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189808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皇岛市19962008年人间布鲁氏萌病疫情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徐朝阳,刘波摘要目的通过对514例布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我市布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 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6-2008年我市各县区报告的布病报告卡片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996-2008年全市发 生人间布病514例,发病率0. 83-3. 25/10万之间。发病高峰在3-6月,占74%;男女发病之比为5. 5: 1,男 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以20-45岁青壮年为主,占72%;放牧饲养人员占82. 1%,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 群。结论布病疫情在我市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布病的监督、监测工作,对疫区重点人群实施10

2、4M布病 菌苗接种及对疫区畜群检疫、免疫、病畜淘汰是防治布鲁氏菌病的重要措施。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因素;防治策略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在我市流行历史较长。80年代中后期全市布病疫情稳定,到1995年我市布病发病率 一直在0.36/10万以下,且均为散发。近些年由于农牧业发展迅速,饲养景增加,饲养形式改变,牲畜交易 频繁等因素影响,致使布病乂出现流行。现将1996至2008年布病疫情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数据资料来源于我市历年报告的疫情资料o 2004年起使用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2结果2.1疫情呈逐年上升、分布广泛的趋势1996-2008年全市发生人间布病514例(均血

3、清学确诊)。发病率0. 83-3. 25/10万之间,发病呈逐年上 升之势。疫区分布在4个县、3个区的70个乡(镇)、185个行政村,病例分布见附表。附表秦皇岛市1996-2008年布病发病统计年代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计病例 1822272916 203536 3657 66 61 915142. 2季节分布我市布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虽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春夏之交相对集中,3-6月发病380例,占74%。 这与我市符年春夏为产羔期相一致。产羔季节由于接羔、助产、处理流产物等增加了人

4、群与病畜接触机 会,加之个人防护不严,因而造成感染发病。2. 3性别与年龄分布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但由于与畜牧工作接触机会不等而发病有所不同。514例布病 患者中,男性435例,女性79例,男女发病之比为5.5: 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分布以20-45岁青壮 年为主,占72%。2. 3职业分布514例布病患者中,放牧饲养人员422例,占82. 1%;普通农民62例,占12.1%;学生30人,占5. 8%。统 计结果显示:从事畜牧业人员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表明了与畜牧工作密切接触的人群,布病 感染率高、发病人数多的人群分布特征。3讨论 3.1.1畜牧业发展,畜间市场交

5、易频繁,人畜接触机会增多:近些年我市畜牧业发展迅速,农村家畜市 场交易活跃,交易形式多种多样,有集市交易,有非集市的直接交易。病畜流行范围加大,人畜接触机 会增多,感染因素增加。3.1.2畜间免疫、检疫力度不够,未能及时淘汰病畜是布病流行的重要原因:畜间免疫工作不够普及,尤 其是部分边远山区,近儿年没有进行畜间布病免疫。畜间疫情检疫工作因经费不足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进 行,以致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布病疫情动态,是布病流行的潜在因素七群众对布病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 不足,配合不力,有的甚至逃避检疫,使病畜漏检增多,最终造成布病流行。3.1.3个体饲养户增多,白天放牧,夜晚入户的饲养方式也是造成布病流行

6、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市个体养 竿户的羊只白天集中放牧,夜晚分户饲养。有的群众常把羊只饲养在院内、室内。特别是冬季,为了保护 幼弱病畜的生存,常有人畜同居一室的情况.这种饲养方式大大增加了人畜接触机会,成为布病流行的重 要原因 O3.1.4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够,个人防护意识差:多年来我市布病疫情比较稳定,布病防治宣传工作在部 分人员思想上渐被淡化,对布病防治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我市畜牧业 发展迅速,个体饲养户增多,宣传教育工作没有及时跟上,群众对布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少防病知识。 接羔、助产、处理流产物时没有防护设备及消毒设施,导致传播途径不能及早切断,从而造成流行

7、。3. 2防治对策3.2. 1加强疫区重点人群免疫接种工作:布病暴发或流行时对接触牲畜及畜产品的重点人群实施104M布病 菌苗接种,要求覆盖率在90%以上,使重点人群的免疫水平、抗病能力得到普遍提高。3.2.2畜间坚持贯彻以检疫、免疫、病畜淘汰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疫点畜群随时进行检疫,检出病畜要 全部捕杀,以达到净化畜群,消灭疫源的目的。3.2.3加强布病的监督、监测工作:随着农牧业的发展,牲畜及畜产品交易II趋频繁,布病的监督、监测 31工作成为重要的防治手段。而且以从事放牧、屠宰、皮毛购销加工等行业人群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发现 疫情及时处理,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3.2.4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

8、工作”:通过印制宣传画或采取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的宣传,增加群众防 病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先防后治、防治结合。参考文献1 孙天志,徐晓燕,庞秀英.内蒙古90年代布氏菌病流行特点及其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9, 18(1):39-412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8-49.3 葛丽敏,张远方,金丰久,等.大连地区1996-1998年布氏菌病监测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9, 18(6) :4074 张颖,徐文体,阴杰莹,等.天津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隐性感染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 29 (9) : 949-950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133513699 0335-3652613通信地址:秦皇岛市海港区燕山大街西段90号066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