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安阳师范岩陇社会巨变与袁世凯集团的兴衰系别:专业:学号:姓名:摘要:北洋集团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殊的军事政治集团,是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本文主要讲北洋集团的崛起到瓦解的 历史时期,在这段时期里,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变革,新旧势力之间 的斗争异常激烈关键字:袁世凯、北洋集团、军阀割据一、社会巨变与北洋集团的崛起1. 历史观的演进在中国历史观的演进中出现了皇家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史观 皇家史观是指建国以前的历史观,带有严重的封建色彩所谓革命史 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 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现代化史观就 是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 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2.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列强掀起了侵略中国的浪潮 有学者进行过统计:清政府从1841年5月一1912年2月共70年, 签订不平等条约411个;北洋政府1912年3月一1927年5月,签订 不平等条约243个;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9月一1949年6月,签订 不平等条约91个3. 清末新政与袁世凯集团的崛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第二次鸦片 战争,面对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清政府毫无招架之力,促使洋务 运动的开展;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清政府尝试通过开展戊戌变法 运动改善不利的形势;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家,清政府希望通过新政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
采取了一系 列改革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使新的社会阶层迅速成长,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造就了三支 政治势力特别是军事方面编练新式陆军的政策,成为袁世凯发迹的 开端4. 北洋集团的形成过程小站练兵是北洋集团初步形成的标志;在袁世凯担任山东巡抚期 间进一步壮大;袁世凯就任直隶总督,北洋集团正式形成二、辛亥革命与北洋集团的鼎盛1. 三支政治势力的分化与清末政局1) 立宪派与清廷决裂以梁启超、张搴、熊希龄等为首的立宪派虽然与朝廷都说要搞立 宪,但两者的差别巨大,立宪派是要废除帝制实行宪政民主,而清廷 的“立宪”却是要维护帝制追求如此南辕北辙,清廷与立宪派的决 裂也就不难理解2) 革命派的反清运动革命派是一个有青年留学生构成的团体,他们深受西方民主自由 思想的影响,崇尚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富有理想和热情,具有强烈 的爱国主义感情,决心用暴力推动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北洋派与清廷离心离德袁世凯河间会操,向朝廷展示了新军的实力,取得了成功此时袁世凯等人提议,想在全国搞新式陆军大演习,目的是展示陆军改革 的成果;同时邀请各国列强前来观看,炫耀武力,扫一扫八国联军侵 略中国带来的晦气。
这次会操非常成功,袁世凯的声望大大提高这 时候,慈禧太后确实也在总结经验但得出的结论却是,必须从速打 击最有才干的袁世凯,以防备汉族大臣控制军权1908年11月14 日和15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20小时内先后死去,溥仪即位称帝, 而载洋则成为中国实际的统治者载洋执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罢黜袁世凯当时全国有战斗力的军 队的军权几乎都掌握在汉族将领手中,袁世凯掌管着北洋新军,形成 尾大不掉之势载洋鲁莽地以袁世凯有“足疾”为由,解除袁世凯的 一切官职,让他回籍养病2. 民初政局与袁世凯的集权统治袁世凯在彰德期间韬光养晦,关注政局,等待时机1911年10 月10日武昌起义,1911年11月1日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 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1月13日袁世凯抵达京师,16日组织新内 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地方军 阀纷纷宣布独立北洋新军成为清室唯一可以抵抗革命的力量,于是 再用袁世凯,先任其为湖广总督,后任其为内阁总理大臣1911年2 月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自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改总统制 为内阁制1913年“宋教仁事件”爆发,孙中山等领导武力讨袁, 遭到镇压。
后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并 确定了总统的无上权力3. “一战”与《二十一条》交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以英日同盟为理由,强行 派兵接收德国在山东胶州湾的租界地,以及胶济铁路沿线地带,中国 政府无力阻止后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诱饵迫使袁世凯及其北洋 政府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三、洪宪帝制与北洋集团的瓦解1. 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后,袁世凯控制内阁,武力镇压国民党,建 立独裁专制o 1915年12月袁世凯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以1916 年为洪宪元年,行君主立宪政体2. 推动帝制的各种政治势力1) 日本、英国、沙俄的支持“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无暇东顾,日本企图独占,以 支持袁世凯称帝为由强迫北洋政府签订了《二十一条》;英国见日本 支持袁世凯称帝,为与日本竞争,取得袁世凯欢心,以便在战后争夺 在华地位,也同意袁世凯称帝;沙俄与袁世凯签订了条约,袁世凯出 卖了外蒙古的主权,换取了沙俄对袁世凯称帝的支持2) 袁克定的太平天子梦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并镇压二次革命之后,统治逐渐稳固 袁克定此时便开始鼓吹帝制,希望能因此出任皇储他派人每日伪造 顺天日报送呈袁世凯,只收录赞成帝制的文章,并发起组织筹安会, 使其误认为民心可用。
3. 护国战争与帝制取消在袁世凯准备称帝期间,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和梁启超的进步党 等组织曾派人赴云南策动武装起义前云南督军蔡指与云南将军唐继 尧等人,于1915年12月25日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旋即建立云南 都督府,组织约2万人的讨袁护国军云南独立的消息到了北京后, 袁世凯的忿怒到了极点,他罢免了唐继尧和蔡铐等的官爵,并派兵镇 压,发动了四川之役、湘西之战、滇桂边之战袁世凯三路攻滇计划 失败,加上在广东、山东等地袁军亦遭到打击,外交上又连受挫折, 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游攵销帝制,但仍居大总统位为彻底推 翻袁世凯的独裁统治,护国军继续奋战后来陕西、四川、湖南相继 独立,袁世凯在悲愤中去世4. 军阀割据混战与北洋军阀的覆灭袁世凯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新 军将领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 各势力间矛盾频发,混战不断两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开始致力于国民党的改组工作民 国十三年一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 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高 涨,广州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在北方,北京政变后成立了以段祺瑞为 执政的北京执政府。
民国十五年,随着国民军的退却,北京执政府也 宣告解体同年七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随着战争的发展,北洋 军阀的最后一届政权——奉系军阀的安国军政府于民国十七年六月 彻底垮台至此,统治中华民国达16年之久的北洋军阀集团全部覆 灭四、对袁世凯及其北洋集团的评价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袁世凯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有功之人袁世 凯从1903年起在中国搞军事现代化,在华北组建了 6个师的新军,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新式军队袁世凯有任事之才、治军之能,实为 近代中国一务实干练的能臣袁世凯废除了在中国沿袭一千多年的科 举制度,大力兴办各级新式学堂教育,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广 泛延纳从海外学成归来的新学精英并委以重任负面影响主要是指使暗杀宋教仁,导致二次革命爆发,形成南北 分裂的局面;接受“二十一条气 丧权辱国;复辟帝制,不得人心北洋集团,作为袁世凯维护统治的政治军事集团,既是中国历史的推动者,又给中国历史带来了灾难一股本质上反动的政治势力,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却成为了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