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浅析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564208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研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研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研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浅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研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浅析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 杨宁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各级各类教学研究人员的引领、示范作用也 日益凸显。然而,作为教研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的心理健康却存在许多令人 堪忧的问题。它不仅妨碍了教研员本人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而且妨碍了教师 身心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就教研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成因及对教师的影响进行 分析,并提出维护教研人员心理健康的措施及调试办法,以引起人们对教研人员 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思考。当前,教研人员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角色适应问题。有些教研员虽然已经在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但却并 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缺乏职业自豪

2、感。而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社会地位间的反差, 不可避免地使教研员产生内心的角色冲突,导致他们工作中缺乏热情,不积极且 效率差,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得过且过的心理严重。3、付出与获取的反差造成心理矛盾。教研员工作任务繁重,付出劳动很多, 但由于文凭、职称、收入等实际问题解决不理想,使一些教研人员感到困惑。虽 然近年来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还远未达到令人羡慕的程度。 很多教研人员与自己的同学、朋友相比,收入、住房都自愧不如,内心很不平衡。 这种职业劳动价值与职业劳动同报的矛盾,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冲突。综合看来,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工作繁重

3、,压力过大。许多关于教师心理的研究说明,教研人员的心理 健康状况与心理压力关系密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加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研人员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法,这与他们原 有的认知结构、业务能力、身心素质发生尖锐的矛盾。这种来自工作方面的焦虑, 对教研人员良好的身心状态是一种潜在的威胁。2、社会因素。社会提供给教研人员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 也较差等,在教师心理都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压力。另外,社会公众普遍认为,教 育质量低、学生问题多等都应归罪于教师,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地归罪于教研人员, 这直接或间接减少了社会对教研人员的物质支助和精神支持,由此,社会对他

4、们 的要求和态度也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同时,混乱的价值观念也给教研 员带来很大的冲击。3、教研人员的人格。相同的压力和环境下并非所有的教研员都会出现心理 健康问题。有的教研员即使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健康而稳定的心态, 这是其人格特点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1=1标不切实际,理 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教研员,或者是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求的教研员, 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4、学校因素。学校的管理和条件对教研员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由于学校 管理不当引起的与教师直接有关的问题,如角色模糊、工作量负荷增大、自己的 时间被占用、缺乏自主权、没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等等

5、。这些问题确实存在, 且容易导致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三.导致教研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很多,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个 人努力、组织、社会等各方面采取积极适应的措施。维护和提高教研人员的心理 健康应注意做到:(一)改变认知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知活动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础。教 研员不合理的认知,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导致教育行为上的偏 差,进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2、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 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 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

6、感情 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 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合理要求自我,接受自己的优缺点, 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H标。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 不满、不尽如人意之处能泰然处之。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利的。(-)自我调试1、情绪控制。教研员应该掌握一些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首先,客 观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看自己的反应是否合理、适度;其次,要能变换角 度看问题。我们的情绪体验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从中的感受。再次,与人 相处宜心理换位。生活中难免与他人发生矛盾,这时,试着心理换位,即把自己 置身于对

7、方的立场去思考、感受,会发现各自都有道理,本不该相互敌视。这样 有利于及时化解不良情绪。2、合理宣泄。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宣泄,易造成身心紧张, 甚至疾病。因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寻求心 理上的满足感。3、培养健康乐观的性格。教师的性格特征不仅会影响到他的职业适应水平, 而且还决定他个人的长远发展和身心健康。由于教研员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应具 备如下良好的性格特征:善于交际、乐于助人、责任心强、情绪稳定、热情、健 谈、诚实可信、敢于创新、善于接受新事物、宽容、自信、勤奋、意志坚强等。 在教育工作中,尤其要注意防止形成狭隘、嫉妒、无主见、无责任心、抑郁孤僻

8、 等不良性格,注意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三)职前筛选与培训。教研员职前筛选至关重要。可以采用相关量表,测 量将要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人员的人格特征、自我意识、情绪自控能力、人际交往 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与教学相关的知识、角色意识、职业期望、教育观念等, 以确保其具备做一名合格教研员的基本素质。正式入职前,还应进行职前培训, 主要是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知识,而且要构建作为教研员所必须的信念系统 和角色意识。(四)学校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学校的管理方式、领导的工作作风、 教研员的士气都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相关。学校应该为研员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晋升机会,以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学校

9、的管理者如果能对教研员持一种理解的 态度,会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处理工作负担。学校领导的帮助与支持,是社会支持 系统中很重要的成份。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的支持与关心能有效减轻教研员的 心理压力,减少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五)坚持锻炼前面曾讨论过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 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 不过,教师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量的问题,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常 的工作和学习。(六)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在许多地方,作为专业人员的教研员往往 得不到与其他专业人员同等的待遇,使其心理失衡,失落感随之产生。对此,较 直接的方法是增加物质鼓励,从经济上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这不仅有利于提 高教研员的社会地位,认可他们的劳动,从而促进教研人员对自我劳动价值的认 识与肯定,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满意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