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1郁南县大湾镇卫生院 广东 郁南527129 ;2郁南县中医院广东郁南527100)【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 4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引) 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J0A评定量 表和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Oswestry)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定量表积分作自身前后对照,均见 P0. 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实用骨科学》第三版[1]相关标 准①腰腿痛与腰部受到应力刺激有直接关系②腰腿痛间 歇性发作,咳嗽、打喷嚏加剧,同时结合下肢的放射痛、脊 柱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旁压痛、下肢神经功能检 查、腱反射等③神经损伤体征中的两种以上征象④按神经 根支配区域分布的皮肤感觉障碍和肌力减弱⑤坐骨神经或 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⑥CT或MRI明确诊断1.3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② 年龄在20〜60岁之间的患者;③能积极配合,完成临床观 察者。
1.4排除标准:①诊断不明确,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 标准者;②腰椎肿瘤,腰椎结核者;③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 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④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 ⑤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⑥年龄60岁的患者2治疗方法2. 1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活血通络方+腹针+牵 引治疗,1周为1疗程,共进行2疗程2. 1. 1腹针:①确定处方:主穴;水分、气海、关元 配穴;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加人中、印堂陈旧性腰椎间盘突 出加气穴以腰痛为主加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 合并坐骨神经痛加气旁(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 侧)、下风湿下点(患侧)②对穴位进行准确定位,常规消 毒后根据患者的胖瘦,脂肪的厚度、病程的长短、疾病的虚 实等方面选择适当的针具进行针刺,必要时可配合局部定位 取穴,调脏腑为深刺,调经络为中刺,调局部为浅刺,留针 30分钟,每日一次,7天为1疗程2. 1.2牵引:针灸后接着牵引治疗,牵引治疗机采用 SQC-B2型腰椎慢速牵引床,采用仰卧,髓、膝屈曲体位,以 尽量减小脊柱应力牵引重量先用体重的1 /2〜1/3,适应后 逐渐加重至与身体重量相当的牵引力进行持续式牵引每次 牵引时间为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2. 1. 3中药内服:自拟方“活血通络方”加减处方: 桃仁10g,乌药10g,川萼9g,全蝎10g,牛膝15g,螟蚣2 条,制川乌15g,炙甘草5g,独活15g,白芍30g、赤芍20g 加减:气滞血瘀者加血蝎10g、田七10g、鸡血藤15g;风寒 湿痹者加防风9g,细辛3g,苍术10g;湿热痰滞者加防己 12g,黄柏15g;肝肾亏虚者加熟地20g,杜仲20g,桑寄生 20g,种洋参(另炖)15克,每天1剂,加水600ml,煎至 200ml,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1疗程2. 2对照组:单纯接受牵引治疗,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3.1观察指标:采用国际通用的JOA下腰痛评定量表[2] 以及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Oswestry)评分量表[3]作为 观察指标3. 2疗效标准:在治疗前和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结束后 分别各评定一次JOA评定量表以及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Oswestry)评分量表并以JOA评定量表改善率作为疗效 评定的依据治疗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满 分29-治疗前评分)]X100%, N75%者为优,50-74%为良, 25-49%为中,0-24%为差。
3.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 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 计学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计数资料的统 计采用卡方检验4治疗结果4. 1J0A下腰痛评定量表积分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 前后积分作自身前后对照,均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