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韵_茶韵诗词范文

上传人:贵13****忠志高 文档编号:205236903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韵_茶韵诗词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茶韵_茶韵诗词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茶韵_茶韵诗词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韵_茶韵诗词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韵_茶韵诗词 当春姑娘用甜甜的小嘴,在茶树的枝头呵出点点嫩芽,漫山的黛色中便浮出淡淡的浅绿来,像毛绒般的细雨,斜斜密密。那稚嫩的绿在枝头开始喧闹,似有声又无声,悄悄地把采茶女的心也染绿了。 于是,山村婉约如诗。三三两两的采茶女开始上山了,在茶丛中寻觅细细的嫩芽,那心儿也似头顶的阳伞,轻轻悠悠。随着温馨的春风吹拂,生活的长笛节奏加快,茶山上处处人声,处处笑语。皎洁的启明星还在东方的苍穹上高挂。茶场的黎明,不再像往日那样,屋瓦背懒洋洋地透出半湿的炊烟,一些心急的采茶女,揣一个饭团,就匆匆地往山上去了。茶树才萌发嫩芽,还未展开就采下了。因茶芽的萌发有先后,就得一次次地采,采的次数多了,季节拉长了。

2、渐渐地采茶不再是那么粗糙,而要细致地挑挑拣拣。他们做的虽然不算名茶,但比名茶珍贵,市场上难买到。采茶时要把细细的嫩芽用指甲摘下,制作一斤高挡茶得采数万个嫩芽,上午采,下午拣,晚上炒。采时要眼明手快,芽叶过长的,有斑点鸟粪的都不要。在采茶的季节,山村的夜晚看上去宁静祥和,沁人心脾的茶香在月光下浮动,空气芬芳甜润,但人们的心弦却绷得紧紧的,几乎所有的锅锅灶灶都在炒制茶叶,有些人熬得眼皮子打架,还在挺着。好茶的炒制不但辛劳,还得有娴熟的技艺。下锅只有几两鲜叶,要掌握抓、抖、搭、抹、撩、掂、扣、甩、磨、压等各个环节。杀青、烘干、辉锅、压扁整个过程都要耐着高温,要有娴熟的手上技术,才能使产品形美色雅。泡

3、入水中银澄碧绿,或悬或浮,水光叶影,相映成趣。茶叶由涩而甜,既有观赏的韵致,又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饮后使人心旷神怡茶香漫山村,男男女女,辛苦而繁忙,生活如山间的溪水,匆匆地赶着路程,跃动着快乐与希望的浪花,活泼地奔流。我与朋友去看茶厂,茶厂是林场的一部分。我们踏着蜿蜒的红泥路,进入舒卷的绿云深处,听着采茶女的笑语和忽东忽西的紫薇鸟的啼鸣,随着碧空中如烟如絮的白云,引发缓缓悠悠的遐想。朋友说久居车水马龙人声喧闹的城市,哪能不被这诗情画意陶醉?夜晚,我们又在西窗之下,捧着紫砂壶,啜饮香茗,神聊茶经茶道,从神农经茶经,谈到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士兵因不服水土而多病,经当地百姓以茶树叶泡开水喝而痊愈,后有百姓称茶树的“孔明树”,谈到乾隆“君不可一日无茶”的趣闻;谈到宋代“斗茶”的习俗;谈到了咏茶诗词很多的苏轼和陆游,谈到宋代诗句“诗情都为茶饮多”以及和尚以茶代酒;谈到“脚踏东西文化”的文化大师林语堂的“茶需静品”,谈到品茗和振奋精神,清晰思路以及养生的关系。谈着谈着,不觉月已偏西,仿佛真的进入“茶禅一味”的境界了。责任编辑刘洋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