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注重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190077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注重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注重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注重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注重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注重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注重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注重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重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岳阳市岳阳楼区东升小学李宏亮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生疑是创新的基础;质疑是创新的源泉;释疑是创新的途 径。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巧于设疑,指导学生乐于生疑,勇于质疑,善于释疑,是培养学 生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关键词:创新思维;方法;策略;途径。小学科学作为科学启蒙课程,不仅让学生学到一些科学常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科学的 过程和方法,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超越固定的、传统的常态“模式”,而进行的一种可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 动,一种有创见的人类高级的思维形式。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这种思维品质,而科学实验对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独特的优势,科学教育的实践证明,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注重问题 意识培养,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一、诱导生疑,激活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新课程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及合作的学 习机制,为学生全而发展拓展空间。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是促进学生 创新思维发展的必要环境。1、尊重学生,容纳异议。如教学电路出故障了,教师出示有故障的电路,诱导学生思考, 小灯泡没有亮的原因是什么?有的说是灯泡坏了?有的说是电线接错了?有的说电池没电 了?也有的说是电池盒或灯座可能有问题?而对同学们天真、好奇,甚至是充满幻想的问题, 教师不随

3、便肯定哪个,否定哪个,尽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诱发 问题。2、无错原则,激励自信。传统的课堂片面强调操作程序,强调结论的验证,学生没有自己 的假设,没有自己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循规蹈矩,也喜欢言听计从的学生。事实上,小学 生好动,难免会出现违反“常规”的事,特别是那些有灵性的学生,往往行为、语言偏离常 规,“爱钻牛角尖”,“敢于挑战老师”,却又遭到压抑、限制,受到训斥、批评。学生的学习 兴趣自然会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激化。教师应勇敢地从“圣坛”上走下来,容忍 学生犯错,巧妙地化解问题行为,消除学生恐惧心理,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保护学 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潜能。在

4、科学教学中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后的不同见解,要正确对待学 生的“傻问题、怪想法“,要通过学生的这些“幼稚”想法看到其背后的创新“潜力”。要 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不同见解,正确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必将点燃起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二、巧妙设疑,激发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古人云:“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即学生有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每个学生都有自 己丰富的世界,都有一个独特的经验世界,渗透着自己的个性与风格,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 象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有着自己的理解,当新的问题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他们总是会自觉或 不自觉地依靠他们原来的经验,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点

5、,在实验前提 出问题,设置障碍;有意识地让正确的科学知识与学生的这种自我常识形成碰撞,引发“较 量”。这样,只要教师在实验过程中适当的加以引导,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 发散思维。如在教四年级科学蚯蚓这一课,同学生共同研究了蚯蚓的生活环境、形状及爬行 之后,向学生提出:蚯蚓能呼吸吗?课堂寂静片刻后,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蚯蚓没有鼻 子,不能呼吸。有的说:蚯蚓是动物,动物是要呼吸的。学生争论不休,积极性非常高。 此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于是,学生纷纷想办法验证,有的用放 大镜观察蚯蚓,看有没有呼吸器官;有的用塑料袋捂住蚯蚓,看袋子内的空气是否会减少; 更有一名学生用

6、细线把蚯蚓绑在木棍上,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蚯蚓就死了。这样,他们 得出了结论,蚯蚓是要呼吸的。在回答问题,验证猜测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得到了开拓, 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三、鼓励质疑,促进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陶行知先生说:“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结论,结论 生行动。”实验中,学生产生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质。要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多发问,让他们敢想、敢怀疑、敢问。即使某些问题是 可笑的,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我们也不要挖苦讽刺

7、,而要从积极的方面 加以鼓励,并帮助分析错误、失败的原因,使学生产生的创造火苗得以燃烧和发展,养成创 造型人才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一课教学中,上课开始时,我敲了几下鼓,然后问:“你们听到 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提出了“鼓声是怎么产生的?鼓声为什么 能够传出来?鼓声的大小除了与用力大小外,还与那些条件有关? ”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 然后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单筛选,选出大家都想研究的共同问题。每节课结束时,我 再次鼓励大家还有没有感兴趣的问题要问? ”然后。让学生把探疑的兴趣延伸到课后。这样。 不仅使学生课后有问题,而且还能培养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动手实

8、验或请教别人来解决 问题的实践能力。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学期的耳朵的科学时,我预先让学生整体地看了一下耳朵剖开的平 面图,引导学生提出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朵在什么情况下就听不到声音了呢?耳膜穿 孔了还能听到声音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很多。我让学生阅读课文后,以前后 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再派代表发言,以此引起学生思索、解疑的兴趣。有些问题,可能学生一 时还不能全部解答,书本上又找不到答案,却又与书本知识有关联,能激起其认识的冲突,活 跃思维,并产生迫不及待的寻求理解的心情。这时,我总是给予鼓励,并组织学生结合己学知 识互相探讨一番,并利用各种途径去探究、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乂将问题

9、与理论有机结合, 层层剖析耳朵各部分的构造与作用的关系。促使学生课余之时,主动去查阅课外书籍,收集有 关信息,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探究释疑,培养创新思维的积极途径。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思维存在于问题解决过程中。问题解决的智力、操作从注意开始,然后 到认识,再到发散加工,复合性加工,多次重复形成创新的习惯与能力。解决问题是培养创 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在进行声音的产生实验中,教师进行启发引导后,指导学 生自由分组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其中有的选择“皮筋”;有的选择“小鼓”;有的选 择“酒瓶”;还有选择“玻璃杯”。学生先小组观察、讨论

10、、分工;制定实验计划;设 计好实验方法;再到小组合作实验,并进行小结汇报,得出了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速度 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整个释疑过程以学 生实验探究进行,既突出自主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也会得出一些与书本上不同的结果。而多数学生一般都会对此置之 不理,而把书本上的正确结论写上实验报告。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结果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想一想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否有改进的方法。并且当学生提出 问题时,要耐心细致的帮助分析解答,不要指责学生操作方法上的差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 方法得到同样的结论。例如,在

11、教学“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实验时,准备甲、乙两个试管,装 有相同量的石灰水,用导管向乙试管中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甲试管里不吹气。这时,就 有学生提出:甲试管没有吹入任何气体,所以没有变化,而乙试管吹入二氧化碳气体,肯定 变混浊。我马上肯定这个学生的问题提得很好,并说明在这个试验中,甲试管是用来做对照 的,但没有对比性,应当改进。如何改进呢?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可用打气针或注射器 向甲试管中反复注入空气。这样对比的效果就非常明显。可就在实验取得较成功的时候,有 学生提出乙试管中的石灰水也逐渐变得透明起来,我一看果真如此,心中暗暗高兴,我需要 的正是这个意外,我抓住这个意外,要求

12、学生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原因。通过一番实践, 终于找出了原因,原来是吹入的二氧化碳过量的缘故。实验中,只有不断“设疑-动手-观察一生疑-质疑一探究一释疑-归纳”,才会激发学生的 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C总之, 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其切入点很多,关键在于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地提高 自身的素质,并善于捕捉和把握创新的契机,设计和组织好实验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 参与创新活动的激情,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就是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创造必须思考,“学起于思,思起

13、于疑”学生无论发现问题,还是提出问 题,前提是必须思考,即为有疑而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好问”是孩子的天性。美国 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 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二、努力探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和方法(一)创造和谐环境,使学生敢问我们不难发现,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敢说、敢问,可谓“初生牛犊 不怕虎”,而到四、五年级,学生似乎变的少年老成,沉默寡言。学生不敢提问 题,一是时间不允许,怕提出的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

14、,二是怕提出的问题没 价值或太简单而受到同学的嘲笑。传统的课堂上,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站在讲台上频频发问,然后指名 回答不允许自由回答,更不允许插话,学生回答错了可能还会遭到批评。久 而久之,连会回答的问题学生都怯于举手了,怎么还敢主动提出问题呢?1、善于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关键要变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 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学生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 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 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教师在学生提问、作答时,水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

15、, 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作的每一次回答,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都应尽 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掘其中可取的因素,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 其积极性。有一次,我在教学“钓”这个生字,把“钓”写成“钩”,一个平时默默无 语的学生举起了手,指出错误,于是我热情地表扬了他,这个学生信心倍增,在 后来的学习中很有自信地提出自己的问题。2、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营造这一氛围,不是把学生带到老师预定的圈子里,求得统一的答案,而是引导 学生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课前我十分注意和学生谈天,一起谈学习,谈 动画片,谈他们想谈的话题,一起做游戏,努力形成一种亲近感,拉

16、近感情的距 离;课中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 合作者,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发表自 己的独立见解;课后与他们交流上完课后的体会。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 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渐渐地就会在课堂上敢于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二)激发提问兴趣,使学生想问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 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 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考、作答。如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 A、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B、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 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纷纷质疑: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许多 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 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