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517991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音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摘 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独的,而是与其他学科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有关的学科综合起 来,可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音乐;欣赏;学科综合“提倡学科综合”是教育部制订颁布的全口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 准(试验稿)中明确提出的新理念,这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是音乐教 育理念的新成果。其实,从历史的足迹来看,音乐具有综合属性。如音乐 与文学结合为标题音乐,音乐与诗歌结合为歌曲,音乐与戏剧结合为歌剧 和戏曲,还有交响诗、电脑音乐等音乐体裁。遵循这种“综合性”特征进 行教学,无疑是符合音乐艺术规律的。音乐作为

2、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独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 起的。音乐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是音乐教学的一种良好的形式。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设计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地理、音乐与社会 等人文学科的综合,同样可以把音乐与数学、物理、生物等自然学科整合 起来赋予音乐课新的内涵。如音乐与文学的沟通;音值、节奏等内容可与 数学结合;一定的音乐与这种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 语言语音特点、生活习俗、文体交流等有着密切联系,故此音乐课与历史 课、地理课的结合也非难事。在音乐课与历史课、地理课的结合也并非难 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相关的学科综合起来,对提高学生 的音乐、文化素质有

3、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体会,谈谈音 乐欣赏与其他学科综合的做法。一、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 于学生正理解音乐作品。春江花月夜是我国优秀的古典音乐作品中的 名曲之一,是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这首乐曲在国内外乐坛上享有 崇高的声誉。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布置学生在课前找到唐朝诗人 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进行学习,在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 月夜的音响资料进行课前欣赏,并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一边朗读张 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边欣赏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对所描写的 艺术意境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有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的“诗中的诗,

4、高峰上的高峰”的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对音乐欣赏相衬托, 学生就做到了较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又对唐诗春江花月夜有了 音乐上的理解。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欣赏这首典雅优美的抒情 乐曲,宛如给我们了一幅山水画卷,会使我们感受到春天静谧的夜晚,月 亮从东山升起,月光透过层层白云,映入江面,远去渔舟在江面荡漾,花 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那优美、深沉的旋律,描绘出了大自然迷人的景色, 加之教师充分的揭示,让学生以高度艺术的享受,使他们极快进入到“艳 艳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的静谧、清澈的月夜意境中。乐曲旋律 中的“淙淙流水”之声,“悠悠花香”之气,使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祖国 的壮丽河山,

5、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音乐的伟大。二、音乐与舞蹈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有着天然的共同性,舞蹈中动作的节奏常常以音乐的节奏 为基础,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通过 舞蹈技能的训练,能通过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青少 年夭生好动,在课堂中让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节拍进行律动,用体态来 表现音乐,是他们最乐意的事,课堂气氛也会随之而变得活跃。在现行的 音乐教材中,有大量的民歌和民族音乐欣赏曲目。在教学中,以民族舞为 载体,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少数民族歌曲的风格,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又丰富了知识。如欣赏蒙古族民歌,我先教学生蒙古族舞蹈中“抖肩”和 “翻腕”的基本动作;如

6、欣赏新疆维吾尔自治民歌,我先教给学生维吾尔 舞蹈中“移颈”和“绕腕”的基本动作,然后再欣赏这个民歌。除此以外, 课堂上可以根据教材和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自己编舞,形式可以是集体、分 组或个人的。其创编的动作不一定要统一,给他们一个自由想象和发挥的 空间,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三、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如欧洲音乐的发展就可以分为巴 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时期等。不同时期的 音乐风格各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 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 知识。如苏武牧羊这首脍炙人口的优秀

7、歌曲,多少年来一直传唱在广 大劳动人民群众中,成为人民群众的心声。苏武牧羊这首歌产生于民 国初年,是当时优秀的学堂乐歌之一。它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 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当时中国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发生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广大的爱国人 民群众无比愤慨,中国人民在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苏武的“留胡节 不辱”“大节定不亏”的爱国主义精神便成为人民心中的精神力量。后来, 这首歌在抗日战争时期同其他革命歌曲一样,起到了激励人民作战到底和 必胜的信念。在歌曲的旋律中,由五声音阶构成,有浓厚的中国民歌特色。 古朴苍劲、通俗感人,具有悲壮、深沉的音乐气质

8、。庄重、坚定、平稳的 节奏塑造了苏武的高大形象。调式的交替运用,使音乐既统一由富于变化。 这种调性的对比,加强了歌曲坚定、诚挚的感情,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 歌词与旋律的结合也非常的贴切。所有这些悲壮激昂的情绪来表达苏武的 爱国主义情操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四、音乐与美术的综合音乐与美术也是姐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凝固的画面,把 美术称为“流动的音乐二在音乐欣赏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 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时,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大草原风光图片,然后让学生看着那张美 丽的草原风光图片欣赏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学生欣赏

9、作品之 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单调的黄沙滚滚的宁静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 了奇妙的俄罗斯歌曲,接着听到渐渐走近的马匹与骆驼的脚步声,以及悒 郁的东方歌曲的音调,一个阿拉伯的商队从广阔的沙漠中走过,俄罗斯歌 曲和东方音调特有的音响中,在俄罗斯军队的护送下,走过广漠的荒原, 一点也不顾虑旅行安全,他们一步一步的远去了,俄罗斯歌曲和东方音调 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片平静与和谐的回声,又渐渐消失在了大草原的深处。 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东西方音乐融合的交响音画。五、音乐与思想政治的综合音乐教育的功能从古到今倍受重视,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美感 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社会主义

10、的音 乐教育就是要以动人心魄的音响美及旋律美多姿多彩的抒情及结构美来 净化新一代的心灵。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诗”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 养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热情。音乐作为一种文艺手段,是“为人民服务,为 社会服务”的。“倡导学科综合”是音乐教学自身发展完善的结果。在中学音乐欣赏 教学中,通过综合教学促使学生更完善、更准确、更深刻地感受和理解音 乐,以提升审美教育的质量,促成个性金面和谐的发展;通过综合教学拓 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以适 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和发展;通过综合教学,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 养成他们全面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他们树立 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当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但我们应 该把握适当的“尺度”,并不是每一单元、每一节课都综合,也不是每次 综合都要涉及各个学科,关键是要杜绝形式上的综合,追求合理、自然、 得体的综合。【参考文献】1王安国,吴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国.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3人民音乐社.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成.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1.4金亚文.音乐新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围.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