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基本立足点[J]

上传人:hh****pk 文档编号:205077311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基本立足点[J]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基本立足点[J]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基本立足点[J]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基本立足点[J]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基本立足点[J]》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基本立足点[J](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方法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基本立足点马长英在高校.人们对“教学方法改革”这个口号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领导的讲话、上级 的文件、教师们的研究、会议的主题等等。教学方法改革似乎是校园氛围一个方血围绕着我 们。然而我们冷静地审视这个问题.感觉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虽在 提倡,但极有限。从整体上来说教学方法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如何分析原因.大力度 推进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迫切需要。一、制约教学方法改革的客观原因在社会变革发展的大潮中.20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同样经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升 格、合并、扩招、评估,观念的、实体的、机构的、方法的等等方方面面,有时让我们 感到目不暇接。然

2、而在这些变革与发展的潮流中.拎起教学方法这个线索来分析.我们会发 现它被轰轰烈烈的变革大潮淹没在底层,掩映在背后。师资力量的紧缺、评价指标的模糊、 管理条框的约束等客观原因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1. 教学方法改革.在师资力量紧缺的压力中说高校师资力量短缺,现在没有人相信。但中国的高校确实有过这样一段经历。20世纪80-9。年代山于分配待遇问题.高校很难吸引最优秀的人才.高校自有人才流 失也比较重.调离的很多。下海经商、出国深造、另谋高就。不仅如此,有些高校还存在着 人才的隐性流失现象.一些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致使在原有的教学工作上投人 精力过少.心不思教何谈教学方法改革。在上个世纪末

3、高校的收入待遇提高了.吸引了大量人才.硕士、博士、留学的、海归的 等等。这使教学方法改革有了基础与条件。然而与此同时的高校扩招再次导致师资力量短 缺.师生比的扩大.教学班数增多.多校区上课带来的重重困难,都影响了教师们在教学方 法改革问题上的投入。还有-种形式的师资力量短缺表现为.虽有深厚知识功底,但是缺少 教学经验的博士们的授课.也使教学方法改革受到影响。2. 教学方法改革.在各类评价指标体系里近些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把宏观的理念、目标变 成了具体工作标准。但是在各个层次的评价体系标准中.教学方法的评价标准是模糊的.缺 少操作性。它不象论文数量、科研经费、成果

4、转化指标那样看得见、数得清。教学方法的评 价没有数据.缺少确定标准。这使得教学方法改革问题无形中被忽视了。我们早就看到这样个弊端:教师提职称主要看的是论文数量.忽视教学质量。为解决 这个问题一些学校采取了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问题是.人们对教学质量的好坏评价,并不 是站在改革发展的角度。评价中,主要看板书是否工整.声音是否洪亮,层次是否清楚等; 较少看课程组织、信息传递、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激发兴趣;较少看是否注重展示学科发 展前沿、引人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较少看具体方法是否多样,是否具有个性化。更少看是 否有新的教学方法。3. 教学方法改革.在管理条框的约束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突出的体现在管

5、理模式的改变.人们力图改变手段落后的、计划 经济下形成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模式,信息系统的建立、教学评 价体系网络的立体化、制度化、标准化等,使学校的很多具体工作有规有矩.有章可循。应 该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强调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教学安排过 于强调统一性.过于强调规范性.不区分新教师和老教师,不区分知识背景结构.不分学科, 同样的要求,同样的标准。一些不必要的条框束缚教师们的创造力.影响了他们的教改积极 性。二、制约教学方法改革的几个理念问题近年来“理念”这个名词在高校很流行,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等等.我们认识到“理念” 是做事的先导.做什么事只有

6、确立了正确“理念”才能做好。教学方法中也有基本观念问题。 然而近些年我们很少听到教学方法基本理念的讨论。教学方法中的基本理念被我们忽视了。1. 什么是教学?它的本质是什么?教与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传、学生受,是学生复制 教师的知识,模仿教帅的本领。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拷贝过程。知识在教师传授与学生接 受之间只有多与少的差别,而没有其他的差别。这种教学观念建立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直观、 机械观点基础之上:存在着关于世界的可靠知识.与客观111:界直接同一的知识,学习者也可 以从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中.获得与教师相同的理解,传授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知识是直接同一 的。这种教学观念

7、曾经主导者所有教育者的头脑。这种观念主导下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教 师对知识的理解.注35教师的讲授,忽视学生的理解,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上世纪60年代起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观念建构主义。认为外 部世界是很复杂的,主体在进行认知时产生出大量的潜在模式,哪一种模式将在主体认知结 构中强化、主体形成哪一种知识模式是有差别的。在这种观念主导下的教学.不仅是简单的 师传生受,学生学习不仅是-种模仿.而是师生互动的、创造中的模仿。学习知识不是直接 的、确认式的接受.而是在模仿基础上重建的过程。这里涉及到了哲学问题。我们不能说哪一种观点就是绝对正确的。但町以肯定,新的教 学理念会使教学方法更具

8、活力,更符合这个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可是现在有多少教 师了解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呢?。2. 教授学生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关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还有什么目的?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也要把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给与学生。例如数学这门课,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应 帮助学生形成数感与符号感,形成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借助符号转换对事物的理 解的能力;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合乎逻辑地与他人交流,解决日常生 活问题的能力等等。町是在高校绝大多数老师只注重知识传授,不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 去看问题、分析事物。学生思维方式培养,还有一个问题被我们忽视了

9、。17-19世纪.高等教育在自然科学 发展的推动下,在社会经济增长需求的刺激下.大量引进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课程。然而 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支配科学发展的主导思想是线性的、确定性理论。高校教授学生自然 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把线性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给了学生。人类进入21世纪,山于科学的 发展各种事物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力量日益显现出来,科学研究界已经开始注重运用复杂科学 的方法看待研究世界,注重人类新的思维方式的开发。这些给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任务与 挑战,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新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超越单纯线性思维,适应新的时代。然而我 们的高校教师有多少认识到这个问题呢?3. 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能否融合?

10、在有限的时间内.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似乎是有矛盾的。最近一段时间有人发出了令人 震惊的呼声:“防止大学技工化”。把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融合起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 观念问题。摆脱了殖民统治的国家的高等教育重点,大多放在提高国民素质上。中国也不例外,新 中国建立后30多年高等教育一直重在提高国民素质。大学里设置了很多理论性很强、应用 性比较差的专业。1987年发生建国以后从没有过的事,全国5500多名分配出去的大学生被 退了同来,用人单位的理山是,大学生眼高手低能力差。这如同在大学校园扔下了重磅炸弹。 在后来的10年中高校掀起了一个个改革的浪潮,调整专业、改变培养模式等等。然而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

11、倾向。重实用、重技能的同时忽视了基础和素质。在一些学 校什么专业好就业就上什么专业.甚至把招来的学生直接送到生产一线。尽管最近儿年许多 学校又提出宽11径、厚基础的方针,并开设了人文素质选修课,但是在就业率的评价标准下, 学生、教师与学校更看重的还是技能培养。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应该是融合的,这个融合要 靠我们恰当的教学方法。然而重技能轻素质的倾向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 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三、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立足点教学方法改革滞后给我国高校教学质量提高造成的严重后果.已是有目共睹的。时下, 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采取强有力政策举措必不可少;作为大学的教授、教师自觉加入到 教改洪

12、流中来.也是-种职责,应在教师中形成一种以改革落后教学方法为荣的氛围.使落 后的方法无立足之地。1. 教学方法改革要立足于传统向现代方法迈进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i桶水。在传统施教方法中,我们注更知识的循序渐进,章、 节、目、概念、一点一滴地讲授,生怕遗漏一个知识点.总觉得不这样讲就对不起学生。然而今天即使我们有一缸水也不够用了。我们碰到了前所未有的知识、信息膨胀的年代, 科学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知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方法。也在改变人类理解、接受知识的 模式与方法.就像年轻人对信息技术的接受让我们感到惊异一样.学生们接受知识途径与方 法也在改变。我们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时候.也许学生们在窃窃私

13、语“我早知道了”;我们 花了很多时间讲授的知识也许很快就会过时。高等教育在今天真正到了“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的时候了。引导学生把握该 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才是最更要的。讲授内容要少而精,留给学生在需要时杏阅和思 维空间.留有学生足够的学习研究时间。既要教会学生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2. 教学方法改革要在统一性中寻找多样性我们看到电视台某些特定栏目的不同节目主持人,惊人的相似。他们只会模仿,没有创 新和特色。在高校我们也讨论过怎样避免“近亲繁殖”。类似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的 表现是.过于强调统一性。教育相对独立.循自身规律独立发展有几千年了,教育手段专门化.人员专业化

14、,理论 体系化。这使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教育在自身完善发展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 很多局限性.一切都模式化了。教育自身体系高度统一,统一入学、统一内容、统一毕业, 忽视了学生兴趣和个性差异性,限制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和个人特长的发挥,培养出的学生 千人-一面。教学方法应在统一性之下寻找多样性。这个多样性.一方而是指针对学生不同特点实施 有针对性的教学。另一方血是指教师们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知 识背景深厚的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培养学生理性、逻辑、研究能力。操作能力强的教师开 展实验型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整体、操作技能。而那些能够敏捷抓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 结合点的教

15、师,则应该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3. 教学方法改革要立足于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的优劣。是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体现。现在很少有人提师道尊严了,这 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有许多教师对这种变化感到不安,认为师道尊严是中国传统美德。 这个伦理问题暂且不论,我们要说的课堂教学中的平等、参与、对话,对培养学生独立、健 康、敢于探索的人格有重要作用。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是当今也界上整体创新能力最强的国 家。在众多原因中文化因素的作用相当大。在开放、宽容文化中他们培养出了敢于创新的年 轻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营造一种平等、宽容的狙围,要从传统的师道关系中走出来,参 与式教学,平等地讨论问题。挨弃服从化。这样学生才会敢于提出不同想法.敢于探索.主 动地发现问题,有积极性地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健康人格的学生。【该论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成果,作者系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教授】(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06 15/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