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模式与对策探讨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190482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模式与对策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模式与对策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模式与对策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模式与对策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模式与对策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模式与对策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模式与对策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模式与对策探讨梁称福易诚摘 要:本文概述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 标,重点探讨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与创新模式。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对策。关健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 机制 模式 对策2006年1月,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 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多出创新性 成果,培养创新型人才”。管理的本质就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科技管理创新 就是对科技系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系统的既定FI标与责任的创造性活动, 对促进科研创新、加强学科交又、推动科研成果的产生具

2、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内 容是注重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科技投入的预期目标,其目标是“多出优秀 人才、多出科研精品”。该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套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的科 研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模式与对策加以支撑与保证。本文就这些方面的间题进行 了探讨。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总体目标(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研 管理工作全局;科研项目逐渐增加,科研经费稳步增加,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学 科建设日趋合理,科研队伍基本稳定,促进学院由教学型向教学与研究并重型转 变,全面开创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新局面。1、贯彻落实全

3、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 大胆创新,把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学院上下都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是 高职院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高度重视发挥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在知识创新和技 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和实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开放式办科研,全面发挥科研 管理的各种社会功能。2、学院科研总体要实现“文理工科共同繁荣,应用和基础研究相互促进” 的发展格局。在理科科研方面,积极鼓励和引导基础研究发展,加大对重点实验 室和重点基础研究基地的支持力度,集中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优秀骨干,创造宽 松的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和

4、充分条件,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优秀学科带头 人;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应用科技研究;下决心采取倾斜政策,重点扶持和发展高 新技术研究,积极做好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文科科 研要提高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和为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服务的水平;要从基础与 应用两方面提高学院科研的整体实力,增强学院科研的“自我造血”功能。(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管理就 是服务”。科研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 为科研活动提供便利利保证,为研究人员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能够更好地进 行科研活动,实现科研目

5、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要及时调整职称政策、创收 分成政策和人事管理规定,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承担重大课题、开展科 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积极性,让一部分教师凭借科技创新先富起来;要开 拓多种途径使教师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对科研人员的各类 科研成果,都要给予承认和鼓励,努力做到人尽其才。2、经济效益为中心原则。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要讲求经济效益就必须增强成 本意识、严格成本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提高成本效益、优化资源配置。3、管理工作效率原则。即管理机构处理公务的实际成效。科研管理部门要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其它处理公务的高新技术,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4、综合效益原则

6、。即科研管理的社会效果、社会承认和满足的程度。在当 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价值规律、经济规律仍在作用于科研管理的行为,尤其是 在各种法规不健全之时,要克服在经济利益的驭动下,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 觉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努力提高社会效益。根据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 价报告,对全国619所高校排名,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迈向科学化、规范化指明了方向。(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总体目标发挥高职院校的优势,创学科品牌,办精品科研,积极推进学院科研管理由 计划型向市场型转变,使学院的整体科研实力在国内同类高等职业院校中居于前 列。主要在5个方面力争取得新突破:一是

7、学院办学层次和结构更加合理,科研 管理效率得到更大提高;二是学科建设实现优化重组,学科特色愈加鲜明,学科 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三是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成长的现代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管理评价体系;四是科研项山科研经费、科研 成果大幅增长,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五是科研管理体制科学合理,运行机制 通畅高效;六是推进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形成良好的产学研 合作体制与机制。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与创新模式(一)管理理念创新科研管理创新,观念的创新是前提.要从培养创新型人才,支撑创新型国家 建设这个高度上统一思想认识。要从传统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中解放出来,

8、把 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因材施教、张扬个性的规律 性,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创新和科 技创新的核心和目标,把学院的一切工作统一到为教育创新、科技创新服务上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转变观念、创新科研管理,还应树立经营科研的理念。经营 科研就是指以提高学院科技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为根本目的,以整合与优化配置 学院科技资源为基本途径,以提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科技服务为主要方式的科 研管理运作实践活动。也就是说,经营的直接目的是以较小的科技投入获取最大 的回报。(二)管理队伍创新要培养一支懂业务、善管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科研管理创新人才队伍

9、。 科研管理者必须经历从组织协调选题,立项评审,科研资源配置,合力攻关,成 品评审、鉴定、验收结题,成果评奖、宣传推广、转化等周期性的循环体验,才 能不断增长管理才干,取得管理上的主动权,在管理岗位上不断创新发展。他们具备以下素质:一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思想和灵活的创新思维。科技管理 人才需从广阔的外界环境中吸取一切有用的先进经验,改变仅凭直觉经验和感情 因素支配的狭隘的、单一的思维方式,多角度、金方位、辩证地思考问题,提高 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引导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取 得突破。二是强烈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既是忧患意识乂是进取意识,可以促使 科研管理人才全力以赴地投身于工

10、作当中,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发挥在一般状 况下难以发挥的管理潜能。三是积极的探索求新精神。科研管理创新意味着必须 创造前人未曾创造过的管理成果。要敢于批判、善于质疑、正确对待权威。四是 白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是一种进取精神,是对科研管理创新目标的不懈 追求、啤精竭虑、奋发进取的精神。五是要有创新方法。科研管理创新活动还要 求科技管理工作者掌握正确的、合理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具备以下管理创新意识:项目申报立项与设计策划意识,中期监督检查 与验收、鉴定结题意识,成果报奖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品牌产品意识,成 果应用意识以及科技服务意识。(三)管理内容创新管理内容创新主要包括管

11、理体制创新、组织体制创新、人才体制创新、运行 机制创新、分配制度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体制创新六个部分。(1)管理体制创新传统科研管理的工作思路是程序化的项目管理与成果管理,只是计划、组织、 协调科研究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科研管理应该从传 统管理向创新管理方向发展,即向管理产业方向发展。所谓管理产业就是把管理 研究、教育、咨询、经验等形成知识品牌,以一定的物质为依托,变成广大管理 者掌握、实用、交换、买卖的知识产品。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融入到管理产业当 中,进行创新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益和管理成果。(2)组织体制创新科研组织体制创新已成为提高科研成果质量,降低科研成本的重要研究

12、课 题。其核心FI标是增强科研团队成员的创造力。要求学院内部能够充分整合科研 人力资源,集中优势相关科研力量联合攻关,在规定期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 科研任务,并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一,牢记学院的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基本使命,妥善处理教学与科研的 关系。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必须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来进行。 做到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比冀齐飞。第二,坚持以提高科研绩效为目标,充分发挥科研人力资源潜力的原则,提 倡科研组织的多样化,并淡化钢性条块分割的人事管理体制,创建弹性的项目制 人事管理体制;以实现科研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及信息资源最为合理和有效的配 置。第三,立足于高

13、水平科研成果创新,改革科研激励机制。对科研业绩过多地 数量化考核对高校教师来说是一种科研压力,但这种压力并不一定能够充分转化 为科研动为。对一部分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年度科研业绩考核,应实行定性为主的 考核指标,并试行年薪制,改变急功近利,过分强调成果数量,单一按科研成果 数量分配资源的考核政策。第四,改革成果评价制度。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科技项FI结项时,较多采 用成果鉴定的评价方式。由于将科技成果的鉴定与科研人员的利益挂钩很紧密, 科技成果鉴定证书已作为科研人员的奖励或各种待遇的依据,结果就会促使 人们盲目追求科技成果的数量和所谓的理论水平而忽视其经济与社会效益,完全 扭曲了科技成果鉴定的本来

14、目的。结果,表而上看来,学院的科技鉴定成果越来 越多,档次也似乎越来越高,而实际上是大多数成果通过鉴定、完成结项后就被 束之高阁。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制度,采用多种科技成果评价 方式,允许实行多种形式结题,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竞争、生产实践以及学术 上的百家争鸣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应当根据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加大对成果转 化的奖励力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另一方面,可考虑设 立科技成果转化或推广奖,对在科技成果转化或推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或个 人给予重奖。此外,单位对科研人员评定职称或晋升时,也应当由单纯看论著数 量和项目多少转

15、向兼顾成果转化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第五,建立科研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全国性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平合。计算机 技术科研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巳在日益扩大,科研管理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 代”。科研网站既是对外交流的窗曰,也是人们了解科研信息动态、展示科研成 果的平台,所以,高职院校系统应当加强科研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遍及全院、全 国高职院校联网的科研信息交流与科研管理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学院科 研管理工作和学术交流,促进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第六,要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结合与融合。包括互聘研究生导 师,合作申报硕士点并培养研究生;互聘科研人员,合作申报科研项目并进行科

16、 研攻关;相互开放实验室,共建共享实验室;相互开放图书馆,实现图书信息资 源共享;组织教师和学生到合作办学单位参与科技开发工作;聘请高级专家指导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指导中报科研项目、指导科研和培养青年教 师;合作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合作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合作组建科技产业公司等。(3)人才体制创新建立良好的科技人才工作机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 才局面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科技人才资源配置机制。要变人 才的单位部门使用权为社会使用权,打破人才流动的种种桎梏,使人力资很真正 实现全社会的自由流动与合理化配置,完善人才流动的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完善 人才中介等组织,形成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指导有方、监督有力的科技人才市 场。二是完善科技人才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全面推行聘用制,逐步建立学院自主 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的管理体制,扩大内部分配的自主权,实行 灵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