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對策思考(一)轉變村幹部信息觀念,樹立責任意識 現代社會,信息是一種重要的資源,誰掌握著較多的信息,意味著他就掌握著主動權。在公共管理過程中,信息是否充分直接影響到行政管理效率的髙低。任何一項政策的制 定、執行、控制、評估等都需要足夠的信息。由此可見,信 息對政府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必須通過各種途徑去獲取 盡可能多的信息。行政管理行為的有效性必須得到公眾的認 可,這就要求政府必須轉變觀念,將政務信息視之為公共物 品而非借以獲取自利的私人物品。在鄉村治理中,村幹部代 表政府和村民行使管理權,欲要提高其管理效率,必須轉變 其信息觀念,強化信息共享、信息交流意識,避

14、免將信息私 有化。同時,村幹部作為村莊公共權力的行使者,必須樹立 強烈的責任意識,加強自身修養,提髙自身的道德水平,努 力為村民謀取利益和滿足村民的需求(二)構建有效的信息傳遞機制,促進信息廣泛傳播當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由於落後,基礎設施建 設普遍滯後,給信息傳遞帶來瞭很大的障礙。建立一套系統 的信息傳遞機制,是解決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有效 途徑之一。首先,我們要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改善信息傳 播的手段,建立一個包括廣播、電視、移動通信、電話、互聯網等在內的多元化信息傳遞網絡。其次,改善信息傳播方式,包括口頭傳播、書面傳播、像傳播等多元傳播方式。最後,拓寬村幹部與村民之間的溝通渠道,有序地

15、吸納廣大 村民參與鄉村治理,搭建他們之間的平等對話平臺(三)實行村務信息公開制度,降低信息交易成本當前,信息不公開是造成鄉村治理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 主要原因,村幹部往往把村務信息看做自身的私有資源,基 本上不對村民公佈。這使得村幹部在行使村莊公共權力過程 中容易進行暗箱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加劇瞭道德敗壞行為和 不良治理行為的產生。實行村務信息公開制度,推行陽光村 務是避免信息不對稱現象出現的主要措施之一。隻有把村務 置於廣大村民的監督之下,才能真正避免村幹部以權謀私行 為,從源頭上解決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因此,在鄕村治理中, 村幹部要通過各種途徑把各種村務信息向村民公開,讓村民 能夠及時、方便地瞭

16、解有關信息,降低信息的獲取成本(四)提高農民素質,培育現代農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大力推行義務教育政策,為教 育的普及打開瞭一道閘門,國民的素質大幅度的地提升。但 是,當前我國廣大農民的整體素質仍然不高,這是我國鄉村 治理中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同時也是解決“三農”問題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消極因素。因此,解決鄉村治理 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必須大力提高農民的素質,培養有文 化、有道德的現代化農民。首先,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財政 投入,加大農村教育公共服務的扶持力度,為廣大農民接受 教育創造良好的條件,努力提高農民的知識文化水平。其次, 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提高農民的道德素養,培 育農民的公民意識和政治意識,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鄉村 治理活動中去參考文獻:1 駱正山信息經濟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