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育05级学校心理卫生学专题亲子关系的心理卫生指导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189871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教育05级学校心理卫生学专题亲子关系的心理卫生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品教育05级学校心理卫生学专题亲子关系的心理卫生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品教育05级学校心理卫生学专题亲子关系的心理卫生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品教育05级学校心理卫生学专题亲子关系的心理卫生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品教育05级学校心理卫生学专题亲子关系的心理卫生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教育05级学校心理卫生学专题亲子关系的心理卫生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教育05级学校心理卫生学专题亲子关系的心理卫生指导(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05级学校心理卫生学专题:亲子关系的心理卫生指导(小学)报告人:孙茹一、概述(-)法律上的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父母 与婚生子女、父母与非婚生子女;另一类是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包括养父 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父母子女关系形成的原因不同,但权利义务是相同的,主要有:父母子女有抚 养教育的义务;父母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非婚生子女,继父 母继子女和养父时养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父母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亲子关系的本质:1、自然的血缘关系;2、人伦道德关系;3、法定的

2、养育、监护关系和法定的赡养关系.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马斯洛所说的基本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被人尊重和自尊的需要)在 人生开始的儿年里就已经存在。如果这些需要在童年得不到满足,精神就会出现 这样那样的障碍,人格的发展也会出现障碍。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和,意见分歧,孩子便不能 (至少很难)形成评价事情好坏的统一标准,也就不能发展无冲突的价值观。很 多青年人的心理冲突可以从父母教养原则的不一至性那里找到根源。有些成人感到这个世界是友好的,他们的心胸开阔,与人相处一般不存什么戒心, 也乐意对别人投入情感。有些成人则相反,感受到这个世界是敌视他们的,他们 经常提心吊

3、胆,或心存戒备,与人交往时从不敢敞开胸怀,怕上当受骗,好猜忌。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往往根植于童年时代,是跟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相 联系的。一般来说,父母是否善于理解孩子的思想情感,是否善于与孩子沟通, 即同时也敞开胸怀让孩子理解他们,是决定性的因素。对于个人来说,与父母亲关系对于将来走出家庭后能否与其他重要关系人发展健 康的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C也许,一切人际关系无不打上亲子关系的烙印,这 就是人类学家为什么特别重视亲子关系之研究的缘故。一个人如果在与父母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善于理解别人也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 他与同学、老师、朋友、同事、上下级等的关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重要关系人是

4、个人精神生活的有力支柱,如果我们善于与他们发展亲密的关系的 话。例如,孩子想吃巧克力母亲说:”不行,马上就要吃饭了。吃了巧克力,你还吃饭不? 光吃零食不吃饭,对身体不好。”任何两个人,只要互相企图说服对方,就会有一个胜利,一个失败(一个成为有 理者,一个成为无理者)。当然也可能谁也说服不了谁。总之,没有沟通。亲子之间最重要的相互作用不是说服,而是沟通。孩子想吃巧克力,父母亲首先要理解他有这种需要,也肯定他有满足这种需要 的权利,父母亲甚至可以表达自己也喜欢吃巧克力(如果确实如此),这便是沟 通。有了沟通,便有可能通过商量就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共识。如果没有沟通而采取说服的方式,不论父母说服成功或

5、失败,总有一方感受挫折, 而挫折感的积累,必然导致亲子关系不健康。三、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应如何处理亲子关系1、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孩子的立场.这是父母能否做到与孩 子平等交流的第一步.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能理解和体谅我们的想法一 样,孩子同样需要父母的关爱和帮助.他们同样渴望着父母的理解.其次,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要做到专心致志.只有我们做到专心,才能让孩子 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和真诚,他们也才有可能更加积极地向父母诉说自己内心 的感受和想法.当孩子说到某一个问题时,父母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评论或者进行 批评,要耐心地听完他们的问题,清楚自己是否理解了孩子真正所

6、要表达的意思, 再进行适合的指导,分析和帮助,让孩子更良好的去面对问题.再次,掌控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在情绪失控的状态下很容易做出错误的 判断,使孩子感受到不被理解从而加深孩子的逆反心理,而拒绝更深一步的交谈. 因事论事,不要把以往的错误与现在的加以联系,父母要理智地与孩子进行交流, 对于孩子的特长或者弱点给予充分和积极的肯定及指导,对孩子多加鼓励,使得父 母与孩子能够保持良好亲密的关系.最后,家长要积极面对自己的不当之处.当发现自己的做法出了问题后,要勇 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只有家长做出了正确的示范,才能让孩子有了学习的榜样,使 他们有勇气和正确的姿态去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总之平等的对话,

7、真诚的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关怀,是与孩子进 行良性有效沟通的基础.2、父母要想更好地引导自己的孩子,必须在教养孩子时掌握一些实际操作方法, 以进一步了解孩子行为的目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按照积极倾听、有效沟通、及 时鼓励、平等尊重的原则与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许多家长认为只有告诉孩子怎样去解决,才能帮助他 们学会解决问题。这样会让孩子有一种依赖感,以后再遇到问题,还是得求助于 父母? 当孩子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家长首先要认同他的情绪,表示理解,然后 鼓励他总结应对的方式,强化处理过程。不要让他逃避,要保证在安全范围内允 许孩子去承担他自己行为的后果。例如:孩子

8、对待老师不公平的处理。? 当父母与孩子放生冲突时,家长要注意:(1) 一定要保持平静,不要情 绪化。(2)要想一想再行动。(3)要弄清楚你孩子表现得这么“成问题”,是因 为他想要解决什么问题。(4)要运用适当的管理方法,有时可以冷处理。例如? 孩子不好好吃饭。可以给他配备一个专用椅,并在他吃饭时善于发现好的 行为,而不是总找他的坏行为。(当孩子不好的行为得到正强化时,这种行为更 有可能再次发生)规定好他吃饭的时间,按时吃完给予正强化,超过了时间就不 让他吃了,而不是试图说服他吃完饭。有些家长会认为这样会让孩子饿坏的,其 实,孩子是不会和自己的肚子过不去的。当然,不能因为他不吃正餐而鼓励他吃 零

9、食,这样会适得其反。? 孩子不好好睡觉。父母不要认为孩子的良好睡眠习惯形成不了,只要稍做 调理,有规律,孩子就能睡好。不要理睬孩子的强硬行为,无论是拒绝,大发脾 气或要耍花招,如果一再灵验,就会使他们为所欲为。最好能够从早期就确定一 个让孩子上床睡觉的愉快的时间惯例,睡觉前听听故事,使孩子的世界显得很有 秩序、安全和舒适。? 当孩子未按要求完成任务时,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后果并承担后果。例如: 因睡懒觉赶不上校车一一步行上学。不穿外套挨冻。不清理书包作业没 带,老师批评。9.反面案例一个暖融融的下午,小明乂一次被妈妈带进了医院,破天荒地第一次坐在了心理 医生的面前。刚刚坐定,小明妈妈就开始了诉说

10、:“我在生他的时候不太顺利, 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妈妈叹了一口 气,“他今年9岁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样。先天不足,脑子不正常,学习上 有困难,成绩位于班里的后十名,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妈妈越说 越激动,“我己经带他看了七八家医院,也做了很多检查,就是没查出什么毛 病。”“他主要是脑子有问题,是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妈妈反复强调。当医生将目光转向了小明,小明不假思索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 好,我也挺着急的,不知怎么办好。”小明妈妈乂说:“每一次看病我都将他脑子 受过伤的事情,还有影响学习的事情给医生说一遍。”“哦,小明的“病情医生己

11、经了然于胸。果不其然,经测定,小明智力水平 正常,根本不存在智力低下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学习成绩不好问题,完全是由 于妈妈不良心理暗示的结果。而妈妈乂是接受了医生的“这孩子可能会出现智力 问题”的不良心理暗示。种种不应的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造成了小明生活和学 习上的种种困扰。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 则是消极的。而一些比较敏感、脆弱,独立性不强的人,譬如妇女和儿童,就比 较容易接受暗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对人的生活产生一 定的影响,使情绪受到波动,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健康。小明就是由于长期的不 应心理暗示导致学习困难。而往往施加不

12、良心理暗示的人恰恰是被暗示者身边最 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如母亲。董主任说,如果长期对某人施加不良心理暗 示,必然影响到个体的认知思维过程,使人形成不应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模式。而 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儿童来讲,不应的心理反应更易于形成和固定下来,严重的 甚至会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因此,作为父母和老师,对于儿童的正常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父母, 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的健康、维护和发展起到促进或限制作 用。所以,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尽量多地给予儿童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 以及实际的帮助和引导。此外,让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或许更重要。让孩子 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认知,

13、更利于他们成年后在社会上找到正确的 位置。(二)孩子应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童年时代,亲子关系主要是父母起主导作用,儿童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进入青春 期后,随着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心理也逐渐由幼稚向成熟发展,小学生的自我 意识逐渐清晰,独立意识也口益增强,能从自身角度来观察问题和发表看法,不 再盲目信任他人观点。在此阶段,亲子关系由原来单向依赖的关系转变为双向互 动的关系,父母和子女都须经历一个调整过程。子女具备了比童年时代发挥更多 个人作用的基本条件,如果亲子双方能妥善处理,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调整过程, 建立起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亲子关系;若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 长。因此,小学生可尝试从

14、以下儿方面来促进亲子关系的改善1、学习一些青春期的心理卫生知识,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入青春期的小学生身体己基本发育成熟,但心理发育恰好是处在独立意识和自 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思维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常表现为过分的自我关注, 不太关心别人,不善于从他人角度来思考问题。小学生把自己当做成人看待,而 父母仍把你们当做小孩来管理,从而导致了亲子之间的冲突激化。父母和子女双 方都应经常自查行为,摆正位置。小学生的父母也应了解一些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知识,才有助于亲子双方理解出现冲突的原因。2、正确认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及师生关系是小学生三大重要的社会关系,具有较

15、强的互补 性,对健康成长缺一不可。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小学生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得到 了身份认同;B好的师生关系,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而亲子关系 却能让小学生体验到父母无私的爱和人间亲情。亲子关系是塑造和影响孩子个性 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只要小学生能换位思考,就会觉得做父母的艰辛。父母并不 像孩子想像的那样顽固不化、倚老卖老,他们只是太渴望孩子能早日成为一个自 食其力的人。3、亲子关系不协调,子女也有部分责任咨询中,常听父母说孩子常以“没看见我正忙着吗?走开走开”、“别理我,烦着 呢”、“他们不会同意我的想法”之类的话进行搪塞,拒绝与双亲进行沟通。这部 分小学生为冲突的解决设置了障碍,对

16、亲子关系不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成长 过程中,我们必须培养自己和父母之间良好态度与适应能力。FT前,在北京怀柔区举行的一场亲子教育试验,竟然让家长全哭了。活动一开始, 主持人让每个孩子和妈妈都戴上眼罩。在黑暗中,孩子通过触摸妈妈的手寻找自 己的母亲。但是有5个孩子没有认出自己的妈妈,当他们把眼罩揭开后,妈妈和 孩子金哭了。紧跟着乂做了一个试验,孩子和妈妈都戴上眼罩,所有的妈妈通过触摸手都 认出了自己的孩子。而实际上,前一个试验中那些能摸出妈妈的手的孩子,儿乎 都是妈妈感觉到是自己孩子的手,然后给他们暗示的。为什么孩子没有顺利找到自己的妈妈,而妈妈能顺利找到孩子?亲子训练营 的首席导师孙女士指出,这暴露出家庭教育爱的失衡,孩子只知道接受爱,不知 道感觉爱,也不会付出爱,这样的家庭教育是病态的。4、承认发生亲子冲突不可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