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几何教学中语言问题的思考(初稿1)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576439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初中几何教学中语言问题的思考(初稿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初中几何教学中语言问题的思考(初稿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初中几何教学中语言问题的思考(初稿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初中几何教学中语言问题的思考(初稿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初中几何教学中语言问题的思考(初稿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初中几何教学中语言问题的思考(初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初中几何教学中语言问题的思考(初稿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初中几何教学中语言问题的思考I掌握几何学习中的语言是正确认识图形性质,顺利进行逻辑推理的必要条 件。对初中学生来说,熟练掌握几何中的语言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在语言表达 上的困难,往往超过一般教帅的估计。如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一个角时,常常不 会把顶点字母放在中间,用顶点字母表示一个角时又往往表示了其中一个分角; 作AB的平行线时不说过AB外的什么点,作圆和弧也不说以什么为圆心,以什 么为半径等。对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先让学生充分理解几何中语言的特点和 用法。一、几何教学中语言的特点及其在几何学习中的重要性1、几何中语言的特点:几何中的语言和日常生活语言不尽相同,甚至和数学的其他分支的语言也

2、不 尽相同。几何中的语言,和整个数学一样,具有抽象性、概念性强、严谨性强、 逻辑性强等特点,另外,儿何中的语言,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表述定义定理的句子非常简练,一个名词的前面常常有好多限制词做定语,甚至用一个句子做定语副句;第二,几何语句中大量运用带文言文色彩的介词结构,如“过x点”,“取X为圆心,以XX为半径”;第三,几何中还有i些特有的词,譬如“确定”这个词,学生一下子就不习惯,不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指的是过两点有一条直线,而且只有一条直线。”第四, 儿何中的语言常常和符号和图形配合使用。而初中生,对定语性 词组,定语副句,对文言文色彩的介词结构都不熟悉。常有学生感到“

3、意思懂, 但不知如何表达,如何落笔”。另外初中初学几何的学生,由于刚接触图形,对 自然语言和符号、图形间的互相转换,也不习惯。所以很多学生感到学几何的难 关之一是难以掌握它所使用的语言。本文作者:吕湘霞2、学好几何中语言的重要性:(1)对理解几何概念错误地理解或使用几何中的语言都会造成概念的模糊和思维的混乱。比如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叫做角”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角虽然是由公共端点 的两条射线所形成,但角并不就是这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在这个图形中不仅包 括辿和顶点,还有角的内部。又比如“平角是一条直线”也是错误的。因为一条 直线和平角不是相同的概念,角必须有顶点,有从顶点出发的两条边。当这两

4、条 边互为反方向时成平角。平角和直线只有位置上的相同,但不是同一图形。产生 以上错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把一些表面相似,但不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混为一 谈。(2)只有准确理解几何中的语言,才能按文字要求画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学懂了几何中的特定语言,才有可能按文字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并会使用符 号表示。相反,当图形己知时,要能用几何中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表达图形的 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这是学儿何应具备的双重能力。如: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这就表示AABC的形状、大小和位置都是任意的(它 包括一切三角形)。我们就不能把它画成特殊的形状,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或直角三角形等。在

5、论证时,也只能应用任意三角形的性质,而不能将特殊三 角的性质在论证或解题时作为己知条件而应用进去。这说明按文字要求画出相应 几何图形时,对几何语言要准确理解才能画出正确的图形。(3)对学会推理论证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求学生能用规范的几何语言写下证明过程前,有一个前期的工作要做,那 就是要教会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推理的过程,旦思路清晰,有理有据。二、初中学生学习几何时,在语言上存在的问题1、学生对几何中的文字语言不能准确理解:(1)主要体现在常用的几何术语、表示图形位置或大小关系的词语、表示作图 动作的语言等;常用的几何术语:如“每两点”、“两两(相交)”、“任意(取)画”、“任何一个”、 “分别

6、”、“有且只有”等,学生常常不能正确理解这些术语。又如“任意画一条直 线垂直于已知直线”这句话中,“任意”画并不完全是“任意取”的意思。对此,学 生有时分不清楚。表示图形位置或大小关系的词语:如“相邻”、“互相”、“互为”、“等角”、“等边” 等,学生则常常分不清这些词语表述几个图形或几个量。如他们分不清“互为余 角表示的是两个角(不是一个角,也不是多于两个角)的关系。表示画图、制图动作的语言:如“连接”、“延长”、“反向延长”、“过点X作直线XX, 使它平行(垂直)于直线XX”等,学生难以根据这类文字语言做出正确的画图动 作;把画图过程表述为文字语言时,又往往不会使用规范的语句。(2)学生分

7、不清几何语句的成分和逻辑顺序,因而不能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去 理解句子所表述的意思;如“求证: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两腰距离相等”。学生如不 能抓住“距离相等”来分析这个句子,读句以后便无法理解题意,当然也就谈不上 根据题意正确画图,分清“已知”、“求证”并加以证明了。学生表述思维推理过程 很不适应。主要是摆不足条件,不会正确使用括号;对省去“如果”“那么”关联词 的命题学生分不清条件和结论;对定义、定理的逆向应用能力较差,逆向思维不 适应。2、缺乏几何学习中文字语言与结合图形的符号语言互译能力,主要体现在:(1)不能把概念定义的文字语言翻译为结合图形的符号语言;(2)不能根据老师口

8、述的语句画出图形,即学生在使用文字语言与作图语言时 联系不起来,根据文字语言的叙述,有时画出的图形缺乏一般性,常用特殊图 形或特殊位置关系掩盖了命题的一般性质。(3)不能把图形所示的性质概括成为文字语言,即反映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较差。 图形语言不过关,不能从图形的直观反映中发现其内在联系。三、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1、教师本身对几何中的文字语言理解不到位;2、在讲解的过程中,语言不精确,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文字语言点拨关键字不到位;3、采用的有些教学方法不能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如背定义、默写定理等。四、关于加强几何语言教学的思考1、重视阅读课本,对几何中的语言需要咬文嚼字地学针对这一要求,学生

9、恰恰很难做到。因为学生原来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 很不重视阅读数学课本的,咬文嚼字地阅读数学课本更是不耐烦,但是对于几何 语言的学习来说这一条尤其重要,它能帮助学生领会儿何中语言的特点,从中理 解和掌握几何的定义、定理、公理,学会应用几何语言去叙述几何定义、定理、 公理,从而提高几何语言的应用能力。比如:“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这两点间的距离。”要注意“线段”和“长度”,因连结两点的线有任意的曲线折线,但这里只能是 线段,不能是其它的线,而且是线段的长度,只就说明两点间的距离是一个数量, 如果是连结两点的线段,那么它是一种图形,它们是不一样的。虽然“线段长度” 只有四个字,却很重要,不能缺少。

10、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字”到“词” 再到“句”,要求逐步提高。2、教师讲课语言要求严谨性、板书条理化,符号书写规范化,都会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使用的语言要与课本上表述的语言相一致,做到语言规范化。因为教师 的口语与板书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不能忽视。教师不 要把学生尚未学过的字词句带到教学中来,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教学困难。如在讲 了两条直线垂直后提出问题:“0D是匕AOC的平分线,0E是匕COB的平分线,问0E与0D存在什么样的位由于尚未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会由于不懂“位置关系”这 词语而造成解题困难,这样的困难完全是由于教师语言疏忽而产

11、生的。3、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先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作铺垫,再引导出规范化的几何文字语言;教师语言的规范化,并不排斥教师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采用较为通俗、浅 显的直观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进行较为抽象的几何对象的数学。即在教 学中教师可以先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作铺垫,再引导出规范化的儿何语言。如给 出“过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中每两点画直线,可以画几条直 线?,有部分学生回答“可以画一条直线”,理由是:“每两点”仍然是“两点”,经过 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所以,尽管他们画出了三条直线,但只“敢”回答“可以画一条直线”。这显然是对过“每两点”画直线,“可以画”几条就是“一共可以画”几条 的

12、意思不理解。故在教学中可以把问句改为oooooo 一共可以画几条直线?这样的语言较通俗,学生答题时就不易发生错误。同时,再向学生指明,问 句中“一共,,两字是可以省略的,从而学生理解这种较为规范化的语言。4、突出图的作用一一加强文字语言与结合图形的符号语言互译能力的训练符号语言是研究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符号语言不仅能把几何文字语言的含 义直观地反映出来,且能把文字语言和图形间的关系简洁地描述出来。因此,强 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者的互译是培养学生掌握几何语言的 重要手段。教学时,不仅要求把概念符号化,而且能正确画出它所对应的几何图 形。如文字语言点B把线段AC分为两条相等的线段,点B叫做

13、线段AC的中点”;画出图形(如图1);符号语言表示有:AB=BC, AB = -AC, AC=2BC。2反之,一个儿何图形,能正确用符号表示它所反映的 几何意义,且能用语言准确表述出来。如几何图形(如图2),图2的符号表示是: ABC 中,ZC=90 , CDJ_/B,垂足是 D;文字表述是:直角三角形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5、突出练的作用课堂上要有讲有练加强学生几何语言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课堂教学要形式多样, 有讲有练,给学生较多的语言训练机会。如要求学生复述定义、定理的意义;教 师给出图形,要求学生“看图说话”讲述意义;或者是教师口述作图的过程,让 学生根据听写画出图形;

14、再或者教师写出各论证,要求学生说出根据,理由等。 语言训练中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语言精练,表述正确,对于学生模糊不清的口语, 要一一加以纠正,亳不放松。语言训练要重视课本的作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看 书,同时对于一些语言程式和习惯用语,如“联结XX并延长交XX于X点”, “延长XX到X,使XX等于XX等,可以要求学生熟记,以利于熟练地掌握和正确地使用儿何语言。6、帮助学生分析几何语句的成分,使学生能学会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区理解句 子所表述的意思学生尚未系统学习把单句改写为复句的语法知识,而几何命题的改写实际上 就是要进行这种句式的变换。这种不同学科知识横向的不衔接,造成了学生改写 命题时的困惑。如把

15、“对顶角相等”改写为“如果对顶角,那么相等”的这类错误更是普遍。6、把有关的语言教学当作本分的事情,对几何中的一些常用语言进行归类、对 比,进行一定的语言训练,甚至做造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特别是古文字注意对几何语言进行整理小结,通过归类、对比等手段使学生掌握的几何语 言系统化。比如,带有“任意”的几何语言有: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以已知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过A点任意作一条直线,过三点中的任意两点作直线等等。又如关于“存在与唯一性”的几何语言有: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等等,这样不但整理了几何语言,同时也小结了有关基础知识。只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讲究教法,重视对 学生的语言训练,并持之以恒,就能逐步使学生获得规范的几何语言,并能运用 自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