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CR成像技术与传统X线成像技术原理及在临床应用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50KB
约3页
文档ID:205647386
浅谈CR成像技术与传统X线成像技术原理及在临床应用_第1页
1/3

浅谈CR成像技术与传统X线成像技术原理及在临床应用作者:张方信王瑶张英杰王景富20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现代医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如CT、 MR、DSA等数字化影像技术的逐步成熟,传统的X线射片由原来的一 屏一胶片方法,逐步向标准化、数字化、高影像质量方向发展为使 影像学更能满足现代医学诊断的需要,如何使这一-由伦琴发现X线传 统摄影方法,尽快进入医学影像数字化的大家庭,对提高影像质量、 提高诊断水平,已成为影像科室数字化发展进程的首要课题我院于2006年引进美国柯达CR-850影像处理工作站、8900干式 激光相机及配套IP板它具有图像清晰,而旦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 能,能满足各种不同条件下临床工作需要并且能保证影像资料长期 存储和高效率检索一计算机X摄影系统(CR)工作原理CR系统的关键元件使影像板(IP-ImagigPlate) , IP板由基板、 荧光材料、保护膜组成,荧光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氟卤化钥晶体是含有微 量二价销离子晶体组成,经,X线照射后IP将接受的X光子能量以潜 影形式存储在晶体内,记录了患者某一部位的信息,形成了潜影,此时 潜影板是模拟影像,将IP板送入影像阅读处理器中,经激光扫描器读 出图像后,将模拟影像转化为数字影像,数字影像传输给工作站及干 式成像系统等终端设备,进行显示、打印并存储图像。

经激光扫描器 扫描过的IP板用强光照射,使IP板的潜影消失,重复使用IP板可 反复使用10000次以上CR工作原理实际上是TP板经过读取后抹消 再使用的过程影像阅读器将信息转换(A/D)和图像处理,输出数字 图像经磁盘和光盘储存二CR成像技术优于传统X线成像技术有如下几点(1) CR用IP板替代了传统X线成像系统中的胶片,而其X线部 分完全利用原有设备,因此医院采用CR系统后不需要对原有X线系统 作任何改动在曝光后,操作人员要将成像板送入阅读器进行扫描, 从而生成数字化影像,随后将图像提供给医务人员处理而传统X线 成像方式是以胶片作为介质进行图像采集、显示、传递和大量储存于 一体,因而限制了某一功能的改进2) CR成像技术可以降低投照时的X线辐射剂量TP板中的辉 尽性荧光物质对X线高度敏感,小剂量的X线投照即可获得高质量影 像CR系统仅用常规X线投照剂量1/5即可获得清晰照片,从而降低 病人受到的辐射量3) 由于CR系统经济、影像质量佳、曝光宽容度高,而且使用 的是现有X线系统,可把数字成像输送到普通放射科,因此近年来CR 系统一直被认为是普通放射成像检查中数字影像捕获的“主力”CR 系统强大的后处理功能EVP软件,其图像处理算法的最大限度对图像 质量进行最优化。

对比和边缘增强以及大范围的去噪声效果则尽可能 的减少伪影的影响,但乂保留影像细节,提高了图像密度分辨率、对 比度、病变显示清楚,提高了影像诊断正确率CR图像工作站系统具 有可行窗宽、窗位的调节,图像可进行归档保存,随时调阅,图像可 测量、移动、图像转换,多幅组合照片及局部放大等优点图像资料 可进行光盘储存,节约空间,避免了胶片的大量存储,使放射科实现 无片化,并建立全新的放射科运作及管理模式而传统X线成像的动 态范围远较数字化成像狭窄,所得的图像不能进行成像后处理,如图 像质量由于多种原因达不到诊断要求,因不能进行改善图像质量的处 理,而只能重复检查,从而增加病人受到的辐射量三CR的临床应用CR的图像质量与所含的影像信息量可与传统的X线成像相媲美 图像处理系统可调节对比,故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摄照条件的宽 容范围较大;图像信息可由磁盘或光盘储存,并进行传输,这些都是 CR的优点2、CR对骨结构、关结软骨及软组织的显示优于传统的X 线成像,还可行矿物盐含量的定量分析CR易于显示纵隔结构如血管 和气管对结节性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X线成像,此外,CR在观 察肠管积气、气腹和结石等含钙病变优于传统X线图像。

综上所述,CR成像技术的优越技术性能远比传统X线技术,CR 图像在密度、对比度、清晰度、解像力等方面优于传统X线射影增 加图像的后处理功能,病人信息无胶片化的光盘存储同时为临床及 放射科医生及时诊断提供高质量、清晰的数字化平而图像积累了大 量患者影像资料这些影像资料采用了数字化处理技术,图像质量令 人满意,是难得的宝贵资料,同时对病人的诊治和预后判断起到了非 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