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190354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麻鸣“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9月12-14 口在浙江杭 州大华饭店召开。本次会议以“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十年经验与问题”为主题, 设置了 “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社区的性质、功能与目标”、“社区社会组织及 小城镇、村庄建设”、“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四个专题,在学术和经验两个层次 上,对海内外社区管理和服务的理论、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讨论, 旨在通过中外学者之间的理论交流以及学界与实务界之间的直接对话,为社区理 论的研究及我国基层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完善提供有价值的思路。一、主题:社区发展与中国实践:十年经验与问题在全面推

2、进社区建设的十余年中,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在社区建 设支持体系的形成、社区管理组织体系的建构、社区专业人才的培养、社会组织 的培育和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着基于中国实际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的 这些经验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也推动着中国由经济转型向社会转型的 深入。由政府推动的社区建设一一中央政府确立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主要目标和建设任务,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社区建设的具体规划一一以其强大的 自上而下的动员能力,在短时间内将社区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覆盖到广大城乡基 层社会。在社区管理体制的建构中,多元合作共治已成为共识,但能使社区多元 主体在其中发挥各自功能的合作共治机

3、制还未真正建立。在致力于完善社区管理 和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中,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正式的制度化手段 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但社区的制度建设和规范建设仍主要停留在理想建构的 形式层次上,还未真正形成为现实的制度。虽然“民主”、“自治”、“社区管理社 会化”是我国社区建设早已明确的目标,但社区建设实践还仅停留在“社区成员 代表会议”、“议事协商会议”、“听证会”、“民情恳谈会”等这样一些形式化的制 度建构中。在经政府力量推动而建立起来的社区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中,社会力 量仍然无法发挥主导性作用。如何将社区建设的政府推动转化为社会推动、如何 为社区自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社区合作共治

4、机制如何才能真正建立、本次大会的主席毛丹教授给予本文写作以很大的帮助,在此谨表谢意!但文责自负。多元主体在其中应如何功能定位等问题,还有待于实务界和理论界的进一步探 索。二、专题一:社区的性质、功能与目标“社区建设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这一现实问题,促使学者们去重新反思一 个社区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一一社区的性质、功能与H标是什么?民政部关于在 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将“社区”明确界定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 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并将城市社区的范围确定为“经过社区体制 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但官方文件对社区概念和社区范围的 明确界定并没有消除在社区建设实践方向和内容上

5、的争议一一社区建设是着重 建设能承载人类精神寄托的生活共同体,还是建设能更好地满足区域内居民各种 需求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陈伟东教授认为,社区建设是一项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国家战略。他认为,社 会现代化是人类对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对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的期盼。 冯钢教授则认为,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蕴含两个不同的道理,社区建设的关键是 文化、归属和情感。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十儿年的社区建设实践总体而言是按 国际社区发展的理念推进的。唐忠新教授认为,中国社区建设的理念与国际社区 发展的理念具有一致性,譬如,都强调开发各方面资源、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来共 同解决社区的问题,也都是倡导政府和民间如何通力合

6、作。我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十儿年,其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但丁元竹教授认为, 我国在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尤其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政 府职能转变在社区管理上所引发的变革。他认为,迷失方向的主要原因是:在社 区建设过程中没有注意价值意义上的社区与工具意义上的社区之间的区别,因而 把工具意义上的社区当作社区发展的目标。因此,当今社区建设的新课题是如 何将工具性社区建设与价值意义社区的建设结合起来,并围绕价值意义社区来改 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丁元竹将价值意义社区作为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强调“人”在社区 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实现从“看不见人”的社区走向“看得见人”的社区。

7、在这一点上,他与郎友兴教授的认识一致。郎友兴认为,社区的本义就是-个生 活共同体,社区一词的着眼点是“人”、“人群”、“社会”,“人文精神”是 社区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与丁元竹将工具性社区建设作为实现价值意义社区 的手段不同,郎友兴认为,社区建设的逻辑起点是社区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包括 社区文化体系的完善、现代社区精神的培育和重塑以及社区文化共建共享机制的 建立。他认为,如果不把文化作为逻辑起点的话,社区经济、社区自治、社区服务以及社会组织的发展都会遭遇自身的困难。然而,社区文化的培育最终还得以一定的社区成员间某种功能性互动作为发 展载体,社区各种功能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是社区文化逐渐得以培育和发

8、展的过 程。从这个角度理解,社区发展的各种元素应该不是以简单的“起点一一终点”、 “手段一一目的”这样的直线方式发生作用,而是以互为终点、互为目的的循环 方式发生作用。现代西方国家的社区建设也是按照国际社区发展的理念开展的, 但他们并没有出现如我国社区建设那样的“迷失方向二也许关键在于他们有较 好的公民社会基础,市民所具有的较好的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带入社区就为社区 动员、居民参与和社区自治提供了精神文化基础,从而为社区功能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人文环境,而社区功能的完善又为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养成、社区认同感和 归属感的形成提供了社会条件。虽然,社会建设与社区建设内含不同的逻辑,但两者仍紧密关联。郎

9、友兴提 到了,日本社会的公民文化推动了社区公共性的生长和发展;闵学勤博士提到了 社区的公民环境,并提出了公民导向的社区治理模式以呼应我国社会建设的发展 战略;来自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的谭青山教授则认为,社区建设总的目标应朝 着更高的建立一种社会人的公民意识的方向发展。另外,来美国西华盛顿大学 的Kristen Parris博士用实例说明了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联:美国政府的社会 建设部门为社区发展所设立的项目(包括small governments community garden Matching funds等)在改善了社区睦邻关系的同时,也改进了政府与社区居民之 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促进

10、社区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性和社会性成长应该是社会建设与社区建设的共有特点。我们需要 研究的是:以公民权利、公民社会为导向的社会建设与以居民需求、社会生活共 同体为导向的社区建设,如何能够相互促进,而不是互相抵消?实现这种相互促 进需要什么样的制度条件?社区自治是被普遍认同的社区建设目标,需要进一步 研究的是:社区自治是需要通过社会组织的专业性介入和协助下才能实现,还是 需要通过培养公民素质或是社区精神才能实现?抑或需要两者兼顾?三、专题二: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社区被认为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平台或重要抓手,社区治理模式的 探索既是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努力,也是转变政府社会管

11、理方式的尝试。与 会者对由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模式有高度的认同。郑杭生教授认为,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重构国家与社 会的关系。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出现了复合化、多元化、艺术 化、科学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趋势。社会管理和社区治理在体制上的突破主要体现 在政府、市场、社会的合作共治以及各相关管理部门之间所形成的复合治理, 以此克服行政力量的一元化管理及单一部门的碎片化管理所存在的缺陷。社会管 理和社区治理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所形成的合作共治关系,是“预设国 家与社会分离且对抗”的西方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中国特色社区建设实践。陈伟东认为,社区建设的过

12、程就是一个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构建社区共同 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三者主体性互构的过程,而这也正是政府、市场、社会介入 社区建设的价值所在。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Pradeep Taneja博士也认为, 政府、社会、市场三者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它们是互相联系的:有强大的社 区,就有强大的政府和繁荣的经济。但参会者对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社区治 理中的关系以及各自应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没有展开深入的讨论。阮云星教授用案例向大家介绍了支持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合作治理的方式, 并以支持型社会组织促成社区内外相关主体间多方合作治理关系形成的事例说 明了社区开放式治理的重要性。闵学勤提出的公民导向的社区治理

13、,将公民的政 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需求作为社区多元治理的共同目标,并主张依社区 公民环境的成熟程度选择公民导向深度不同的社区治理模式。北京社区参与行 动服务中心主任宋庆华以重庆市一个单位社区(房屋比较老旧,没有物业管理, 居民比较依赖单位管理的传统模式)如何在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作为技术支 持型组织)的专业帮助和指导下成立自管委员会并实现自我管理的实践案例,生 动地说明了社区参与式治理如何可能。她认为,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基础是基层协 商民主制度的建立,而它的目标是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体系。与会学者大多强调在社区建设中要更多地发挥社会的作用相对照,来自实践 部门的参会者更多的强调政府

14、在社区多元合作共治模式中的主导作用。譬如,无 锡市民政局副局长严健媛认为,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首要责任是政府的。与会学者 也普遍认同政府在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但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 政府应该以何种方式发挥自身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应该在社区管理和服 务中承担首要责任是否意味着社区治理应该是政府主导的?谭青山提出的问题 一一我们讲的社会管理是不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或治理?社会治理到底应该是 什么样的治理:谁是主要的社会管理参与者?它是否应以政府为主导? 一一值得我们在总结社区建设实践经验、探讨社区治理模式时作更深入的思考。四、专题三:社区社会组织及小城镇、村庄建设虽然参会学者对于在我国目

15、前的社区建设中“社会是否在场”存有相半大的 争议(冯钢认为,在我国的社区建设中只有政府在场,市场与社会都不在场;陈 伟东则认为,即便按照西方严格的理论和经验讲,在中国的社区建设中至少在最 低程度上社会还是在场的),但普遍认同:我国的社区建设应该大力发展社会组 织;社会组织应该在社区中有更多的渗透、起更大的作用。自90年代中期以来,学界对社会组织的概念、功能和意义有较为广泛的讨 论,并形成了基本的共识;但当社会组织被冠以“社区”这一限定词后,它的内 涵和外延却产生了某些不确定性一一它的“社区性”是指其组织成员和活动范围 均限于社区,还是仅指立足于社区、主要在社区开展活动?它的社区特性是否降 低了

16、它作为社会组织应具有的社会目标,因而可以包括那些其主要特征是居民自 娱自乐而不具有特定社会使命的社团组织?对社区社会组织这一概念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取决于它在社区发展中 的功能。冯钢特别强调社会组织的稳定功能:社会组织可以改变在无组织状态下 容易发生的社会成员对市场分配和国家再分配的不公现象的无序反应;以及可以 培育和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社会规范、道德和伦理实践体系等。 这体现在社区社会组织上应该是:在传统的基层社会组织(如村庄、宗族、家庭 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口渐衰落后需要新的基层社会组织来改变社会原子化趋 势,并通过重新组织化为基层社会自治得以实现的文化价值支撑体系的形成创造 条件。但这样的功能,现有的基层组织一一社区居委会完全可以承担,应该无需 特别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来提高居民的组织化程度。许多与会学者都谈到了专业化、规范化社会组织对于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 社区管理体制的独特功能一一相对于政府管理部门而言,它有反应迅速、运作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