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连霍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效果研究定稿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197485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连霍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效果研究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文连霍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效果研究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文连霍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效果研究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文连霍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效果研究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文连霍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效果研究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连霍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效果研究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连霍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效果研究定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霍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效果研究作者:刘海军郭呈周肖昭然摘要:以连霍高速公路加宽工 程为实例,研究了该工程的加宽设计、施工方法,并对典型断 面的施工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对新老路堤的沉降变形性状以 及新路堤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关键词:高速公路加宽;处理方法;数值分析1引言随着国民经济和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十分迅猛,地区之间交通量也急剧增加,已建的 大部分四车道高速公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 高度公路加宽工程顺势快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我国公路 建设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的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施工。我 国东部沿海省份高速公路加宽工程开

2、展较早,已有许多研究 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广5,但这些高速公路大部分分布在 软土地区,因此研究者主要开展了这类土质条件下的相关研 究。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含有大量的粉土、粉质黏土夹层 土;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条件限制,高速公路很有很大一部分 为山区高填方地段,这些都与东部沿海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有 很大不同。因此,研究高速公路加宽对区域土高填方路基的变 形特性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连霍高速公路横跨京广 铁路两侧的高填方路基的工程,探讨加宽工程施工技术及方 法,并采用数值方法模拟施工效果,提出施工建议,便于今后 类似工程的应用。2工程概述2. 1工程背景连霍高速横跨京广铁路两侧的高填方路基,路基

3、断面在 原有26m的路基的基础上两侧各加宽8m,加宽后路基宽度为 42m。本文计算选取断面路堤高度为13m,在新老路堤结合处, 挖除表层种植土后采用原有坡率进行新老路基拼接施工,考 虑到新填路基对老路基附加沉降的影响,采用地基底部设碎 石垫层+边坡预应力管桩,新老地基接合处均布设CFG桩的地 基处理方法。2. 2技术措施2. 2. 1开挖台阶设计时考虑到原路面结构底基层在原硬路肩处未贯通, 理论上其承载力较低,而且通车后将成为正常的行车道,因此 路面加宽时,将原硬路肩的路面结构部分挖除,然后在此处采 用挖台阶的方式进行路面加宽。鉴于原公路经近十年的沉降, 路基的密实度较高,稳定性较好,为防止路

4、基加宽施工期间影 响道路行车,为此路基拼宽采用挖初种植土后直接按原有坡 率进行台阶式施工。首先对地表、原边坡坡面进行30cm厚清表处理,开挖第 一层台阶后,在回填土夯实、碾压至原地表,然后进行桩基施 工,桩顶标高低于地表25cm,便于施工。以后台阶开挖依次进 行。3建立模型3.1计算模型本文选取1个典型断面进行模拟计算,根据对称性,只选 取路基中心右侧部分建立计算模型,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根 据实际情况,模型计算长度右侧为120m,计算深度取20m,计算 宽度10m,边坡坡度在8m以下为1: 1. 75, 8m以上为1: 1. 5。3. 2 土体参数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对于填土的处

5、理,采 用把填土当作新增单元参加计算,将填土折算成等效结点荷 载进行计算,每层一次性填土 0. 8m,每层填土的荷载在每个荷载步的第一个荷载子步瞬时加载完毕。3. 3管桩及土工格栅按照设计施工要求的管桩和土工格栅布设进行模拟计 算。桩体单元可以模拟桩与土的相互作用。格栅单元可以模 拟与土相互剪切作用,土工格栅按照从台阶内缘铺设至拓宽 路基的边坡处,并采用U型钢筋钉固定。3.4边界条件针对路堤拓宽的实际情况,对边界条件作如下假定:地基 底面固定x、y、z三个方向位移;纵断面的两侧固定y方向的 位移;路的横断面有左右两个方向,由于高速公路是典型的轴 对称问题,所以左侧采用水平方向的位移约束,右侧根

6、据模型 建立原则也采用水平位移约束;路堤上部为自由面,无约束。4 模拟结果分析图2沉降变形颜色带从浅变深,表明数值绝对值逐渐变 大。沉降量在新路堤部分比较大,在老路堤部分影响比新路堤 较小,为盆行沉降规律。沉降量最大值发生在新路肩位置,在 远离新路堤的地表,发生了少量的隆起,符合新老路堤相互作 用的机理。图3表明,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发生在新路堤的最外边缘处, 最小位移发生在老路堤中心处,中间变化连续,影响范围主要 围绕加宽路堤一定范围内,超出一定的距离,水平位移变化很 小,位移曲线变化连续。分别作计算断面的路面沉降、路面的水平位移、地基表 面的垂直位移、地基表面的水平位移如图4一7所示。图4表明

7、:路面沉降规律为老路基沉降变化相对较小,而 新路堤沉降变化相对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新土基相对较软, 在新路堤荷载作用下,发生的沉降所致。路堤中心沉降量最小, 约2cm左右,最大沉降量发生在新路肩位置,沉降量约为8cm。图5表明:在新路堤荷载作用下,新老路面的水平位移逐 渐加大,但是新路堤的水平位移发展明显大于老路堤的水平 位移,新路肩的水平位移呈最大值,约为3. 5cm。图6表明:在新路堤的作用下,老路堤中心沉降量向两端 逐渐增大,对老路堤远端的影响相对最小,地基变形曲线呈 “勺子”状,最大沉降量发生在新老路堤结合处的位置,最大 值约为7. 5cm,老路中心的沉降量约为1.9cm。图7表明:在

8、老路地基部分,大约在20m以内,地基土体发 生负向位移即地基土体向老路中心线方向移动,20m以后土体 发生正向位移并且逐渐增大,在接近新路堤中心位置水平位 移接近0,其后又逐渐增大,符合路堤在加宽荷载作用下的变 形机理。5结论本文针对实体加宽工程,进行了加宽效果的数值模拟研 究,研究结果表明:(1)路堤横断面上老地基处沉降量最小,整 体上沉降呈现中间小,两边大;新路堤的沉降变化大于老路堤 的变化,路肩处沉降呈最大值。水平位移逐渐增大,新路肩位 置呈现最大值。(2)本工程施工技术及方法较好的控制了新老路基和地 基的变形,变形量在规定范围之内,地基处理效果较好。但需 要加强新老结合处的地基处理,防

9、止发生长期变形问题。今后 也需加强加宽工程的长期沉降和水平位移的监测工作,以便 检测施工效果长期工作能力。参考文献:1 高翔,刘松玉,石名磊等.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路基扩 建加宽中的关键问题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 (4):29-33.2 贾宁,陈仁朋,陈云敏等.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理论 分析及监测J.岩土工程学报,2004, 26 (4): 755-760.章定文.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变形特性研究 D南京:东南大学, 2004: 31-35.4 刘汉清,曾国东,应荣华.老路拓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 降指标研究J.公路,2004, 3: 37-39.5 聂鹏,曲向进,刘奉侨等.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 基加宽容许工后不均匀沉降指标研究J.公路交通科 技,2005,22 (11): 18-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