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化军队中文摘要:进入21世纪,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演变,促进了军事 理论的创新和编制体制的变革,信息化战争最终将取代机械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信息化战争是之发 生在信息时代、已信息为基础、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战争工具的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社会以后的必然产物农业时代的战争,有信息但谈 不上信息技术,信息的传递靠自然信道和人体信道,军队的指挥靠旗、鼓、锣、角和人的传信工业时代的战争, 出现了电报、、雷达等信息技术,可以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为大空间、远距离作战开辟了道路但这是机械化 成争,并不是信息化找争当战争中使用导弹这种信息化武器时,信息化找争就萌芽了;当导弹我与电子成结合运 用的时候,信息化战争的威力已震慑世界军事领域;当战场信息基础设施已经完成,建立了 CI系统,建立了信息化 部队(数字化部队),病毒、黑客这些数字化程序化武器登上舞台并越来越起重要作用的时候,信息化成争也就形成 了关键词: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军队 信息化武器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 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 的瘫痪和震慑作战。
与机械化战争等传统战争形态相比,信息化战争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战 争工具——信息主导战争工具决定着战争形态,有什么样的战争工具,就会有什么样的战争形态 信息时代的战争工具主要是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了武器装备的信息 化、智能化和一体化能量结构能量结构及能量释放方式是决定武器杀伤机理的基本要素从能量 构成要素来看,信息化战争中,战争能量从传统的体能、化学能、电能、电磁能、机械能、核能等 物理能量转变为智能智能是信息化战争中的主导能量,它通过对其他物理能量的控制而产生效能 信息化战争中,机械时代的动力、平台、武器等仍具有重要作用,但能量释放结构产生了变化,电 子信息装备山辅助性、保障性装备变为主导型装备,并通过系统方式渗透、融合到动力、平台、武 器中去,对能量及能量释放的时机、方式、数量、比例等进行精确控制,从血达到投入最小、效益 最高的目的效能标准机械化战争主要强调数量和规模的累加,信息化战争则强调质杲对效能的控 制传统战争主要通过火力摧毁来达成杀伤破坏的目的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技术除对多种不同能 景和武器装备相互融合外,还可对能量释放效能进行有效控制,控制的结果是更加精确,能够通过 较少的能量释放获取极大的作战效果。
因此,在战斗毁伤效能方面,不再强调装药量的多少,血是 突出精确有效的原则精确高效的度量指标是效费比高效费比是指在战争中投入较少、效益较高, 通常可达1: 10以上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提高武器的命中精度战争力量——整体凝聚体 系对抗信息化战争中,作为主要武器装备的CISR系统、信息战装备、精确制导武脂和信息化作战 平台,通过全球信息栅格进行无缝连接之后,将形成全维度、全天时、全天候的一体化、实时化作 战体系在这样的作战体系中,传统战争中那种贪大、求全和追高的观念将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品 种、规模、性能不再是提高作战效能的关键性要素,系统集成和横向一•体化成为最关键的要素武 器装备品种再多、规模再大、性能再好,如果不能并入系统,则不可能发挥作用,在战场上不仅不 能形成战斗力,反而将成为好打的目标信息化战场是一体系统对抗的战场,拥有完善的信息化作 战体系的一方能够控制作战手段,灵活选择目标并控制战争进程和节奏;没有相应信息化作战体系 的一方,则群龙无首,一盘散沙,数量众多但没有灵魂,因而难以形成作战效能力量凝聚机械化 战争中,战争力量主要表现为物质力量信息化战争中,智能和知识处于力量凝聚的核心和主导位 置,战争力量的凝聚主要依靠信息控制。
从力量要素来看,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为主导性要素,传统 的机械化作战平台地位下降力录的凝聚,必须是在掌握制权优势,尤其是在夺取并控制信息优势 和空天优势的前提下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准确的时间,把所需的力量准确地调整和机动 到准确的地点和方向,对FI标进行精确打击信息化战争中,指挥艺术和军事谋略仍非常重要,但 重点偏向两个方面:一是战略层面交战双方的排兵布势、斗智斗勇和战略欺骗;二是战役战术层面 的自动化指挥和控制自从美军在上1比纪50年代开始实行军事传感革命,后来又发展到卫星侦察和高空无人机侦察 一-场以信息化为里要标志的全球性新军事变革正在越来越多地改变战争的形态目前在利比亚发生 的军事干涉行动再次显示了信息化战争的威力来自太空的情报信息在多国部队空袭行动中发挥了 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以来,西方国家的侦察卫星每时每刻都在仕界各地上空侦察和拍摄,利比亚自然也不会例 外这些具有间谍作用的侦察卫星可以在700公里的高空拍摄利比亚的空军基地、雷达设施和防空 导弹基地,分辨率可达几十厘米这些军事情报数据随后被存入一个西方国家联军共享数据库中 在此次对利比亚的攻击行动前,这些数据都被派上重要用场,用于计算联军空对地导弹和舰对地导 弹的飞行轨迹,然后以照片数据和雷达信号辨认并摧毁目标。
在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开始后,这样 的军事情报采集仍在不断地继续进行,并以三维数码模型传回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等指挥机构和作 战部门,以此指导联军的战斗机发起进攻行动另外,在联军实施对利突袭时,肯定少不了一招“必杀技”电子战但和当初“黄金峡谷”行动时, 美军出动飞机实施阻塞性干扰不同,此次行动美军很可能引入了更高级的“舒特”战术舒特”是美 国空军一种绝密的网络信息战武器,主要利用网络病毒入侵敌方通信系统、雷达站和计算机,尤其 是与地面防空有关的系统与主动强电磁干扰手段不同,依靠“舒特”系统,美军无须用导弹摧毁对 方的通信系统和雷达,便能“凭空”渗透进目标网络,使其呈现“麻痹”或“假死状态,使己方的攻击机 群能轻松完成预定的轰炸任务山利比亚战争可见,如今来自空中和太空的侦察与打击已经成为各国必须正视的现实威胁所 谓的空天防御体系已经不仅是一种战略威慑力量•,更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实战力量随着航空航天 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空夭已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浙焦点,基于空夭信息系统的军事力量建设己 经在世界各国全面展开因此,关注空天安全,加强国家的空天防御体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传统作战历来强调集中因为只有将大量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统一运用,才有可能在力量的 对抗中获得优势。
为了便于对集中起来的资源有效管理和运用,传统的作战力量一般都建有等级森 严的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任务的来源和行动动力只能来自上级的指示,官兵的一切作战行动 都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安排”然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化作战的普遍要求,都使这种单一纵向集中的体系遇 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儿场商技术局部战争表明,旧式的、高度集中的指挥与控制系统,在现代 战争中已经很难发挥作用,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任何使这种系统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的企图, 都只能使该系统变得更加脆弱这是因为,在战场感知技术和远程精确打击力晨不断发展的今天, 作战体系的“关键联系、依赖关系和易受攻击之处”,越来越容易被发现和摧毁而•旦这些环节 遭到破坏,整个体系的作战能力就会受到极大削弱,直至陷于瘫痪状态建立“网络式而不是上下等级制”的组织体系,是应对这种挑战的有效办法因为在扁平化的 组织体系和网络中,即便某些指挥控制节点遭到摧毁,其他节点仍然能够“自组织、自协同”,战 争依然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意味着,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体系建设,必须重视以下两个 方而:一方而,加强横向联通,改变信息流通渠道单一的状况,使所有作战单元能够方便地进行多 维、全方位的交流;另一方而,增强普通节点的复合功能和指战员的Il主意识,使各级部队能在各 种复杂的情况下进行横向联合、主动配合和相互支援。
信息化局部战争条件下国防动员,是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特别是当今世界信息技 术高速发展,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军队武器装备、编制体制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代信 息化战争对做好国防动员工作有以下几点启示:一、国防动员必须确立军民融合发展的理念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国防动员整体水平唯一的正确道路 首先是国防动员的融合这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首要第二是科研技术的融合这是推进军民融合 式发展的支撑发达国家在高技术武器研发方面具有超高的军民融合度,比如美国的关键技术中有 80%左右军民重叠,韩国80%以上的军工企业是军民结合型企业第三是信息共享的融合这是推 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平台提高国民经济数字化动员水平,实现民兵预式役部队应急力量野外“动中 通”,逐步建成集防空预警、通信警报、指挥控制、监视定位于一体的防空信息系统第四是后勤保 障的融合要打破军地、部门之间的界限,共同完成物资、装备、交通、生活、医疗等保障任务; 逐步探索任务衔接、梯次保障的模式,明确各保障力量在联合封控边境、抢险救灾、维稳处突等行 动中的运用时机、数量和方式,确保任何情况下保障有力二、 国防动员必须在有限的时空内加快平战转化的速度未来战争爆发突然,战略、战役界限模糊,战区部队在连锁反应背景下遂行作战任务,而动员 速度与质景是遂行任务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紧贴作战需求,健全快速动员预案快速动员预案, 是兵员战时快速高效动员的基本依据首先应充分考虑军事斗争中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看 眼实质性动员准备的细化、量化、具体化,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完善精确实用动员预案,明 确动员任务、程序,并将任务分解细化,确保预案实用、管用二是军地联演联训,加强动员演练 加强涉战区军地实战性国防动员演练,提高国防动员的平战转换能力当前应重点抓好涉战区城市 防空分队、战勤保障分队、科技支前分队、应急分队成建制应用训练和快速动员演练,使其达到动 员编成一体化、模块化,提高快速动员能力三是增强首批作战的抗击力和攻击力必须注重预备 役部队动员的爆发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动员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在局部地区形成压倒性的 对敌力量优势,在有限的时空内释放出更大的能量三、 国防动员必须把科技力量作为动员的重点一是加强涉战区对口专业技术分队动员建设按照“建为战”、“建为用”的要求,逐步将动员至 心山农村向城市和交通沿线转移,做到“三增三减”即:减少一般专业分队,增加高技术专业分队; 减少不对口的专业分队,增加对口的专业分队;减少“战斗型”专业分队,增加战场勒务、战斗勤务“保 障型”专业分队。
二是合理确定涉战区后备力量结构目前,涉战区空军、炮兵预备役部队的后备力 量建设比较薄弱未来从作战后备力最建设情况看,现在总体结构类型还不是技术型为此,必须 以作战任务为牵引,重点加强涉战区空军、炮兵预备役部队等专业技术兵种的后备力量的比例三 是军民融合,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全面准确地掌握涉战区民用通信网、数字微波传输网、 广播电视网等信息化人才的潜力情况,建立军地一体、平战结合、纵横相接的人力信息资源数据库, 把军民通用专业技术兵员、计算机网络人才、电子技术人才编入民兵预备役组织,不断提高国防动 员的科技含量四、 国防动员必须保证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扩编和多维保障的需要联合作战是各军兵种在多维空间展开的一•体化作战满足现役部队组扩编和参战支前需要,是 民兵预备役部队动员的基本任务首先,满足精确化联合作战诸军兵种组扩编需求战争一旦爆发, 边防部队、各参战部队、预备役部队及后勤保障部队都需要进行程度不同的扩编和补充为此,必 须以联合作战的需求为牵引,打破军兵种动员各成体系的模式,按照军地一体、联合行动的要求, 动员各种力量,实施联合补充其次,满足精确化联合作战诸军兵种战场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