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稿)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187985 上传时间:2021-10-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言稿)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言稿)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言稿)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言稿)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言稿)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言稿)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言稿)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同志们:这次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 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年全省科技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年全省科技工作。下面,我 就去年的I:作情况和今年的工作安排谈几点意见。一、*年全省科技I:作的I口|顾* 年全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体 制改革,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科技工作的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启动实施双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去年是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 倍增计划的开局之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 长,对经济发展及

2、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600 亿元,同比增长46,占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3.8,比上年提高了 2.5个百分点,提前一年 完成双倍增计划的第一步目标;高新技术产品出曰350亿美元,同比增长53,占全省出曰 总额的40o围绕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建 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年初预测分解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参照国际通行做 法,对现行高新技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初步建立了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的宏观管理体制。二是深入推进高新园区二次创业,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集聚, 加快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创新项

3、目;新建8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优化高 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布局,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载体的建设水平。*年, 全省高新技术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50亿元,占全省总额的40;高新技术特色产 业基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60亿元,占全省10。三是继续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群的培育 力度,努力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优势。软件及系统集成、数字通信设备、光电子材 料及器件、传感器、轨道交通、新型输变电设备等优势高新技术产品群在国内已拥有较强的 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围绕高新技术产品群的培育,全年组织实施国家863、科技攻关、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28项,省高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计划项

4、目152项,省以 上火炬计划项目467项(其中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62项,居全国首位),总投入107亿元。 四是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体的创新能力。全 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41家,新批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55家。组织实施江苏省百家 重点民营科技企业培育计划,确定首期123家省、市联动培育的重点民营科技企业,进一 步推动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发展。(二)规范实施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去年,省政府在增加常规科技投入的同时,安排3亿元,设 立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并列为省政府全年十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我厅作为牵头部 门

5、,以新的管理理念,加强部门协调,通过建立规范、高效、责任落实的工作机制,创新 资金运作方式,圆满完成了首批项目的遴选及实施工作。永+ Office办公软件、光纤预制 棒及特种光纤、高性能瑚纤维、高性能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等28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得 到立项支持,共安排转化资金33381万元,总投入达50.9亿元。这批项目拥有授权专利119 件、软件著作权17项、新药证书3项、新农药证书4项。预计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年新增 产值196.8亿元、税收24.9亿元、利润30.4亿元,创汇3.7亿美元,并可再获100余项专利。 这对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

6、技术产业将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三)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 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在农业领域,启动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江苏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 成研究与示范项bl,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优化组装转化与关键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了大面 积水稻生产的技术水平;加快实施南方农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初步 实现了南方农区高效安全牛奶生产体系的建立、示范和产业化;实施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 技专项,组织传统肉制品关键技术及设备的开发,用现代高科技解决传统肉制品的加工, 在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保持营养价值和原有风味。组织豆制品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 利用超细粉碎技术,解决豆奶速溶问题,

7、项目水平居全国前列。在社会发展领域,深入实施 水专项,以提高我省大水面污染治理与控制能力为重点,在43平方公里的规模上开展了 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夏技术及示范工程,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夏初见成效,得到了国务 院领导同志的肯定。以恢复城市水环境生态与景观功能为bl标,实施镇江、苏州城市水环 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研究示范进展在全国11个城市中居第2、3 位。针对全省人民日益提高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安全需要,启动实施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 保障技术示范工程;全面推进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以苏果超市为平台,实施食 品安全关键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探索形成了一套以食品流

8、通企业为龙 头,政府监督,部门协调,贸农技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新模式;围绕国家创新药物及 中药现代化科技专项,组织实施了抗肿瘤新药力达霉素等20个新药创制项目,其中国家一 类新药8项,获得国家拨款3300万元。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通过科技部验收,全省医药企业获得国家新药证书207份,同比增长30。完成销督额、实现利润均 居全国第一位。(四)规划启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根据*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结合江苏实际,协调省有关 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2010年江苏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总体方案,确立以共 享共建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为核心、加

9、强科技资源集成和共享服务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整 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建设思路,选择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特点的研究实验基 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信息、生物种质资源、科学数据、产业共性技术服务、科 技创业服务、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构建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框架。以整合优化现 有科技资源配置为主,投入3800多万元,首批实质性启动建设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三 药创制公共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平台等四 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探索与完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机制,提高了我省科技创 新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围绕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投入2800万元

10、新建了 13家高技 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对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社会化评价,积 极探索总结各类科技创新载体的组织实施形式,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五) 加强原始创新,知识产权的创造与管理取得新进展*年我省共承担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 目753项,获得国家拨款2.58亿元。其中光电功能晶体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微结构设计 与制备过程的研究等3个项1=1列入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为我省光电功能材料等领 域日主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我省承担国家基础研究重大任务的能力不断提升,原始创新 能力进一步增强。*年,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显著提高,全省专利申请量 持续增长,

11、首次突破2万件,实现了专利年申请量3年翻一翻的可喜成绩;同时,全省知 识产权执法活动频繁开展,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明显改善。(六)加强国际和区域科技 含作,开放配置科技资源取得新进展对俄和独联体国家科技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合作方式 从单纯的高技术引进逐步向联合研发、联合推进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年组织大规模对俄合 作项目洽谈对接活动8场,镇江市组织的中俄科技洽谈会成为*年中国镇江金秋经贸洽 谈会的亮点,无锡市与乌克兰科技部共同建立的中乌科技合作园正在筹划之中。沿江对俄 科技合作产业化基地建设进展顺利。通过与南非的大型科技交流活动,积极探索以先进适 用技术的应用示范为先导,推动我省相关产品、设备和

12、服务向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的 输出。区域科技合作进一步加强,签署了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共同组织东 方科技中介高层论坛,协调加强中介服务网络建设,围绕长三角产业共性技术组织联合攻关。 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与以两院两校为代表的省外重点研发机构的科 技企作向纵深推进,企业开放性配置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能力有效提升。首批立项的 28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中,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省外著名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 合作承担的有9项。(七)强化示范引导,地方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去年是国家科技部倡导 的地方科技工作年,围绕提高地方科技支撑能力,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一方面继续以加 强

13、对科技先导型区域支柱产业建设为把手,带动苏北地方科技工作不断开拓新局面。围绕突 破制约支柱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集成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95项,省级科技 投入1.15亿元,引导社会投入近60亿元。启动培育了 34家省级星火龙头企业,对龙头企 业承担的重点星火计划项目给予全额贴息支持,着力培有支柱产业的实施主体;推动各地 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技招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壮大支柱产业的规模;与科 技部集成实施百万农民技能培训工程,启动了 20家国家级星火学校建设,强化支柱产业的 智力支撑。8月,科技部在连云港市召开全国星火富民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推广我省培育 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带动地方

14、科技工作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认真总结推广沿江地区富 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工作经验,在扬中召开了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培 育区域高新技术特色主导产业的基木思路和工作经验;在南京召开科技工作先进市县表彰 会,重点总结交流科技进步示范市县特别是城区科技工作经验。全省地方科技工作水平不断 提高。我省78个市、县、区通过2001-2002年度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其中32 个市、县、区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称号;9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单位。 4个县(市、区)科技局获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3位同志获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 工作者称号。(八)实施政务公开,科技管理创新取得新

15、进展去年是省科技厅全面推行政务 公开的第一年,科技系统行风建设工作得到加强。首问责任人、工作岗位Ab角、重大事 项听证、新闻发布、特邀监督员等五项工作制度得到较好落实。进一步加强机关工作的规 范化、制度化和工作作风建设,在省级机关作风评议活动中名列前茅,以良好的行风保障 和促进了科技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按照政务公开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求,进一步提 高科技计划管理水平。推动计划项目在组织申报、咨询评标、考察论证、行政决策、信用评 价等管理环节的进一步规范透明。积极推进科技项目招投标,组织招标项目35项,其中与 省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招标项目10项。全年下达省科技计划及经费16批,新上省科技

16、计划项目1800项,项日总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其中省拨款6.65亿元,获得国家科技拨 款支持达5.5亿元。项目实施成效明显提高。*年全省科技工作整体进展良好,基础研究、 人才培养、科技条件、技术市场、科技统计、科技奖励、科普工作和科技动员等专项工作也 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从更高的层次和要求上来看,我省的科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和差距,科技发展的宏观调控与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结合得还不够充分,科技创新能 力及科技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科技发展的区域性、结构性矛 后还有待进一步解决,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特别是创业热情仍显不足,科技管 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仍需提高,这些问题都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研究,扎扎实 实地予以解决。二、二。五年全省科技工作安排*年,全省科技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提高自主创新和开放配置科 技资源的能力,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科 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