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的栽培技术要点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5145687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树的栽培技术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桃树的栽培技术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桃树的栽培技术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桃树的栽培技术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桃树的栽培技术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树的栽培技术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树的栽培技术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桃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一、栽培价值桃是我国主要果树之一。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开始结果早,盛果期也早,早期收益高。管 理得当,易获丰产,即使粗放管理也有一定的收成。桃果实风味优美,营养丰富,常具特殊香味,为夏秋季市场上的主要鲜销果品。但我国传统 水蜜桃或蜜桃成熟后汁多皮薄,容易腐烂,多数不耐贮运C近年从国外引入和自行选育的汕桃, 贮运性大有提高,颇有开发前途,但尚需解决风味偏酸,在多雨地区-.栽培容易产生裂果等问题。 此前可先适当发展较耐贮运的优质脆桃(硬肉桃)应市。桃果实除供鲜食外,还可制罐、制桃干、 桃脯、桃酱、桃汁等。随着罐头工业的兴起,为罐桃的栽培和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桃品种多

2、,寿命短,经济寿命一般仅20-25年,生产上品种更新快,竞争也激烈。二、主要种类和品种桃属于蔷薇科李属挑亚属植物。生产上常见应用的有以下几种:普通桃,包括栽培桃和毛桃; 山桃;甘肃桃;新隅桃。后面三种常作估木用近年长江流域及淮北地区桃砧木资源常感不足, 上述种类多有引入.普通桃是生产上最主要的种,它有蟠桃、汕桃和寿星桃三个变种c桃的栽培品种很多,我国有1000个左右。根据品种起源、风上适应性及地理分布可将栽培 桃划分为南方系、北方系和南欧系三大品种群。1、南方品种群 形成于长江流域的华东、华中及西南地区,地属我国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 气候带的湿润区。本群品种适应温暖多湿气候,耐早和耐寒性较差。如

3、移至北方栽培,只要不受 冻、注意灌水,常能丰产。其中水蜜桃系品种栽培最多。代表品种有白花、玉露、白凤等。近年 又育成或引入雨花露、冈山早生、砂子早生、北农2号等优良品种。大多数的蟠桃也属本群, 代表品种有P1芒蟠桃、撒花红蟠桃和陈圃蟠桃等。在南方品种群中,还有一类是果实适于在硬熟 时采收的脆桃。它们适应性强,分布广,耐瘠薄土壤。代表品种如苏皖的陆林、大甜桃、吊枝白, 江浙的小暑桃,湖南、湖北、江西的象牙白等。2、北方品种群 形成于黄河流域的华北、西北,地属我国暖温带气候带的亚湿润区和亚干 早区。本群品种耐早、耐寒性强,树姿直立,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节间长,单花芽多。如移 至高温多湿、降水量大

4、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栽培,大多表现生长旺盛,产量低,有时还表现 严重的裂果。其中蜜桃系品种栽培最多,代表品种有肥城桃、深州蜜桃和青州蜜桃等。3、南欧品种群 是我国的桃经伊朗、小亚细亚传至南欧诸国后,经长期驯化形成的品种。 适应夏季干燥,光照强,而冬季温和的气候。美国及南欧各国的品种多数属本群。有黄肉、白肉 桃和汕桃等类品种。引入我国华北地区栽培后,-般生长结果尚属皿好,如直接引入多雨的华东 地区栽培,多表现旺氏,着果率低,甚至出现裂果等不良现象,不易获得丰收C下而就不同用途对适于淮北和长江流域的桃新品种再择优作一介绍。适于鲜食的水蜜桃品 种,有安农水蜜、早霞露、秦蜜、春秀、霞晖1号、早蟠桃、

5、金山早露、雨花露、白云、砂子 早生、湖景蜜露、团头蜜、自花、玉露桃等。适于罐藏加工的黄桃品种有金晖、郑黄4号、明 星、金童7号及锦绣等。汕桃品种有五月火、躇光、艳光、早美光、潍坊1号、阿姆肯、丽格 兰特等。三、生长结果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生长结果习性桃为落叶性小乔木。根系属浅根性,生长迅速,伤后恢复能力强。桃芽 具有早熟性,萌发力强,在主梢迅速生长的同时,其上侧芽能相继萌发抽生二次梢、三次梢。但 在二、三次梢上,无芽的盲节很多。桃的成枝力也较强,且分枝角常较大,故干性弱,层性不明 显,中心主干易早期自然消失。不同品种间分枝角度不同,形成开张、半开张和较直立的不同树 姿。隐芽少而寿命短,其

6、白然更新能力常不如其他树种。桃花芽容易形成,进入结果期早。树冠中长、中、短各类枝条均易成为结果枝。花芽为纯花 芽,在枝上侧生,每一芽内1花。顶芽为叶芽。同一节上着生2芽以上的称复芽,通常为花芽 与叶芽并生。南方品种群中的水蜜桃系和蟠桃系中、K果枝上多矩花芽。结果枝可分为长果枝、 中果枝、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几种。长果枝长31-60厘米,为南方品种群的主要结果枝;中果 枝长16-30厘米;短果枝长5-15厘米,其上除项芽为叶芽外,其余各节多为单花芽;花束状果 枝在5厘米以下,节间甚短,花芽排列紧密,形态与短果枝雷同。不同品种的主要结果枝类型 不同,同时随树龄增长,主要结果枝的类型也有变化。大部分桃

7、品种能自花结实。但霞晖1号、春秀、仓方早生、砂子早生、朝晖、北农2号、 白花、鸡嘴白、五月鲜等品种花粉发育不全,白花不能正常结实。异花授粉能提高结实率。果实发育可分快-慢-快三个时期。其中第二期为硬核期,品种间差异较大,早熟品种仅7-1 0天,常使胚发育不全,或形成软核。生理落果分前后两期。前期落果在花后3-4周内发生,主 要是由于受精不完全所引起,脱落部位一般发生在结果枝与果梗之间。后期落果是受精幼果的脱 落,主要发生在硬核期开始的前后,脱落部位多数在果实与果梗的花托之间。此期正处于植株内 的养分转换期,落果与碳水化合物及氮素的供应不足有关、干早也能促进脱落。但是,如果此期 供应的氮素和水分

8、过多,引起新梢徒长,器官间对养分的竞争加剧,则同样会导致落果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桃属喜温性的温带果树树种,但适应性较强。适宜的年平均温度, 南方品种群为12-17度,北方品种群为8-14度,前者比后者更能耐夏季高温。大多数品种以生 长期月平均温度达24-25C时产量高、品质好。冬季通过休眠阶段时需要一定时期的相对低温, 一般需0-7.2C的低温750小时以上,但春蕾、雨花舫等一些南方品种群品种需冷量较低,仅5 90-730小时。低温时数不足,休眠不能顺利通过时,常引起萌芽开花推迟且不整齐,甚至出现 花芽枯死脱落的现象。不同品种间低温需要量有较大的差异。花期要求10C以上的气温,如最 抵气温降

9、至零下1-3C时,花器就容易受到寒害或冻害。桃性喜干燥和良好的光照。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唯南方品种群较能适应潮湿汽 候,但在花期及果实成熟期仍忌多雨。花期阴雨天多,影响授粉、受精和着果:果实成熟前雨水 多,果实品质降低,且常引起裂果。光照充足,则树势健壮,枝条充实,花芽形成Q好;光照不 足时,内膛枝条多易枯死,致结果部位很快外移。桃最不耐水涝,适宜于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生氏。特别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坡 地栽培比平地更为适宜。土壤也不宜过粘或过肥,否则树体徒长不易控制,且易诱发流胶病。桃 耐早性极强,其需水量是许多果树中最低的一种。四、育苗和建园1、育苗生产上桃树育苗多用嫁接繁

10、殖。砧木普遍用毛桃或山桃,近年也有应用甘肃桃利陕 西山桃的。就适应性而言,毛桃是我国中部和南部桃区的优良砧木,与挑的嫁接亲和力强,且较 耐湿,栽培容易,树龄长。栽培品种除早熟种不宜作播种用外,一般中晚熟种的种子都可采用。 进行矮化栽培时,可用毛樱桃、郁李作为挑的矮化砧。接穗以选用复芽或带有复芽的枝段为最佳。种子秋播或春播都可以。秋播出苗抠齐,出苗早,幼苗生长快而健壮,且可省去种子沙藏手 续,一般在晚秋至初冬土壤结冻前进行。春播种子需经沙藏层积处理,毛桃需100-120天,然 后在种子萌动而播入土中。沙藏天数不足时影响发芽率每千平方米需种子75-120公斤,可育 苗8000-10000株。也有先

11、在苗床中集约播种育苗,而后再行移栽的。桃秋季生长停止较苹果和梨为早,砧木生长速度也快,芽接时期早于苹果和梨,长江流域一 般多在7-8月间进行。如能提前至6月中旬以前芽接,成活后并采用折砧或两次剪砧的方法,可 在当年成苗出圃。这在生校期较长的地X,苗木较易达到规定的标准。具体嫁接方法,过去采用 T形芽接法为多,近年多用嵌芽接法。先在砧木上切取下一盾状芽片,上浅下深,下刀口斜切入 木质部内。再在接穗枝条上取下稍短的带木质部接芽片嵌入,并使芽片上端露出一线砧木皮层, 最后绑紧。嵌芽接法在砧穗不易离皮或较细的情况下仍能嫁接,嫁接时期长,成活率高是其优点, 值得推广。夏秋不及芽接或芽接未活的砧木苗,可用

12、枝接法补接。枝接一般采用切接法。长江流域在秋 季9-10月份及次春萌芽前均可进行,淮北地区宜掌握在春季桃芽萌发之前。注意保持好接口和 接穗剪口的湿度,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2、建园桃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建园。盐碱土应先行改良,否则易患缺铁性黄 叶病。土壤粘重的丘陵坡地应开沟建园,避免土壤下层积水。老园地重茬植桃,常导致树体生长 不良,枝干流胶,叶片失绿,新根褐变等,严重时造成成片死树,建园时应予避免。品种方而要因地制宜。除选用生态适应性强的品种外,还需根据加工、鲜食的不同需要,根 据集市远近和交通条件作不同的选择C供罐藏用的品种,宜选黄肉、不溶质、粘核和近核处无红 色或少红色的优良品种,

13、最好具有芳香。供鲜销用的,城市近郊可多选软溶质的品种,早熟品种 的比例也可大一些。城市远郊及山区直适当发展较耐贮运的硬肉桃或硬溶质的品种。当果园中栽 植不产生花粉或花粉少并缺乏生活力的一些品种时,一定要配植授粉品种。即使是自花能结实的 品种,选用几个品种相互配植,也能提高结实率和产量。不同成熟期的品种还可避免劳力过分集 中和延长鲜果的供应时期。栽植距离根据品种生长势、土壤肥瘠和管理条件而定。一般平地株行距4-5米,山地株行距 (3-4)米x(4-5)米。桃枝展速度快,特别在高温多湿地区不宜过分密植,否则前期虽可获得高产, 后期树冠交接后产量即锐减。有管理经验的地区,密度可大一些。植株宜秋植。苗

14、木除用生长健壮、根系良好的一年生苗外,半成苗和当年芽接出圃的火芽苗 也均可利用栽植。利用半成苗栽植时,要求接芽饱满,多栽一定比例的太平苗以便必要时补缺, 同时需及时扶除砧藁和及早摘心定干等。管理得当,生长结果不一定比栽植大苗差。五、整形和修剪根据桃的生长习性和喜光要求,整形时最好采用自然开心形或改良杯状形的树形。自然开心形树形的特点是,主干高30-50厘米,其上错落或邻近培养三大主枝,相距10-1 2厘米。主枝每年直线外延,开张角40-50度,每主枝上在背斜侧间隔一定距离再培养2-3个副 主枝(侧技),开张角60-80度,构成树体骨架。然后在主枝、副主枝上培养结果枝组结果。主枝, 主枝上的副主

15、枝(注意各主枝的开张角要求不同)。这种树形修剪量轻,成形快,结果早;枝头间 距较大,主、侧枝可形成两层,充分利用空间立体结果,故产量较高。缺点是整形技术要求较高, 内膜枝组过多、过密时会影响果实品质。具体整形时,在苗木50-70厘米高处定干。次春萌芽后,将离地30-50厘米以内的芽抹去, 在其上方选留三个主枝。主枝间需保留一定的间距,方位适当,开张角度过小的主枝应在生长期 间拉枝调角。冬季主枝留60厘米短截,剪门芽选用外侧饱满芽,保持主枝以一定的角度逐年向 外延伸。剪门附近另注意留一外侧芽,前发后培养作为副主枝。为避免与主枝发生竞争,副主枝 也可在晚一年形成c每上枝上培养2-3个副主枝。第二年

16、冬季,各主枝的延长枝留50厘米短截,和上年方法相同,养成延长枝和第二副主枝。 在主枝、副主枝上则多留小枝组,以增加结果部位和荫蔽主枝起保护作用。第三年以后,也如上 年同样处理。一般4-5年树形即可基本形成。最后全树保持主枝、副主枝7-9个,各骨干枝枝头 间保持80-100匣米的间距。改良杯状形树形由杯状形改进而来。在整形的头两年仍按杯状形的要求培养主枝,即在主干 上方选邻接或邻近的三个新梢培养为主枝,冬剪时主枝留左右两侧的芽发生分枝,构成”三股六 杈”。从第三年开始,主枝灵活分枝,可直线顺延,并适当培养外侧副主枝。然后在各级主枝、 副主枝上培养枝组结果。树形完成后,全树有骨干枝7-12个。幼年桃树生长旺盛,修剪上应采用轻剪长放和充分运用夏季修剪技术,以缓和树势,提前结 果。夏季修剪包括抹芽、摘心、翅梢和剪梢等工作。位置不当的芽容易发生旺条,应及早抹除。 生长前期摘心有利于促发二次枝,形成良好的结果枝,提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