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浮洪芤革散濡六脉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5078845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浮洪芤革散濡六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浮洪芤革散濡六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浮洪芤革散濡六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浮洪芤革散濡六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浮洪芤革散濡六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浮洪芤革散濡六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浮洪充革散濡六脉河北医学院中法系 高尔和历代医家所撰写的脉书虽不少,但因文字 深奥,或对脉象的描述抽象,以致人们对某些 脉还是不易掌握。笔者通过学习一些脉书,并 结合实践及教学体会,对浮、洪、花,单、散 和濡脉的脉象、主病作 浅述,其所以把上述 六部脉放在一起讨论.也因其脉皆属.浮脉类” 之故。由于水平所限.H中定有不妥之处.谙 批评指正。浮脉脉象:浮.即漂浮之义。脉象特点是轻取 即得,按之稍弱而不虚Y内经、难经把浮 脉也称为毛脉”,形容浮脉如羽毛一样,轻漂 而浮。素问宣明五气论L 肺脉毛。难 经十五难曰产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二难 经还把浮昧形容为“脉在肉上行也二王叔和 对浮昧描述较为贴切

2、.昧经曰L浮脉,举之 有余,按之不足L这句活概括了脉象特点,即 轻取即得,按之稍弱。所谓“不足”不应理解 为无力,“不足”是针对上文”有余”而】,并非虚之义,正如徐灵脸曰:“按之脉势即减,非 虚脉也”。张登在诊宗三昧里把浮脉描述得 更为具体,即浮脉者,按之衲减而不空,举 之泛泛而流利”(泛泛即浮之义)。所以,浮脉应 是浮取即得,按之稍弱而不虚。主病:为表证主豚。浮为阳脉,主邪在 肌表,伤寒论曰L太阳之为病,昧浮,头项 强痛而恶寒二外邪赛表,肌表受邪.口阳奋起 抗邪,脉气然鼓搏于外,则脉应指而浮。诊 宗三昧门:“浮为经络肌表之应,良由邪袭三 阳经中,鼓搏脉气于外,所以应指浮满”c因邪 袭肌表而昧

3、气升于外,则内里脉气相对减弱, 故按之稍弱而不虚,浮脉兼脉:浮虽主表,但表证有寒热虚 实之不同,则兼脉也异。浮与紧脉相兼.务见 发寒证;与缓脉或虚脉相见,多根表虚证;与 数脉并见,数为风热表证。有的医箱还认为浮 脉与洪脉、花脓、濡脉相兼,此提法欠妥,因 洪、充,濡三昧本身包含“浮取即得”,所以 没有必要再另论”浮洪浮花”和”浮濡三脉。浮脉是否E里证?有些脉节认为浮脉不 仅七表证.还主里证, 如诊宗三味Fh“病 久而脉反浮者,此中气亏乏.不能内守。CS 指禅曰:恫病而浮牯血脱,药非无效病难 牌”。有些病危之证,如失血过多所造成的阳气 外越,确实出现.浮故即得”的脉象,也就姑 说仅俱备“浮ST,但

4、P4失血过步,中气亏乏而 不内守.那末按之必然是中空,形成r其脉或 散脉,这与举之伯余.按之不足的浮脉是有区 别的。严格讲.n正的浮脉是不主里证的洪脉脓象:洪.是形容脉象如洪水一样,波涛 润涌。洪脉待点压脉道宽阔(粗大),气势有力, 浮取尤然。内经并无洪豚之名,洪脉始见于 伤寒论,后世厌家认为内经中的钩脉便是洪豚,诊家正眼: 钩即是洪,名异实 同气后人所以把钩洪二脉等同起来,因其二脉 皆应时于以.又在脏为心之故,素问-玉机其 藏论曰广夏脉者心也故其气来盛去衰. 故H钩七而在伤寒论中,仲景把洪脉作为 受令之脉而主心火“其实之洪二脉并非相同, 正如丹波元简口f 洪以广而言,钩以来去而 古,虽俱间更

5、咏.不能无异”。历代佚家对洪昧看法不一:脉经云:“洪 脉,极大在指下”,指出洪脉为脉道粗大:千金 翼方说:“按之浮火在:指下而满”,即具有浮大 有力的特点,诊家枢要:还认为洪脉是三部皆 有力,尤见浮取,脉体粗大,即所谓“大而实 也-举按有余,来至大而去11长,腾上满指。 三指禅还形容洪脓为“水面上波翻浪涌”。 妹各家所述.并结合实践,洪昧应包括以F三点:一是脉道宽阔,所谓大。二是气势有力, 浮取尤然,所谓“满、“举按右余”、“波翻浪 涌“,三是浮取即得,所谓“浮.二.胸上满指二 至于把洪脉描述为“来盛去衰”.较为抽象.又 稚以理解旦不易体会。主病,洪脉主气。洪脉多见于邪热在气 分或在阳明。邪热

6、在气,正是邪正相争的高峰 期,则豚气势有力:邪热充斥脉道,故脉体机 大邪热福灼气血,其气升腾,豚气亦升,而 出现浮取即得。张景岳云广洪脉为血气蟠 灼,大热之候二洪脉常与口渴、发热面赤、大 汗并见,当以白虎汤清之,以防其热深陷营分。 洪脉常与数昧相兼。%1 璋证之洪脉:有人认为久病虚阳外越, 阴阳不济之时.可突见洪脉.然此时洪脉虽浮 取粗大.但多按之无力,甚至豁然而空,所以 这种所谓洪脉实届就脉之类。%1 现代医学中有一种水冲脉(也称陷落脉) 与洪脉相似,此脉多见于/动脉多闭锁不全, 甲亢,严重贫血和高热疾患。豚象鉴别*与浮脉鉴别:浮、洪二脉皆浮 取即得,但洪豚三部皆有力,浮取尤然,浮豚 仅浮取

7、有力,并11总的气势小F洪昧。洪脉脉 道宽阔倍于寻常&浮昧脉道粮细正常。黄脉脉象:乳脉的特点是浮而无力,按之中空 而边实。内经并无充脉。花脉最早见于金 匮要略.脉象的描述始十脉经,王叔和曰: .花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以 后历代医家多以此为宗。关于“边实”中的边-有二种说法,一 是以浮沉为两边,即浮取,沉取时可感到脉之 搏动.而中取独空,诊家正眼曰:充浮 沉俱有,中候独空二二是指中取时脉道中央空 漫,但在脉道中央的任何一侧微微再鼓指之感, 诊家枢要云厂花,浮大而软,寻之中空而 旁实,旁有中无。诊宗三昧说:我:脉“浮 而中空,按之旁至,似乎微曲之状二另外,边 实中的“实“是针对中空而

8、言.并非指脉有力。主病:充脉多见于大失血症。昧为血府, 血盈则脉道充若突然失血过多,使全身脉道 顿呈空旷之势,则技之中空,阴阳相互滋生, 相互维系,失血过多,阳无所附而外浮,形成 了浮而无力。张景岳曰:侦脉为孤阳脱阴 之候.为失血脱血,为气无所归,为阳无所附”。充豚也可见于津伤虚脱之候0 脉象链别:一浮而无力,中空边实,浮取即得浮而,力.按之梢弱而不虔,洪肺:一三郎曾有力,踪体粗大。革脉脉象:革.皮革之义,形容革脉如同鼓皮 -样。革脉特点是浮而有力并有弦意.按之中 空,如按鼓皮(外绷急,内空虚)。陈修园说: “浮而搏指为革,中空外坚.似以指按鼓皮之 象”,其中“搏指”、,外坚”即浮而有力。革脉

9、 虽在内经、伤寒论皆有其名,但无脉象 之描述,王叔和又错把牢脉当成革脉,脉经 说广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以后 孙思避,李时珍都对此作了纠正,李时珍云: “混淆不变,不知革浮沉牢.革虚牢实,形I正 冷异也“,并指出革脉是弦脉、克脉的复合脉 所谓“革脉.弦而充气主病:革脉多见于阴血内虚又复感外邪 者,诊家正眼云:“惟表有寒邪,故弦急之象见焉,惟中亏气血,故中空之象显焉革脉还可见于半产漏下,亡血失桁, 脉象鉴别:与其昧鉴别:革:二昧皆浮取 即得,按之中空,但前者浮而有力并有弦意; 后者浮而无力,无弦之意。散脉脉象:散,不整.不聚之义。脉象待点是 浮而无力,中取渐空,雨按欲绝而无根,至数 不清

10、,快慢不灼。对散脉的描述始见于脉经, 它认为“散脉,大而散有表无甲,具有浮 大散乱,按之中空的待点。李时珍对“散字 又作了形容,即“来去无定至难齐诊家正 眼对散脉的浮、中、沉三候的描述较为言简义 尽:“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之绝矣气 主病:散脉是个无神,无根、预后不佳之脉。 多见J慢性病后期或急性病突然恶化,正气耗祸. 元气离散之危证。脉诀启情云:“散主肾败,见则危殆”,如房谶兼窦性早期咚缗若见到散脉。脉象鉴别:与脉赢萩孔二脉皆浮而 无力,按之中空,前者节律不齐,散乱无章; 后者节律尚整齐,至数尚清楚。濡脉脉象:古人把濡脉也称为肥脉或软脉,李 时珍云广满即架字”,吴鹤皋说:“软也作浦

11、可 见濡、枭、软三脉实为一体。脉经认为濡脉 是“极农而浮细”,“极软”即无力之意。李时 珍、李中梓在此基础上又对滴昧的中、沉二候 的脉象作一补充,指出为“按之无有二笔者认 为若把濡脉定为按之无有.则与充脉无法区别。 濡脉应为浮细无力,中沉二候不明显为宜,主病:濡昧主虚。其脉多见于内伤虚劳. 胃气不充之证,如慢性久泄,F1汗喘乏,失血 伤阴等证.皆诃见到濡脉。漓脉主虚,一般还 是偏于阴虚,正如诊家正眼曰:濡脉阴48 端精伤浮主气分,浮举之可得.气犹未败;沉主血分沉.按之而全无,血已伤残气濡脉也可见丁湿证,如表湿证及湿那困 脾之腹泄常见濡脉,脉象鉴别:与扎脉,散脉鉴别: .充豚皆浮而无力一中演一候不明是,味沼翅小。一浮沉皆有.中Jft绞至,不甘整ifi祖缰:一中取渐空.重枝欲葩.节律不齐。上述六部脉其共性是浮取即很,由于各n 病理机转不同.使得气血在脉道里运行各有其 不同征象,因而脉象又各有不同的个性.若能 掌握脉象的共性.又能了解其个性所在,这对 我们正确判断脉象,诊治殡病会有很大符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