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1年马原试题(内含答案)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5.40KB
约25页
文档ID:205581023
2021年马原试题(内含答案)_第1页
1/25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马原试题 ( 内含答案 )第 1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马原试题 ( 内含答案 )第 2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马原复习资料一. 选择题1. “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 可将哲学派别划分为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 发展科学技术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3.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1848《共产党宣言》的 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4.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理论对行动有指导作用5. 马克思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与时俱进6. 钉子 ——马—— 国家 : 事物为普遍联系的7.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意识为否可以认识物质】8. 真理的辩证法:绝对性与相对性9. 诗词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为发展趋势【辩证否定观】10. 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不包括:共产主义战胜资本主义11.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为:实践的第 3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12. 恩格斯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13.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对意识能动性的客观解释14. 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不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5. 正确指明意识的本质的为:意识为人脑的机能16.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17. 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两次飞跃 : 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18. 认识论中最重要的哲学派别为 : 反映论(唯物主义)与先验论(唯心主义)19.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0. 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21.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最重视: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22. 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为:价值规律23.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创造商品使用价值24. 马克思在哪一方面引起世界的关注(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第 4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25. 跟着感觉走(保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6. 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7. 人的智力为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实践为认识发展的动力)28. 主观唯心主义(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9. 蝴蝶效应(一种现象可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另外事物进行联系)30.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31.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阶级性)32. 不为风动.不为幡动,为心在动(认为精神为运动的主体,主观唯心主义)33. 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哲学家(恩格斯)34.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唯物辩证)35. 手推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36.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7. 英雄史观的出发点(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38. 一言可以兴邦(英雄史观)第 5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39. 价值为商品的(社会属性)40.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41.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二.辨析题1. 和谐使矛盾完全消除错误;其一,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这就要求我们勇于承认矛盾, 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 该说法认为矛盾可以完全消除,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其二,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为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互为存在的前提, 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相互转化, 因此矛盾可以转化成和谐, 但矛盾不会完全被消除;其三,矛盾为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社会进步正为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进步的;从这点看,矛盾也为不可完全消除的;其四,矛盾为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该说法有将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哲学上的矛盾概念混为一谈的嫌疑;第 6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2. 物质和运动为不可分割的;正确;物质的根本属性为运动,运动为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物质为运动着的物质, 脱离运动的物质为不存在的,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将导致形而上学; 运动都为物质的运动, 脱离物质的运动为不存在的,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将导致唯心主义; 因此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3. 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错误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一次科技进步都引起了对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作用既受到一定客观条件如社会制度. 利益关系的影响, 也受到一定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的影响; 如果利用不当,可能会造成消极后果;4. 凡为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为对客观世界本质的真实反映;该说法不科学;直接经验为指直接从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的不一定为直接经验 . 如果所见所闻为别人的认识 . 也为间接经验;第 7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 真象为对事物本质真实的反映 . 假象为对事特本质的歪曲的反映;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也可能为假象 . 同时. 认识仍有错觉 . 也为对事物本质歪曲的反映;三.简答题1. 如何论证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为由真理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①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为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为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③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正确的补充作用;2. 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为认识的基础;第二,实践为认识的来源;第三,实践为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第四, 实践为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最终目的仍为为实践服务, 指导实践;第 8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第五,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 物质的定义与意义定义:物质为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意义: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就,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主张客观实在性为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 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4. 简述事物量变质变的辩证问题①量变为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为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为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为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的, 量变引起质变, 在新质的第 9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基础上, 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交替循环, 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5. 否定之否定 [ 辩证否定观 ]①否定为事物的自我否定,为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为事物发展的环节, 为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为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为心就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 新旧事物为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为扬弃,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 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6.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P155-157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①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②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商品为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③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第 10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精品word 可编辑资料 - - - - - - - - - -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