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素材复习:溶解现象复课件沪教版 课件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5542802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中考素材复习:溶解现象复课件沪教版 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素材复习:溶解现象复课件沪教版 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素材复习:溶解现象复课件沪教版 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中考素材复习:溶解现象复课件沪教版 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中考素材复习:溶解现象复课件沪教版 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现象复习v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溶液的特征和生活中常见的乳化现象;认识物质溶于水时伴随能量的变化,了解水溶液的一些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2理解溶质质量分数含义,会进行相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操作步骤有:计算、称(固体质量)量(液体体积)、溶解(稀释)、保存。3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会绘制和使用简单的溶解度曲线。了解结晶现象和获得晶体的常用方法。 v过程与方法构建知识网络,通过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探究思维解决实际问题。v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系统认识溶液知识,发展合作、严谨、求实、创新和实践

2、的科学精神。v二、任务分析v1、本章重点: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利用溶解度、溶解度曲线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v2、本章难点:涉及密度、体积等的溶液配制的计算;化学反应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v3、课型:第一轮复习课v4、课时安排:2课时v三、教法 第一轮复习,引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是必须的。应从溶液整个知识体系上归纳整理使零散知识网络化,中考考点习题化,强化概念理解,注重思维训练。四、学法 课前预习:学生进行本章知识点归纳;课堂上:抓住基础,积极参与,根据老师设计由浅入深,思考小组讨论-质疑-理解讲评。 溶解现象分散体系溶液一、物质的溶解二、组成及表示方法三、

3、溶解度(S)四、有关化学反应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本章考点解析悬浊悬浊 液 乳浊浊液 溶液被分散物质质存在形式均一、稳稳定性固体小颗粒小液滴分子或离子不均一、不稳定不均一、不稳定均一、稳定 分散体系:1、悬浊液乳、浊液溶、溶液比较练习1 2008常州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相同 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可以形成溶液 D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练习22008.四川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蔗糖 B牛奶 C酒精 D.白醋BB2、乳化作用v当在植物油中加入洗涤剂后,植物油就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能聚集

4、成大的油珠,人们把能促使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稳定乳浊液的物质叫做 。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 。肥皂、洗涤剂等都具有 。说明:不能将乳化作用与溶解混淆。乳化之后的混合物中分散颗粒是细小的液滴,它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而溶解后的混合物中分散颗粒是分子或离子等。乳化后得到的混合物虽然比较稳定,但它不属于溶液,而属于乳浊液。乳化剂乳化作用乳化作用练习 2007成都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B首页溶液一、物质的溶解:1、定义:物质以 或 的形式均匀分散

5、到另一种物质里的过程叫做溶解。2、多数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地溶解某些固体物质。若要用大粒盐配制盐水,为使大粒盐尽快溶解,可采用的两种方法是: 方法一: ; 方法二: 。3、少量固体溶于水后引起溶液凝固点沸点的变化在寒冷的冬季(假设-1),你若将分别盛有开水、冷水、食盐水、白糖水的器皿放在室外过夜,早晨起来可以看到结冰的是 ( ) A B C D分子离子A把食盐研成粉末 搅拌4、物质溶于水的热量变化: 向下图所示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则 加入的物质是 ( ) A苛性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氯化钠C5.2006年2月5日,我市普降

6、大雪,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 ) 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 B盐水的沸点较高 C盐水的凝固点较高 D盐与雪发生反应6、在室温下,将下列物质各5 g分别放入50 g水中,现象最相似的是 ( ) ACaO、CaCl2 BCuS04、NaCI CCaC03、BaS04 DNaOH、NH4N03AC7下列溶液能导电的是 (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食盐溶液 D碘酒820时,向某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质质量一定增加 B溶液质量一定增加 C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剂质量一定不变CD9、如

7、图所示,把试管放人盛有25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人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3)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首页Mg+2HCl=MgCl2+H2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镁和盐酸反应放热,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导致Ca(OH)2溶解度下降, 析出溶液二、组成及表示方法(一)溶液组成: 1. 溶液是由 和 组成的。被溶解的物质叫 ,溶 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固体、气体与液体形成溶液,一般将 当作溶质, 当作溶剂。 由水形成的溶液,无论水的量是多少,水都是 。

8、根据溶液的名称判断,名称中前面的物质是溶质,后面的物质是溶剂,如碘酒中 是溶质, 是溶剂。注意: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水。如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未溶解掉的物质不能视为溶质。2. 10gNaCl完全溶于50g水中, m溶质:m溶剂:m溶液=(二)溶液组成表示方法1.溶质质量分数()= x 100% m溶质= m溶液=m溶质m溶液m溶液x m溶质 1 : 5 : 6练习 下列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解释错误的是( )。 A100g食盐溶液中含有10g NaCl B90g水中加入10gNaCl所得的溶液 C100g水中加入l0g NaCl所得的溶液 D将NaCl与H20按1:9

9、的质量比配制成的溶液C练习1 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溶解;称取氯化钠;过滤;量取水;计算;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三)、溶液的配制B练习2(写出算式)(1)10gNaOH固体完全溶于9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稀释成5%的KNO3溶液,需加水 g ;(3)40g30%的NaCl溶液与60g10%的NaCl的混合,求混合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4) 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gcm3)配制560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需量取浓

10、硫 mL .10%10018%43.5例题3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的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1)请指出上图所示操作中的错误: ; (2)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 。温度计例题407威海实验室要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的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配制方案(只要说说明配制时时所需的各种药药品及用量即可)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首页溶液三 .溶解度v(一)溶解性: 。 1、影响

11、因素: 、 、 。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物质自身性质溶剂性质温度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的 下,在一定量的 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溶液。 温度溶剂饱和不饱和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加溶剂或升温(多数)或减少溶质蒸发溶剂或降温(多数)或加溶质例题12008山东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人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

12、糖的质量分数比放人冰箱一段时间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A例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饱和石灰水放置较长时间后(若水没有减少),表面 形成了一层白膜,该溶液仍是熟石灰的饱和溶液 B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100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的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在同一温度时,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例题32007黄冈 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下列做法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 A往溶液中加入少量CaO B将溶液升温 C将溶液降温 D恒温蒸发部分溶剂DC(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溶解度1、概念: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

13、溶剂里;达 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主要是 。 一定温度100克质量温度饱和描述溶解度的含义,关键是说明清楚“一定温度”“100 g 溶剂里溶解” “达到饱和状态”“质量单位”这几个特征。至于在语言描述上,不要求完全相同,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其含义是?(说说看) 例题: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 g,在该物 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 ) A1:5:6 B1:4:5 C20:1:21 D5:1:6A2、气体的溶

14、解度 影响因素:内因:气体的性质;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 。例题以下四种情况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有一种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它是 ( ) A喝下一口冰爽的汽水后会打嗝 B夏天鱼经常会跳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 C开啤酒瓶盖,会有大量气泡逸出 D把一壶水放在炉火上烧,会往外冒气泡越小越大C3、溶解度曲线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如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1)概念:指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横坐标表示 ,纵坐标表示 。(2)含义:曲线上的点,表示

15、某物质 ;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 。曲线的走向表示某物质 ;(3)规律:(4)应用:查找某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选择使某种物质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比较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练习1 2008黄岗如图所示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At1时,M、N两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练习2 2007辽宁图中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

16、是 , (2)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相同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从t3降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 。CCABA练习3图277是固体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 (1)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在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10 g(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当温度由t3 t2时,甲溶液由AB的变化是 ; (填 “由饱和不饱和”或“由不饱和饱和”) (3)当温度由t 2t1时,甲溶液由BC的浓度变化是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增大等于 变小练习4图2712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3)甲、乙各W 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 充分搅拌,在t3时所得乙溶液为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于加入溶质甲或降温饱和等于 (三) 结晶例题1炎热的夏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