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教育、激励相结合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702385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教育、激励相结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教育、激励相结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教育、激励相结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理、教育、激励相结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理、教育、激励相结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教育、激励相结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教育、激励相结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教育、激励相结合说到管理、教育、激励相结合,人们自然懂得它的含义,但是从德育的 角度来谈这个问题则需要做必要的说明。这里的管理,不完全是一般管理学 意义上的管理,而是指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时应使用的管理方式,即为使 青少年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所采取的管理性措施;这里的教育,既包括 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直接教育,也包括为解决管理中的某些问题而进行的 相关教育,这种意义上的教育是指为实现管理的目的而进行的教育,就是说, 运用管理来规范学生行为的时候,不能忽视运用教育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 里的激励,既包括思想品德培养中的激励,也包括为实现管理目的而进行的 激励。总之,这里所说的管理、教育和激

2、励,更侧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方 面,它们所具有的意义主要是指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而言的。有效的教育离不开相应的管理作保证,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需要 强化教育管理,特别是德育管理;有效的教育管理,并不只意味着制度规范 的强化和完善,也需要相应的教育和激励相伴随。没有一定的教育和激励, 管理就会成为一种僵化的约束和规范。教育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于教育的 管理,这一特性决定了它本身必须要重视一定的教育和激励,努力坚持和体 现与教育、激励的有机结合。从管理与教育、激励的相互关系来看,注重它们的相互结合有利于为各 自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有利于使各自遇到问题得到解决。没 有管理,学校

3、教育的整体性、秩序性、统一性就不能得到有力的保证,教育 和激励也难以在稳定有序的基础上有效的进行,各种直接或间接不利于教育 和激励的因素往往不能得到有力的排除或遏止;而管理中缺少必要的教育或 激励,往往难以消除人对管理要求的某种误解或抵触情绪,难以促进人对管 理要求的主动理解或认同,也难以使管理自身产生良好的内在氛围,有效地 达到管理的预期目标。可见,有效的管理是教育或激励有效进行的必要前提 或保证,教育或激励是增强管理效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标不可忽 视的重要条件。正是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出发,很多教育者都强调管理、教 育、激励的有机结合。(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管理性强化未成年人

4、思想道德教育的管理性强化,即运用必要的管理来增强思想道 德教育的有序和有效性,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管理, 包括确定学校整体的德育目标、任务,制定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 略,研究总结德育经验等。二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管理,包括制定工作人 员(教育者)、的德育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队伍的建设和相关的检查评比 等。三是对教育对象的管理,包括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及相关的检查、评价、 批评表扬和必要的奖惩等。这种以德育工作为主要对象和目的的管理,我们 称之为德育管理。德育管理对搞好学校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有 利于加强学校德育,把德育落到实处。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重

5、要的问题不 仅仅在于提高对德育重要意义的认识,也在于采取切实的措施,赋予学校各 方面明确的德育职责,使其自觉承担并努力完成德育任务,使各个部门和组 织都能在德育中有效发挥作用,使德育贯穿和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得到真正落实。实现这一过程,缺乏管理手段或是凌乱松散的管理都是不行 的。只有重视和加强德育管理,才有可能把德育落到实处。二是有利于提高 德育工作效率,增强德育工作效果。德育工作涉及的因素广泛而又复杂,且 常常带有矛盾性。要使德育产生良好的效应,不仅要强化德育工作人员的德 育意识和效益观念,还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态和制度来控制和调节德育工作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使之相互协调。比如,理顺各种

6、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个 体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沟通和协调德育网络的各种联系,协调德育过程中教 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标内容、德育手段设施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学校、 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等,都是不能忽视的。做好这些工作,没有必要的管理不 行。加强德育管理是理顺各方面关系,协调各方面影响,保证德育工作有效 运转,提高德育效果所必需。三是有利于教育对象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人 的成长和发展,不仅是自我作用的结果,也是外在因素作用的结果,人不仅 是作用于外部世界的存在,同时也是接受外部世界作用的存在。人的这一特 点,决定了自身对外部世界一定规范的遵从性和适应性。正因为如此,所以 人在不同外部世界不同规范的作用下,

7、往往会形成与一定外部世界相适应的 行为习惯。这说明,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 自然而然的过程,除自我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外,既需要有外部长期的教育 培养,也要有必要的管理训练或管理规范,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更应该如此。管理是一种带有规范的活动,学校的德育管理不仅包含对学校整体德育的规范,也含有对教育对象日常行为的必要规范,并且伴有相关的监督检查及必 要的奖惩措施。人在这样的管理环境中生活,久而久之,有可能形成与其相 适应的行为习惯。而且,随着管理的深入及相应措施的适当得体,人有可能会对行为规范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行行为规范更为自觉。由此可以看出,管理是养成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8、,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从管理对德育的实际作用来看,它具有这样几方面的功能:一是对德育 的强化功能。在管理的作用下,不仅可以增强教育者对德育的认识,而且还 能使其明确职责,认真对待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德育效果。不仅如此,在管 理机制和一定管理手段的作用下,德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会得到一定的协调 和控制,使德育工作能够实现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计划落实,方法途径落 实等,并得到不断强化。管理对德育的强化在对学生文明养成上也有明显的 体现。二是对德育工作的组织功能。缺乏组织性的德育,往往带有无序性, 而德育如果缺少有力的组织性,其教育的作用难以得到最大的发挥。有序有 效的德育需要有力的管理来加以组织

9、,从德育工作过程来看,学生品德状况 的预测、德育工作目的任务的决策、工作计划的制定及实施,各方面因素的 协调与控制,各种教育力量的调配等,都需要通过管理来加以有机地组织起 来,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运行起来有序有力。三是对德育活动的指导功能。 管理工作中所伴有的对德育工作的检查监督、总结评比、经验交流等方式, 不仅能发现工作的得失利弊和存在的长处与不足,而且还能依此进行有针对 性的加以调整,根据经验教训指导德育工作减少失误,增强有效性。四是对 德育活动的调控功能。管理是一种实现目的性的活动,它不仅意味着一定的 规范性,也意味着一定的调控性,德育管理也是如此。它总是依据一定的目 标,对德育中人、财、

10、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因素进行必要的调节和控制, 进而保证德育各因素的协调一致,优化组合,符合预期目的实现的需要。德育的管理性强化不可忽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德育思想观念的强 化,包括使全体教育者充分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和价 值观,使教育工作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进取精神。二是强化完善德育组 织系统,处理好各组织之间的关系,使他们之间有分有合,分则各负其责, 各有特点;合则目标一致,相互配合。三是德育机制的强化,包括建立完善 必要的制度和规范,建立公正公平的奖惩机制,良好的检查评估导向机制, 校内外的沟通协调机制等。机制的强化应在活化上下功夫,同时要赋予它公 平公正的品质。四

11、是德育队伍的强化,除明确目标职责,注重德育素质的培 训和提高,坚持正确的导向外,还应注意主动关心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努力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五是强化德育的研究探索,以 科研带动和深化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二)、管理的教育性强化管理的教育性强化,即指在管理中要注重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工作来增 强管理的成效,达到管理的目的。德育管理中的教育性强化具有双重的目的, 一是管理自身的目的,即帮助德育管理实现它自身的目标一一各种管理要求 或措施得到更好的落实和执行,使管理本身的效能得到提高;二是德育的目 的,即通过管理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思想品德 更好的形成和发展

12、,这是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之所以讲管理中的教育性强化,主要在于:一是管理中的教育性强化, 这是一般管理学意义所具有的基本原则。在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学中,都把教 育看作是有效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认为有效的管理,不只是强化各种 规范规章,不仅是进行各种监督检查和奖惩等,也包括运用教育手段,使人 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各种必要的管理规章和要求、措施等,使人对其产生内在 的认同或接受,调动人的内在积极自主性。没有这种相应的教育,对人在执 行各种规章要求中产生的消极情绪或误解就难以从内在上加以消除,难以唤 起人内在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正因为如此,教育性成为一般意义上的管理学 所强调的重要管理原则,并把它看成是

13、体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方面。二是德 育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服务于教育的管理,它是以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品德方面 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健康成长为目的。这样的管理, 要实现它的教育目的,其过程理应充满教育的意义。不注重教育性或失去教 育性,德育管理也就背离了它“服务于德育”的目的。三是从促进学生思想 品德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固然需要有一定的规范要 求,特别是身心发展处于不稳定不成熟阶段的青少年,但并不意味着这是最 有效的或必定是有效的。如果教育对象对所要求的规范没有内在的真正认识 和理解,如果教育对象对外在的规范要求存有抵触或误解,即使不断加大对 遵守规范的检查监督或惩处

14、的力度,也难以使学生的行为品质得以良好的形 成。可见,从管理上规范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虽是必要的,但却不是唯一有 效的。那种只以为运用管理、加大管理规范的力度,才能解决学生良好行为 品质培养问题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因为它虽能在一时产生“治标”的效果, 但却不能达到“治本”的长远效果。管理中的教育性强化,要善于使教育体现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 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首先,是要重视管理中的宣传教育工作,为各方面管理 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昂扬氛围,通过教育使人对各项管理的目的意义或措 施规范等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激起为其努力的愿望,为管理工作的顺利 展开提供思想认识上的先导,奠定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

15、其次,要注重在制 定或提出规章规范过程中的教育,包括广泛征求意见,注重群众各种形式的 广泛参与等。群众参与的过程既是对规章规范内容意义认知和理解的主动过 程,它往往是教育的最好时机和有效形式,会为规章规范的执行奠定良好的 基础。再次,要善于借助教育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深层次方面的 问题。对于这类的问题,一是要注意充分了解情况,搞清问题所在;二是在 注重针对性的同时,要讲究适当的方式方法,注重启发人自主地认识理解问 题。三是注重通过教育来增强人们执行规范的积极体验,不断深化人们对规 范规章意义的认识。最后,在注重集体教育的同时,也应注重搞好个别教育。(三)、管理教育中的激励性强化管理教育

16、中的激励性强化,即借助激励的方式来增强管理的效能,增强 教育的效果,进而更好地实现管理和教育的目的。强调管理教育中的激励性强化,是许多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共识,许 多教育者对此有着深切的认识,它的必要性主要在于:首先,激励是调动人 的工作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表明, 人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工作潜能,这种潜能往往能在相应激励或实现自身重要 利益的条件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具体表现为积极努力、甚至是忘我地工 作。可见,激励在调动人主观能动性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有效的学校 德育及其管理,与人有无内在主观能动性是密切相关的。要调动人的主观能 动性,激励不失为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其次,激励本身对人的行为也会产生 一定的强化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正向强化”(即着眼于对人已有行为 的肯定、赞赏、表扬或奖励等)、,会对人已有的行为起到巩固的作用。由此 可知,重视德育及其管理中的激励性,无疑会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 展起促进作用。再次,对人的激励不仅仅意味着鼓励,也不仅仅意味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