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939120 上传时间:2021-10-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川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及时、有序、规范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不断 提高自然灾害卩生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灾区公众的生 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1. 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四川省啜发公共卩生事件应急条例 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预案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 预案、四川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四

2、川省防汛抗旱 应急预案、四川省地震应急预案、四川省突发地质灾害 应急预案等预案。全省范围内发生自然灾害的卫生应急工作适用于本预 案。自然灾害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火山与地震灾害、 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所引发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应急处置,按照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执行。自然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所引发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泄漏 以及核和辐射事件、交通事故等的卫生应急处置,按照相关 预案执行。1. 4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 属地为主;部门协作,责任明确;依法规范,反应迅速;社 会参与,加强宣传。2组织机构及职

3、责21应急指挥机构自然灾害发生后,各级卩生行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或 其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成立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 组,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做好抗灾卩生应 急工作。省卫生厅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省自然灾 害卩生应急指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卫生厅主管厅长 担任,小组成员由厅卫生应急办公室、医政处、疾控处(爱 卫办)、执法监督处、食品综合协调处、办公室、计财处、 农卫处、妇社处、国合处、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中医药管 理局、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人民医院、川大华西医院、 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 领导下,成立自

4、然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 本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领导小组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处理工作 的实际需要,整合灾区卩生应急指挥机构,成立自然灾害卫 生应急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组织协调现场卫生应急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向灾区派出现场 工作组或联络员,及时了解灾情、伤情、疫情和卫生应急措 施落实情况,指导、协调、督促、检查灾区卫生应急工作, 向派岀部门或机构报告现场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各级各类医疗卩生应急支援队伍应在赶赴灾区的第一 时间向灾区自然灾害卫生应急现场指挥部报到,并服从其统 一指挥和安排部署。2 2日常管理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办

5、公室是自然灾害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机构。常态下,负责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准备和日常管 理工作;灾害发生后,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工 作。2 3专家咨询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专家咨 询组。专家咨询组负责对应急准备和现场处置提供咨询建 议、技术指导和支持,对应急响应启动和终止提出建议等。 2 4卫生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采供血、食品药品监 督等卫生机构是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各 专业技术机构要结合本单位职责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自然灾 害卫生应急能力的培训,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在 发生自然灾害时,要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指挥和部署

6、下,及时开展各项卫生应急处理工作。2. 4. 1医疗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疗小分队)负责灾区和群众 临时安置点的紧急医疗救援、基本医疗服务、妇幼保健服务、 心理援助等工作,并负责伤情、病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信息报告工作。2 4.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灾区和临时安置点疾病监测与 报告、疫情调查与处理、环境卫生学评价、指导开展环境消 杀灭和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等工作。24 3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灾区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等依法进行卫生监督。2 4 4食品药品监管机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负责灾区和临时安置点餐饮环节食品以及灾区药

7、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2 4. 5采供血机构米供血机构负责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紧急米集、储备、调配、供应和相关信息报告等工作。3应急准备31制定预案四川省卫生厅负责制定四川省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 案,并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类别和我省情况,制订相应的工 作方案和技术规范。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本预 案,组织制定本地区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各级各类医疗卩生机构根据职责制定本单位的自然灾 害卫生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建立相关应急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方案、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应适时修订。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 与民政、气象、地震、水利、农业、林业、质检、环

8、保、建 设、交通、铁道、电力、公安、发展改革、经信委和财政等 相关部门,以及军队和武警部队卫生部门的信息通报、工作 会商、措施联动等协调合作机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探索省内外地区间自然灾害 卫生应急合作机制,通过信息沟通、学习交流、互相支援等 方式共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3. 3风险评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可能岀 现的自然灾害所引发的伤病风险和传染病疫情等健康危害 进行评估,检查卫生应急工作准备情况,督促有关单位落实 卫生应急防范措施。医疗卩生机构要评估本单位抵御自然灾 害的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水平,提前米取防范措施应对可能 岀现的因自然灾害导致水、电、气等能源及医疗

9、卩生物资供 应中断而严重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情况。3. 4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平急结合、分级负责,统一 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专业队伍, 加强管理、培训和演练,提高自然灾害卫生应急能力。各类卩生应急队伍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自然灾害卫生应 急需要,配备相应技术和物资装备(包括医疗设备、快速检 测设备和试剂、药品及疫苗、消杀灭药品和工具,个人防护 装备、卩生应急服装和标识,交通工具,通讯、办公、用电、 后勤和生活物资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应当为卫生应急专业救 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必要时接种相关疫苗,降低 应急救援人员发生人身伤害带来的损失,并预防

10、相关疾病的 感染。3. 5培训与演练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卩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制度,对自然灾 害卫生应急队伍和工作人员定期举办培训和演练,提高卫生 应急处置能力。3. 6经费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安排自然灾害卫 生应急专项经费和紧急补助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 经费的使用和管理。3. 7物资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卫 生应急物资(药品和疫苗、医疗器械和设备、快速检测设备 和试剂、消杀灭药品和器械、个人防护用品等)储备机制, 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自然灾害多发地建立储备基地或供应 点,保障卫生应急物资的运输和配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本单位的基本卫生应急物资储

11、备和管理工作,根据本地区易发和常发的自然灾害情况,采 取实物和流通储备等方式,储备适量、适宜的卩生应急物资, 并定期检测、维护卫生应急救援设备和设施,使其处于良好 备用状态,确保正常使用。3. 8交通运输保障各级卩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的自然灾害卫 生应急工作交通工具,要与承担的卫生保障任务相适应。自 然灾害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部门协调合作 机制主动协调铁道、交通、民航、公安等有关部门和军队、 武警,尽量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优先运输卫生 应急人员、物资和伤病员。在特殊情况时,协调开设应急救 援“绿色通道”,保证卫生应急工作顺利开展。3. 9通信与信息保障各级卩生行

12、政部门要结合国家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利用 国家通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立健全我省省、市(地)、县、 乡四级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信息网络体系,保障通信和信息通 畅,确保及时掌握和报告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信息。3. 10基础设施保障新建、改建、扩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时,责任单位 和部门在项目设计和设施配套方面,要满足医疗卩生机构开 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的需要。3. 11健康教育各级卫生部门要根据本地区自然灾害特点和工作实际, 协调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自然灾害 卫生应急常识,提高社会公众的卩生防病意识和自救互救能 力。4应急响应自然灾害事件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当地政府或民 政等部门

13、的灾情通报后,应迅速组织医疗卫生救援人员赶赴 事发地,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及时对当地灾情和医疗卫生服 务需求和能力作出评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或其救灾指挥部 的统一部署,根据灾情、伤情、病情、疫情进行分级响应,并 根据实际情况及事件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响应级别。根据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卫生应急响应分为特 别重大(I级响应)、重大(II级响应)、较大(皿级响应)、 一般(IV级响应)四级。I级应急响应由卫生部组织实施; U级应急响应由四川省卫生厅组织实施;I1T级、IV级响应分 别由市(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响应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 向上一级卫生

14、行政部门申请支援。上级卩生行政部门根据灾 区应急工作需要,可以对响应级别作出调整;对卫生应急能 力薄弱的地区、敏感地区可适当调高响应级别。4 1响应条件4. 1. 1 I级响应卫生部依据下列条件,启动I级响应。(1) 依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启动I级响 应的自然灾害事件;(2) 国务院认定需要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的自然灾害事 件;(3) 卫生部认定需要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的自然灾害事 件。响应启动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的统一部署 组织开展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抗灾 指挥部和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卫生应急工作情况。4 1. 2 n级响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15、启动n级响 应。(1) 依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启动口级响 应的自然灾害事件;(2) 省级人民政府认定需要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的自然 灾害事件;(3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需要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的 自然灾害事件。响应启动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开展灾害 卫生应急工作,并及时向卫生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根据 卫生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请求卫生部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 资等支持。必要时,可制定地区间对口支援方案,组织支援 地区与受灾地区协同开展工作。4 1.3 in级响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市(州)级卩生行政部门启动川 级响应。(1) 依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启动川级响 应的自然灾害事件;(2) 市(州)级人民政府认定需要开展卫生应急工作 的自然灾害事件;(3) 市(州)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需要开展卫生应急 工作的自然灾害事件。响应启动后,市(州)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开 展灾害卫生应急工作,并及时向上一级一卫生行政部门和同级 人民政府报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工作指导,提供必要 的支持。4 1. 4 IV级响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启动IV级响 应。(1) 依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启动IV级响 应的自然灾害事件;(2) 县级人民政府认定需要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的自然 灾害事件;(3) 县级卫生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