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公共课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一

上传人:c**** 文档编号:205510198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公共课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知识】公共课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知识】公共课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知识】公共课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知识】公共课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公共课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公共课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一(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课 -重点传染病防治学问练习题(一)1. 疫源地是指C.疫点或疫区2. 某年冬季, 某地区居民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发生甲型肝炎流行,此毛蚶称为 A. 传染源3. 传染源是指D.体内有病原体繁衍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4. 在人群中最简单实现的传播途径是E. 经空气传播5. 以下各因素中,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是B. 气候、地理6. 在孕期或分娩期. 病原体从母体传给子代称为C. 垂直传播7. 因吃不洁食物而感痢疾,食物是D.传播因素(媒介)8. 传播途径是指A. 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受的途径9. 以下哪项不是埋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E. 判定传染病传染力的大小10.

2、 影响人群易感性上升的主要因素有D. 新生儿在人群比例的增加11.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定义是D. 病原体通过肯定的传播途径,不断更迭其宿主的过程12. 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是B.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13. 传染病的基本特点是D. 有病原体、免疫性、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14. 以下哪一项不是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点C.有地区性及职业的区分15. 百日咳的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形成传播的重要条件是D.易感者与传染源有亲密的生活接触16. 传染病预防中,第一应对传染源实行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象应包括D. 对病人、接触者、病源携带者和动物传染源17.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D. 传染源、传播

3、途径、易感人群18. 以下哪句话是正确的C. 某些传染病,病人是唯独的传染源19. 以下哪一项不能作为传染源E. 受污染的食物20. 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及流行,必需具备的基本环节+B+C21. 传染源包括 +B+C22. 爱护易感人群最重要的措施是A. 人工自动免疫23. 流行因素中,受社会因素影响最明显的是A. 传播途径24. 自然疫源性疾病的传播途径E. 可经上述全部途径传播25. 可使人群易感性上升的因素不包括E. 老年人口的增加26. 经土壤传播的意义取决于+B+C27. 以下哪些符合“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点C.有明显的职业特点28. 以下哪些符合“间接接触”传染病的流行

4、特点B. 常呈散发29. 以下哪些符合“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E. 以上都是30. 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 经空气传播31. 在感染过程的5 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C.显性感染32. 外埋伏期是指B. 病原体侵入吸血节肢动物体内至使吸血节肢动物具有感染性的这段时间33. 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观看期限一般依据传染病的E. 埋伏期34. 打算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主要依据是C. 传染期年,某城市有麻疹暴发流行;经调查发觉,此时期有大量的流淌儿童迁入;从人群易感性角度考虑,这主要是由于C.易感人群迁入36. 某一孕妇在怀孕初期因车祸进行了输血,不久发觉婴儿HIV 阳性,

5、婴儿感染的最可能传播方式B. 垂直传播37. 被狂犬咬伤严峻或者接近头部者,必需在72 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这主要是下面哪一个因素打算的B. 埋伏期38. 某地发生一起疾病暴发,有 10 人发病, 全部送医院治疗,并对其排出物进行了完全 消毒,至此,有人认为疫源地已经毁灭,针对疫源地的各种措施可以终止,这种说法D. 错误,易感接触者尚未度过最长埋伏期,仍有可能显现病例,形成新的疫源地年,某城市有麻疹暴发流行;经调查发觉,此时期有大量的流淌儿童迁入;从人群易感性角度考虑,这主要是由于C.易感人群迁入40. 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传播所能波及的范畴称为C.疫源地41. 对流感的预防措施应

6、实行+B+C实行综合性措施42. 早期正确诊断传染病最重要的意义在于:E. 有助于防止传播43. 关于我国预防掌握策略的描述,不正确选项E. 以治疗为主44. 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甲类传染病包括D. 鼠疫和霍乱45. 以下各病中,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 血吸虫病4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有类39 种47. 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正确选项A. 城镇 2 小时内,农村2 小时内48. 以下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B. 鼠疫49. 疫情的责任报告人包括C. 医疗保健人员、个体医生和卫生防疫人员50. 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农村最多不超过小时51. 下面关于艾滋病防治

7、及其监督治理工作的表述,正确选项D.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治理工作52. 国家对艾滋病实行以下哪项制度D. 自愿询问和自愿检测制度53. 医疗卫生气构违反条例规定,公开艾滋病病人信息的,应依照哪项法规予以惩罚D.传染病防治法54. 依据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下来不属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的义务是; D.医师应对感染者病人的隐私予以保密县张某系艾滋病患者,在 B 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期间,擅自逃出医院回到A 县,脱离隔离治疗;为防止艾滋病传播,可以帮助传染病医院追回张某实行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的是E. 公安部门56. 在对小儿进行预防接种前,需核

8、对的内容最主要的是D. 疫苗名称57. 我国儿童方案免疫使用的疫苗不包括D.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58. 预防脊髓灰质炎常用B. 活菌(疫)苗59. 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情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A. 接到报告1 小时内60. 可用于预防乙肝的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是D. 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61. 甲肝的主要传播途径A. 经粪 - 口途径传播62. 目前对乙型肝炎的最主要的防治手段是B. 接种乙肝疫苗,爱护易感人群63. 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达错误选项C. 仅有携带者能检出HBsAg64. 预防丙型肝炎最重要的措施是A.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65. 甲肝的

9、传染源主要是C. 急性期病人和健康携带者66. 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B. 粪- 口传播67. 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68. 以下消毒剂中对乙型肝炎病毒杀灭作用不大的是C. 洗必泰阳性者,是否具有传染性,应第一检查70. 以下提示乙型肝炎有较大的传染性的血清学检查结果是阳性,HBeAg 阳性,抗 -HBc阳性71. 关于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以下描述不正确选项D.胎盘球蛋白对甲、乙型肝炎均有较好的预防成效72. 对于戊型肝炎,以下哪哪一项错误的E. 无明显的季节性73.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特点表达错误选项E. 有包膜RNA病毒74. 以下指标中,目前临床诊断甲型病毒性肝炎采纳

10、B. 血清中抗 -HAVIgM75. 男性, 42 岁, 5 年前体检发觉HBsAg( +),但肝功能正常,未予理睬;近2 个月来感到体力和食欲均减退,查ALT240IU l ,TBil为 40mol L,HBsAg( +);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D. 慢性乙型肝炎76. 一外科医生为一例慢性乙型肝炎硬化患者做手术时,不慎被沾有HBeAg阳性病人血液的缝针刺破右手指,这时立刻应实行何种预防措施C. 立刻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77. 一男性手术时曾输血800ml ,1 个月后显现恶心、呕吐、 黄疸等症状, 怀疑为输血后肝炎,进行试验室确诊第一应检查的是B. 抗-HCV78. 孕妇 HBeAg( +

11、),对其新生儿最好应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岁男性,喜食毛蚶,一周前突然发病,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肝区疼痛,尿色渐加深至浓茶状;试验室检查抗-HAV 阳性;近日体温降低,巩膜和皮肤显现黄疸,最可能的印象诊断是A. 甲型肝炎80. 某患者外科手术时输血500ml ,近日显现黄疸,并伴肝区痛,食欲不振,厌油食等症状;查抗HCV-IgM( +),最可能的印象诊断是C. 丙型肝炎81. 乙肝抗原抗体检查结果为:HBsAg(),抗 HBs( +),抗 HBc1gG(+),HBeAg(),抗 HBe( +),应判定为D. 乙肝复原期病人,传染性弱82. 某男, 40 岁,因进食生海鲜毛蚶,

12、近日ALT1000U, SB54mmol/L 食欲不振,呕吐频繁,血 HAV-IgM( +),该患者传播途径为A. 粪- 口途径83. 患者,男性, 18 岁;慢性乙型肝炎10 年,肝功能反复反常,一个月前因搬家劳累,3 周来症状加重,并显现黄疸;体检:重病面容、深度黄疸、肝掌及蜘蛛痣(+) . 腹胀、腹水征( +);ALT200IU L、TBil400 mol L、PTA23%、HBsAg(+);最可能的诊断是 E. 慢性重型肝炎84. 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治疗,哪哪一项错误的D. 解热镇痛药85.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最致死的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是B. 高钾、低钠、酸中毒86.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三

13、大主征是A. 发热、出血、肾损害87. 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理变化是C. 全身广泛性小血管损害88. 肾综合征出血热埋伏期一般为2 周89. 以下不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的原发性休克特点的是D. 由继发感染引起90. 以下不符合流行性出血热血常规转变的是始终增高91.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移行期的临床特点是E. 尿量开头增加,症状进一步加重,尿素氮连续上升92.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的试验室特点有E. 以上均是93.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以下说法不正确选项E. 一旦发觉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应尽快转上级医院治疗994. 女性农夫,发热4 天,昨天尿量680ml,呈酒醉貌,注射部位可见片状瘀斑,尿蛋白(

14、 +),以下处理不正确选项D. 立刻应用呋塞米200mg静脉注射95. 男性, 40 岁, 11 月份发病,发热3 天,血压72 40mmH,g血象: WBC1810 L,9血小板 56 10 L,尿蛋白( +),该病人的诊断第一应考虑为C. 流行性出血热96. 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在病程第六天,尿量仅80ml,血压186 98mmH,g 脉洪大,面浮肿,体表静脉充盈,两肺底有散在湿啰音,对此病在治疗上应立刻采纳以下哪组措施治疗为好A. 严格掌握输液量、应用高效利尿剂、导泻岁,男性患者,因发热、腰痛五天、无尿二天以“流行性出血热”入院,经用利尿、纠酸等治疗未见好转,目前烦躁担心,眼睑浮肿,

15、 体表静脉充盈,脸潮红, 血压 170 90mmH;g心率 120 次分,律齐,应考虑是B. 高血容量综合征98.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病情凶险的病毒感染,其病原体是C.汉坦病毒99.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哪项是错误的D. 为 DNA病毒100. 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试验室检查是D.特异性IgM 抗体检测101. 以下属于人畜共患病的是B. 流行性乙型脑炎102.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的部位是A. 脊髓103. 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最主要的3 种凶险症状为B.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104. 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频繁抽搐的缘由是A. 脑水肿,高颅内压105. 男性, 20 岁,外地来广州同学,高热3 天,抽搐、意识障碍1 天入院,体检体温40,呼吸30 次分,颈抗击,病理神经反射阳性,四肢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