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数学 发展的科学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528601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的数学 发展的科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放的数学 发展的科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开放的数学 发展的科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开放的数学 发展的科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开放的数学 发展的科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放的数学 发展的科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放的数学 发展的科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放的数学发展的科学我的数学教学之心得金堂县高板镇小学 王健 电话13540170198内容摘要:当今的社会充分地体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服务于社会,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不仅与其它的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还应该强调数学的 实用性,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力求课堂教学具有创造力,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现实的、合符课堂教学 目标的情境,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同时深研教材,把握好课堂的拓展延伸,为学生的深入理解和以后的创 造性学习奠定基础,也为学生今后学习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关键词:开放性、创造性、情境化、

2、有效性、发展性在科学进步,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的今天,数学的运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 地位。数学的运用,无论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社会行业的各个领域都具 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对于其他的科学,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它是一门开 放的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应植根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运用于实际。 这就要求我们现代的数学教学,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归根到底是要为 社会的发展服务。要使数学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还应注重数学教 学的连续性,可持续发展,从小学直到大学的每个阶段,层层做好铺垫,为数学 应用的创造力添砖加瓦,因而数学乂是一门发展的科学。在我多年数学教学的经 验和教训中,

3、我深深地感受到它不是简单的数字组合游戏,而是具有独特艺术魅 力的科学,我们的教学也应当具有艺术性,为此我作了以下儿方面总结。一教学的创造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善于引导启发,使学生自奋 其力,自致其用。”在教学的两个因素中,教师的“教”是外因,是学生学好的 重要条件;学生的“学”是内因,是学生学好的重要依据。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 把握好外因的主导作用,发挥内因的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的教学具有艺术表现力, 启发思维的创造性。首先,我在课前深入钻研体会教材,了解学生当前的知识状况和学习现状, 预知教学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在教材的文本中挖掘出新意,琢磨其中的教 学思想,采用不拘一

4、格的教学方法,将之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践能力相结合, 从而达到课堂的教学目标。其次,我注重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去观 察,探究新知。例如:在梯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准备了两个完全相 同的直角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一般梯形,以及另外一个不同的一般梯形,并将 其剪成两个三角形。在课堂中,我组织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分组操作并讨论,教 师适时给予指导。学生发现了梯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面积之间 的关系,然后我抓住时机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描述出来,大家各抒己见, 点滴积累,集合大家的想法,大多数同学已明白了这些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最 后,我再将学生的想法进行梳

5、理,帮助大家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作 业训练,再次在全班交流评价。在本课中,我并未拘泥于教材的形式,而是充分 把握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给予学生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体 会,探索新知,整堂课我未作过多的解释,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成功的 喜悦。然后,在课堂中,我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在错误中 去学习成长。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我让学生准备了一张长方形 的纸,让学生取出这张长方形纸的1/4,我发现学生做得是五花八门,这也是意 料之中的事。我请出了几位同学进行展示,并在全班交流评价,结果大家发现没 有平均分的是错误的,只有将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

6、取其中的1份才能用1/4表 示,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强调了不是随便怎么分都可以用分数表示,一定是在平 均分的情况下才能用分数表示。我又让学生讨论1/4与3/4谁比较大,学生都肯 定地说3/4大,我没有作出评价,接着让学生将黑板的1/4与课本的3/4通过观 察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黑板的1/4比较大。最后大家得出结论:一定要在单位 “1”相同的情况下,3/4才比1/4大,否则无法断定。其实,我们的分数大小比 较都是假定单位“1”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点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最后,注重课堂的拓展延伸。不仅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性,还要注意 教学目标的完成,不是本课的终结,应为接下来的新知识环节作好铺

7、垫,具有可 持续性和发展性。在教学“倍数和因数”时,在学生已经理解其意义并掌握的情 况下,可适时地将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穿插进去,让学生明确公倍数 与倍数一样没有最大的,公因数才有最大的。又如,我们在学习“质数与合数” 时,在学生已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可以教给学生区分质数与合数的方法,比如, 661与789如何判定它们是质数还是合数?通过查寻100以内的质数表是无法解 决的,我就给学生总结归纳了一个方法:用它们去除以6,除得的余数是1或5, 则它们是质数,如果它们的余数不是I或5,就是合数。这就解决了教材文本中 的缺陷,消除了教学盲点,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因此,富有创造性的

8、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也为学生学习的延续性 和思维的创造性推波助澜。二教学的情境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 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情境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 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 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 激发探

9、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 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 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 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 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 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 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实现课的导 入“生活化,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例题教学“生活化”例 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知识

10、运用“生活化”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 动听的“交响乐”。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加法”中,我事先为全班学生准备了 购物卡,然后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展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商品,并分别 将它们标出价格,有的用整数,有的则用小数。当学生看到之后,立即兴趣盎然, 学习气氛陡然热烈起来,因为这些商品都是孩子们熟知的,喜闻乐见的,他们在 我的组织下立刻开始采购,并填写在购物单上。然后,我让学生计算出购物单上 商品的总价,有的学生提出质疑:有小数的加法如何计算?我抓住时机,让学生 联系生活经验和己学的整数加法进行分组讨论方法,我给予适当指导,再全班交 流,最后大家惊喜的发现,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一样,同样

11、要求数位对齐,可以 通过小数点对齐的方式对齐数位。这样,以学生所熟知和喜爱的事物引入课堂教 学之中,让学生倍感亲切,在轻松愉悦地氛围中去实践体会,达到了寓教于乐的 目的,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也让师生之间走得更近,学生自然而然地对数学学 习产生了热爱之情。但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 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 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 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 体、明

12、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2. 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 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3. 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 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 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 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

13、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三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 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教 师要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性,也才能保 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 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 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 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 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

14、、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 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 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 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 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 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 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

15、难处、 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 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 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 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 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教学的发展性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是完 美的结果,而应该为学生数学能力

16、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平台,奠定基础,这就需要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有用的数学思想,以及教给他们更多有 用数学的学习方法。我们所教给学生的知识,应该让学生明白可以解决那些实际 的问题,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找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涉及到的知识,特别 是应用题的教学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意识。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 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将课堂知识 的触角伸向多个方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思维的 定势,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 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殊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对于以后更为复杂的学习也有着积极地 意义,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方向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又如,我们还可以 采用“设疑一推理一评判一解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进行 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