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初夏司马光司马光的《客中初夏》范文

上传人:贵13****忠志高 文档编号:205188219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中初夏司马光司马光的《客中初夏》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客中初夏司马光司马光的《客中初夏》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客中初夏司马光司马光的《客中初夏》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中初夏司马光司马光的《客中初夏》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客中初夏司马光司马光的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代夏县(在今山西省)人。他在政治上比较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他的杰出成就,是编了一部编年体的历史书资治通鉴,成为历史书中的名著之一。他的诗不大有名,千家诗里选了他这首诗,是写初夏风光的。写初夏风光的诗,要推这一首写得好,写得很有意思。 题目叫客中初夏,古代的诗人写了无数客中的诗,免不了要反映思乡或客中寂寞的情绪,这首诗里一点没有,这就高出一般写客中的诗。初夏是阴历四月,这就想到谢灵运的名句,在游赤石进帆海里说:“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清和”,非常确切

2、地说明首夏的气候。谢灵运在诗里说:“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他坐船出去,从早上到晚上,看到阴云多次升起,又多次消散,是乍阴乍晴,同这里的“雨乍晴”相似。这里只能用三个字,省去一个“乍”字,是“乍雨乍晴”的意思,即忽然下雨,忽然放晴。谢诗写了“阴霞屡兴没”后,就放开了,只成了写景的佳句。这里不是这样,作者结合忽雨忽晴来写山,跟下句密切结合,就很有意味了。“南山当户转分明”,从乍雨乍晴来说,对门的南山,在下雨时,云雾笼罩,望出去一片模糊,南山就看不清楚了。到天气放晴,云雾消散,南山就看得清楚了。这个意思,用七个字来表达,就要分出轻重来,是侧重写雨中的南山呢,还是写放晴后的南山呢?作者写了后者。作

3、者的本领,不光写了放晴后的南山,还写出了雨后的南山转变到放晴后的南山,他只用一个“转”字,就说明这种转变。这种转变,是结合着“雨乍晴”来的,所以含有这个意思,这里看出作者用词精练之至。为什么不写雨中的南山,要写放晴后的南山呢?因为南山转向分明,作者是喜欢这种分明的,在这里含蓄地透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作者写到这里,好象把晴雨和南山放开了,笔锋一转,转到写门前的景物,柳树和葵花上去了。这首诗的妙处,似放开而又不放开,就写景说是放开,就景中含情说又是不放开。作者喜悦的心情,是从南山的转分明中透露出来的,又是从写柳树和葵花中透露出来。这样,从含蓄的心情说,前后联系起来了。初夏,柳絮因风飞舞的景象刚过去

4、,所以点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写得非常自然,那时“惟有葵花向日倾”了。柳絮不能自主,风吹向东,它就飞向东,风吹向西,它就飞向西。再用一个“起”字,说明柳絮完全是凭着风力飞起来的。葵花不一样,它始终倾向太阳,用一个“倾”字,有倾心的意思。柳絮和葵花两者完全不同,对柳絮说“更无”,对葵花说“惟有”,“惟有”是只有,是独一无二的。再加上一个倾心,这也双关作者的倾心,这里含有作者对葵花喜爱的心情,这种心情跟喜爱南山的分明相应。这首诗,表面上看完全是写景物,但它有侧重,从侧重里含有感情。表面上看前后无关,从景中含情看,又密切相关。它不用表达感情的字,感情都是通过景物来表达,表达得又那样真切,所以是一首很有意味的好诗。(插图:吕敬人)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