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2o各数的认识》案例分析学习对象的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 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 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 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 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教学内容的分析:本单元主要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 数的说法和写法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 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乂是100以内乃至更 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教材提供的素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 生能够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 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 读11—20各数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上册第78页一一79页教学目标:1、 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 直观理解11—20各数的意义2、 通过学生摆小棒,直观认识“十",初步认识“10个一是1 个十”、“2个十是20”3、 通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数产生的需要以及与生活的紧 密联系。
4、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难点:建构“10个一是1个十”教学设计:一、根据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尝试20以内的数数,初步感受生活中“10个一是1个十”的应用1、创设给小朋友们贴笑脸的情境,让学生在数笑脸的过程中进 行20以内的数数练习小美19个笑脸先数到14个,出现还有笑脸没地方贴的问题,引出有了 10个笑脸可以换一个大拇指接着一个一个数,一直数到 19o小东15个笑脸学生在数的过程中自觉运用将10个笑脸换成一 个大拇指,再接着数到15小西8个笑脸强调要10个笑脸才能换大拇指小波、小涛都是13个笑脸不同的呈现方式让学生体会把10个 笑脸换成1个大拇指数数更方便2、介绍数学文化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记数时就想出了像这样 的方法他们用石子来记数,数一个物体,就在地上放一块小石子, 这样下去,小石子越来越多,怎么办呢?他们也想出了个办法有了 10块小石子,再把它们换成一块大一点的石子,表示已经有了 10个 这种方法高明吧!【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到20,是有这种 能力的所以在笑脸的出示时就让学生练习数数,整体回顾20以内的数,渗 透自然数的基本单位是“1”的观念。
实际生活中10个笑脸换1个大 拇指的事例和祖先在劳动生活中将10个小石子换1个大石子的记数 方法既是为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是让学生初步直观体会把“10个一”变成“1个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二、动手操作,直观理解11的意义,初步认识“10个一是1个 十”1、尝试摆11根小棒让学生数出11根小棒,思考怎样摆可以像刚才那样让别人一眼 看出是11根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互相看一看全班交流不同的摆法直观感受将10根小棒堆在一起看得最直 接师介绍:把10根堆起来和把10个笑脸换成1个大拇指、把10 个小石子换成I个大石头一样,都是想直接告诉别人这有10个不用 数了其实我们还可以把10根小棒用橡皮筋捆起来和1根放一起, 一眼就看出是11根我们也动手捆一捆学生数出10根小棒教师示范用橡皮筋捆小棒学生尝试捆一捆,鼓励同桌互相帮忙在1捆的右边放1根让“大拇指”和“小石子”的经验迁移到摆小棒活动上来2、理解“10个一是1个十:把10根捆成1捆,10根和1捆是什么关系呢?同样是10根,一根一根地数,10根有(10个)1根10个1根可以看作10个(一)把它捆起来1捆就有10根,可以看作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十。
请学生读一读设计意图:在笑脸和石子的启发下,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摆 11根小棒,怎样能一眼看出是11根在学生一致认同将10根小棒堆在一起读数比较方便时适时介绍捆一捆、几个一、1个十,使学生 从对“10个一是1个十”的无意识建构上升为有意识建构三、动手操作,理解十几根就用一捆加几根,加深“10个一是I 个十”的理解把小棒一起放回盒中,让学生拿12根小棒,比比谁快1捆加 2根)再摆14根小棒1捆加4根)师:现在不要你们摆了,你们指挥我来摆15、16、18学生充分感知十几根就用一捆加几根设计意图:在学生明确了 11的摆法后,让学生充分感知十几 的摆法,认识到十几里都有1个十,体会摆十几根小棒都是摆几捆带 几根,直观感知十几是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让学生对十几有一个 整体性的认识四、动手操作,推导出“2个十是20”,巩固“10个一是1个十〃 的认识请小朋友们摆19根小棒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再拿出一根添上去,多少根了? (20根) 交流又有了 10根,把10根捆起来思考20有几捆,2捆是几个十?2个十就是(20)o【设计意图:从19到20是学生思维上的一次跳跃通过摆、添、 捆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对“10个一是1个十”的建构更加透彻。
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用“10个一是1个十",让数与生活 中的具体事物建立起联系O1、 在生活中运用,强化感知十几的意义下面让我们来玩一个小小售货员的游戏观察有十个十个整盒装 的,也有散装的教师做顾客,学生做售货员买4个铅笔刨你打算怎么拿?好像太少了,我买13个,你打算怎么拿?16个呢?想想不够,买20个吧再玩一次,我买19个,怎么拿?2、 通过估一估,培养学生的数感先出现10个铅笔刨,请学生看一看再出现14个铅笔刨,先看一看再遮挡起来,请学生估一估大概 有多少个?集体数一数,看谁估的准出现18个铅笔刨,看一看再挡起来,学生先估再数交流,你怎么想到是这么多的?3、估一估小方块有多高?出示10个摞着的小方块估计如果有20个小方块,又会有多高 呢?课件出示不同的高度让学生判断说说应该有多高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售货员的 游戏进一步强化对十几的理解,并运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估一估初步感悟估数的方法从估数到估高度,丰富了估计的六、感受数在生活的应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1、 观察、读一读直尺上的数,感受数的顺序2、 创设小美和大家做游戏的情境,进行数的顺序、数感的训练。
小美出题、生猜13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 15的后面一个数是 多少? 11和13的中间一个数是多少?和17相邻的数是多少?学生选一个数,小美猜学生说:“大了、小了或对了”进行提不3、感受生活中的这些数1) 公交站牌小东和小西是邻居,住在一幢楼上,放学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回家, 看看这是她们要坐的公交车站牌,你知道她要坐多少路? (18路)先出示16路公交车,学生辨别发现不对再出示18路公交车2) 红灯读秒他们上了 18路公交车走到十字路口碰上红灯,还有多少秒?(20 秒师:等红灯的时候数是怎么数的呀?我们一起帮着数一数学生 从20倒着数到0⑶电梯间楼层标志师:终于到楼下了,他们进了电梯间,小东家比小西家住得高,你知道小东家住几楼?小西呢?电梯上行,先到谁家?再上几层就到 小东家了?【设计意图:互动游戏是对2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数感的训练,同时调节课堂气氛,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生活中的数 通过故事情境的描述、直观素材的呈现让学生切身感受数的应用,同 时也穿插认数、读数、比大小的训练,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 简单问题七、总结延伸小朋友们,下课之后、走在路上、回到家里,你也找一找,在哪 里也会有这些数?明天来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好吗?【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课后在生活中主动去找一找学过的数的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反思】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应重视学生 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 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读数,数 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重点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 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学生的数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建构 新知识起着重要作用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 情境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我校学生每天放学,班主任老师领着他 们排队出校门,穿过马路,等红绿灯,这是多么熟悉的情景啊,一下 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小 学一年级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 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节课特 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摆小棒)进行学习活动,促进独立思考以及 在小组中的合作与交流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 应该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 生活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