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828826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实践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一日生活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实践研究在一H生活培养班幼儿分享意识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摘要现今补会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日趋成为热点。良好的心理健康它表现为:有良好 的意志;积极的情绪;对现实的态度(如分享、谦让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分享”不仅仅属于社会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心理健 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享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意义重人。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方血。我们可以通过有日的的教 育活动和H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孩子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來的 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这间的温暖和爱。这样,对于

2、全血提高幼儿索质,将來做一个有利 于社会的人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小班幼儿在分享行为上的发展特点表现为:儿童 分享行为虽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儿童分享行为没有显著行为差异;幼儿对不同分享对象 的分享具有显著差异,即通过努力获得的奖品分享最多,口带的心爱玩具次之,意外获得 的食品分享最少。木研究从我园班幼儿的发展情况岀发,对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策略进行研究。研究从 2012年9月持续到2013年12月,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杳研究法、经验 总结法、行动研究法。为硏究的开展,我们制定了详尽的硏究计划。整个研究分为四个阶 段,分别是理论研究和前期准备阶段、理论假设及研究方案设计阶段、实践

3、硏究阶段、和 最后的总结反思阶段。经过一年多的年级组教师共同、全过程参与的摸索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 要体现在我们对班幼儿分享意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调杳和分析,总结和归纳了在一日 活动培养班幼儿良好分享意识的方法,提炼了教师指导的途径和策略。课题的开展 有效的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幼儿与同伴合作 分享的愿望被激发、争抢玩具的现象明显减少等。课题的开展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主 要体现教师对班幼儿分享意识的特点和教育作用有了较深的认识,在长期的探索研究 ,教师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观察力、分析概括能力、研究能力有 了明显的提高。【关键词

4、】一tl生活分享行为指导策略1问题提出 分享意识的重要性1. 是顺丿2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国的教育一向有重视德育的传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來,德育工作始终列在教育的首 位,并取得显著成绩,这是公认的事实。2001年10月,颁布了公民道徳建设 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徳建设的指导思想、基 木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等,为落实以德治国奠定了基础。纲要指出,今后要在全社 会人力侣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木道德规范, 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索质,促进人的全血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四有”公民。党的十六 人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木世纪头二十年,集力量,全面建设史高水

5、平的小康社会,就是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史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史加和谐、人民生活 更加殷实。这些日标的实现,必然体现在补会生活更加文明、更加井然有序上。社会生活 的井然有序需要人们具令更高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以及相应的自觉地按照民主和法制原 则行事的行为方式。换句话说,就是要求每个人养成按照民主原则、法律规范、道德规范 等做人、做事等方面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就转变 成社会群体共同的稳定的行为方式,也就会转化为良好的社会风训。因此,我们提出培养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2. 是满足木园内涵发展的需要我园在合并几年,通过在探索

6、型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责任心的实践研究、在幼 儿园一日活动培养幼儿责任心实践研究等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以责 任教育作为木园的特色项目。同时在研究过程小也发现一些新问题:责任教育口子太人, 面太广不便于将研究做深入;教师的方法和策略比较保守,没有创新的意识等等。缺乏课 题和课程整合的现象等。因此,我们缩小责任教育的内容,以习惯为切入口,加强课程的 建设,以幼儿园的一口生活四人板块为途径开展研究,实现渗透习惯养成的园木化课程建 设的研究。2其次,在研究过程,发现教师存在着专业上的诸多问题:由于教师的年轻化缺乏基础 性课程川渗透习惯培养的能力,史别说在选择性课程对习惯培养内容的挖掘和落实,

7、说 明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教师在培养幼儿习惯的全面性不够,往往是顾此失彼,影响教师 口身对课程实施经验积累,等问题。针对教师年轻化与课程园木化之间的矛盾,木园设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多层次、多元化、多途径的培训活动;针对课程实施资源的缺 乏,要充分挖掘补区资源和家长资源,以拓展幼儿活动的场所和空间,为木园的课程服 务,有利于促进幼儿园责任教育的发展。3. 是符合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有重要意义。许多名人的造诣与他们的良好习惯 密不可分,孔子的博学与他的“每事问”的习惯;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与他“一生唯谨 慎”的习惯,魯迅的“随便翻翻”习惯,孙中山的天天读书”习惯

8、、毛泽东的“多思” 习惯等,都是极有说服力的典范。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可以说是幼儿踏入社会、迈出 人生的第一步,由于幼儿來白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育千差力别,本着“先入为主”的原 则,在幼儿初步接触一些规则时、在处理与同伴、教师的关系时、在学习适丿应集体生活 时,得到及时地引导和良好地教育与培养,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幼儿期可以说是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以训练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将來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终生受益。分享意识的作用1. 养成晨间活动规则意识晨间活动是幼儿来园的第i个活动,通常由家庭的散漫状态过渡到幼儿

9、园小有规矩的状 态,所以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为了养成孩子们带手帕、剪指甲、打招呼的意识,我们班就特别制作了一个晨间卡,其 分了星期一到星期五共五天,每天中育指甲、手帕、打招呼三小格,并用图片表示,3每天由第一个来幼儿园的小朋友检杳记录。之后来的小朋友都需要排队检杳。这一环节 的加入,最人的收获就是养成了孩子们天天主动打招呼的习惯,培养了幼儿的礼貌意识。2. 养成户外活动小规则意识户外活动,坏境相对比较轻松,这容易导致孩子们太过兴奋而变得不守规则,所以这一 坏节我们也是相当的重视。我们从户外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排队入手,培养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开学第一天,我 们就为这事绞尽脑汁,因为孩子们高矮不一,既要

10、考虑到班级里的座位问题,又要涉及到 方便排队出操,以及操场上的队形,综合种种因索,我们排出了比较适合的队形。在以后 的出操,我们只需要喊口令:起立向左向右转齐步走,就可以整整齐齐地来到 操场,排成做操队形。在游戏,我们也有一定的规矩。比如说集体游戏。本来我们的集体游戏是一个一个玩 的,一个完成后冋來,换另一个玩,可是这样玩的话,等的时间很长,真正游戏的时间却 很短,活动的量也没有达到。于是后來我们就换成了鱼贯式的集体游戏,这样以后,孩子 们人人减少了等待时间,不但活动的时间达到了,活动的暈也能完全达到。更重要的是, 以前在等待的时候,孩子们都无所事事,所以后面等待的小朋友完全没有沉浸在游戏状态

11、 中,要么自顾自的玩,要么索性几个人一起玩。这样,孩子们没有纪律史无从谈规矩。但 是换成鱼贯式集体游戏后,孩子们个个都在参与游戏,肖然也有了一定的秩序。分散活动,我们也要求幼儿不要过分地跑动,玩具不能随处丢,不玩了要放冋篮子 里。对于这样的规定,我们也是有一定的执行办法。比如说老师会当小警察,抓住跑动厉 害的,乱丢玩具的,然后请他一起来当小警察,继续抓人,这样以后,孩子们的口觉性提 高了不少,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3. 养成集体教学规则意识集体教学活动,是最能体现孩子们在幼儿园小所学习的知识,所以这 方面也成为家长 们最最重视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培养出孩子们的规则意识,能够人人提高解体4教学

12、的质量。这些规则意识,不仅体现在活动中,也体现在准备活动以及结束活动的种 种细节。例如:听信号搬椅子。什么意思呢?或许很多老师不理解,但是这L1成为我们班茯至使 我们幼儿园的一人特色。原木没有这个规矩的时候,每次上课之前,老师都需要花5-10 分钟的时间,-个个帮助孩子们把椅子搬到固定的位置。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老师累,孩 子们也比较混乱。后來我们采川“听信号搬椅子”这一规定:老师有一段孩子们都非常熟 悉的音乐作为搬椅子信号,分为五段,分别告诉孩子们:起立搬起椅子走到固定 位置放下椅子请坐。自从运用了“听信号搬椅子”这一规定,大大提高了孩子们 活动前的朋位准备效率。史让我们H豪的是:家长会当日,

13、当家长们看到这-情形,非常 的惊讶,都说:“老师们太神奇了,在家怎么也叫不动,在学校,居然一段小小的音乐, 就能让他们把座位摆放得如此整齐”。4养成自主性游戏中规则意识自主性游戏看似比较随意,幼儿比较自由,但具实在自由之中,也包含了非常多的规 则。例如:排队來去。这是因为我们的班级离游戏区有一段距离,如果孩子们不排好队岀去 的话,非常的混乱,所以我们班规定,凡是去游戏区的,來去都得排好队,这样的话就比 较有秩序。再如:买东西排队、打招呼。孩子们去买任何东西,如果顾客多的话,都需要排好队 伍,并且跟老板打招呼。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幼儿 的礼貌意识,并希望幼儿能够把

14、游戏养成的规则,带到生活,在生活也做一个有规 则之人。5. 养成餐点管理规则意识午餐时间段,由于两位老师交替用餐,加Z孩子们的吃饭速度不一样,幼儿比较分散, 这一吋间段是非常难管理的,所以就更需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规则意识。5重点介绍一下我们班餐后管理情况。首先请最快的一个人在门口检查幼儿的小碗。因为 有部分幼儿会挑食,所以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会把小碗里的饭菜全部倒了,请小朋友检 杳小碗,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把饭菜吃饭,长得高高壮壮,并减少浪费现象,减轻孩子们 的挑食现彖。其次再请一位小朋友检杳漱口。孩子们吃完饭都需要漱口,可是这时候,老 师往往只会关注教室里吃饭的幼儿和吃完饭在走廊里的幼儿,而忽

15、视了厕所里的幼儿。厕 所里漱口的孩子往往也会利用漱口的时间和机会,在厕所里玩起了水,把地板和衣服弄得 湿哒哒的。而请一位小朋友检杳漱口,是为了孩子们养成正确的漱口习惯,减少孩子们在 厕所里玩水的现象。吃完饭在外血走廊里休息的小朋友也会越來越多,缺乏老师的管理, 他们也会吵吵闹闹。我们班就结合本班特色折纸,利用吃完饭的空余时间,帮助孩子 们巩固、加强折纸技能。我们班就专门请了一-位吃饭比较快,管理能力较强的幼儿管理好 的小朋友,来管理外曲的小刖友。6. 养成午睡管理规则意识午睡管理的规则体现在自理能力方面。我们尽量放手,让孩子们自12动手,完成自C 的事情。例如:睡前,在自己脱衣服的同时,也要把

16、衣服叠整齐,放在自己的床尾。起床后,我 们也鼓励孩子们自己叠被子。刚开始,很多小朋友都不会叠被子,或者叠出來的被子不整 齐。遵循“授之于漁不如授Z于鱼”的道理。对于不会叠被子的孩子,我们就手把手地教 他,经过一次、两次之后,他们总是能够叠岀整齐的被子。以后,我们也不需要再一个个 的帮忙,而全部由他们自理,我们负责检杳。这样一來,孩子们有事可做,也安静了许 多。7. 离园活动规则意识的养成策略离园虽然是一个小环节,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在离园这一环 节,不仅我们老师要严格把关,也引导幼儿和家长遵循一定的规则,这样才能安全地接走 孩子。6例如:事先,我们就教育孩子们,家长进来拉着你的手后,就带着家长从后门出,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