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术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60例疗效观察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9576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宫颈锥切术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6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宫颈锥切术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6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宫颈锥切术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6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宫颈锥切术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60例疗效观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II宫颈锥切术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60例疗效观察宫颈锥切术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60例疗效观察摘要:宫颈锥切术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 效果。使用德国EKBE电子医疗股份有限的高频电波刀,A组:于月 经干净后3至7天,行LEEP锥切术。术毕。将龙血竭胶囊均匀喷洒 于创面。此后,每天上药一次,连续3天,于脱痂期再上药一次。B 组:LEEP锥切术与A组相同,术后创而不喷洒龙血竭胶囊。关键词:宫颈锥切术;龙血竭胶囊;宫颈上皮瘤变宫颈上皮瘤变是一组浸润性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 由于CIN发展形成宫颈浸润癌的病程较长,因此,对CTN的患者及时 早期诊断

2、、积极有效治疗及系统随访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我 们采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龙血竭胶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取得 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对本站收治的慢性宫 颈炎患者进行白带TCT检查,对结果异常(包括ASCUS以上病变)者, 在阴道镜指导下行多点活检,并进行病理诊断。排除假丝酵母菌、滴 虫、淋病奈瑟菌感染及宫颈癌,诊断为CINIIIII级者260例,年龄 3556岁,其中3例为原发性不孕病人,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其余 257例均为经产妇,均积极要求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A组130 例,采用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龙血竭治疗,

3、B组130例单纯LEEP 刀锥切治疗。两组年龄产次、CTN级别(采用全国高等院校妇产科教 材的分类标准)相似。经统计学软件SPSS10.0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1.2治疗方法 使用德国EKBE电子医疗股份有限的高频电波刀, A组:于月经干净后3至7天,行LEEP锥切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宫颈后,用碘液标志移行区范围,距碘不着色范 围外0. 5处进行电初,手术范围一般为病变边缘外0. 30. 5cm,深 度1.0-2. 0cmo不宜过深,避免宫颈狭窄,并将病变组织送病理检 查,创面电凝止血,电凝功率3050w。术毕,将龙血竭胶囊粉放入 20ml无菌注射器中,均匀喷洒于创面。

4、此后,每天上药一次,连续3 天,于脱痂期再上药一次。B组:LEEP锥切术与A组相同,但术后创 面不喷洒龙血竭胶囊。两组病人均常规I I服环内沙星片预防感染3天。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禁止坐浴,2个月禁止性生活,术后1个月随访。1 .疗程判定(1)治愈:宫颈光滑,形态正常,功能正常,无接 触性出血。(2)显效:宫颈欠光滑,形态基本正常,宫颈口创面愈合 欠佳,呈I。糜烂状。(3)无效:宫颈创面未愈合,有出血。2.结果两组术后病理证实为II级或III级者236例占95%, 4例为CINI级, 其中A组3例,B组1例;B组发现1例早期浸润癌,此例病人行全 子宫切除术。1个月后复查:A组治愈117例,显效

5、13例,无效0例。 B组治愈62例,显效65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治愈率A组明显 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TCT 检查无复发。3 .讨论明确因宫颈癌发病率升高且患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及时正确 地诊断并治疗CIN病变尤为重要。近年来认为,子宫切除不应作为 CINIII的首选治疗手段,以LEEP刀行宫颈锥切术对于CINII一-III的 病人是极为合理的治疗选择。尤其适用于年轻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 者。LEEP刀手术有操作简单、出血少、病人无痛苦、不需要麻醉、 不住院、不影响病理组织标本等优点。但手术创面大而深,易感染、 出血、愈合不良,不利于病人术后随访。所以术后创面的局部处理同 样重要,本文选用LEEP刀锥切术加龙血竭胶囊创面喷洒,创面愈合 快,明显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龙血竭胶囊具有加速血 管生长及结缔组织增生,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还具有抗炎、止 血化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